贵州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贵州省动物资源调查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张礼安副组长:李明晶钱震元甘如一技术总负责人:江亚猛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主任:李明晶成员:江亚猛朱惊毅罗杨胡兴平专家顾问小组成员名单周政贤罗蓉谢家骅陈汉彬吴至康李德俊编著者分工江亚猛: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李筑眉:雉类专项调查报告冉景丞:猫科动物专项调查报告胡兴平:蛇类专项调查报告目录前言 (1)总论 (7)第一章基本情况 (7)1.1自然概况 (7)1.2社会经济状况 (16)1.3调查研究简史 (20)第二章调查方法 (21)2.1调查内容、对象及范围 (22)2.2总体及抽样设计 (24)2.3调查方法 (24)2.4数据处理 (26)2.5组织实施 (33)调查结果 (37)第三章爬行动物资源状况 (37)3.1蛇目 (37)第四章鸟类资源状况 (43)4.1鸊鷉目 (44)4.2鹈形目 (44)4.3鹳形目 (45)4.4雁形目 (47)4.5隼形目 (51)4.6鸡形目 (57)4.7鹤形目 (66)4.8鸥形目 (69)4.9鹃形目 (70)4.10雀形目 (70)第五章兽类资源状况 (71)5.1灵长目 (71)5.2鳞甲目 (76)5.3食肉目 (76)5.4偶蹄目 (83)第六章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状况 (85)6.1猎场建设及狩猎状况 (85)6.2野生动物加工及贸易状况 (85)6.3野生动物驯养业 (86)第七章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 (87)7.1管理体制及机构建设 (87)7.2法制建设 (88)7.3保护区建设 (89)7.4禁猎区建设 (96)7.5宣传教育 (96)7.6科学研究 (96)评价与建议 (98)第八章重点野生动物栖息地状况评价 (98)8.1主要生境类型及面积 (98)8.2栖息地质量评价 (99)8.3提高栖息地质量措施 (99)第九章野生动物资源现状评价 (99)9.1影响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100)9.2资源现状分析评价 (100)9.3存在问题 (100)9.4解决措施 (101)第十章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101)10.1资源利用评价 (101)10.2存在问题与建议 (101)第十一章保护管理现状分析 (102)11.1现状评价 (102)11.2存在问题 (103)11.3强化保护管理措施 (104)第十二章野生动物资源监测方案 (104)12.1监测样地与单位监测点选择 (104)12.2监测对象 (105)12.3监测方法 (105)12.4监测时间 (105)12.5保障措施 (105)12.6对监测体系建立的建议 (106)参考文献 (107)前言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成分。
它们栖息于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环境中,维系着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财富。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物种类极其丰富。
据统计,我国有脊椎动物4,400多种,占世界种类的10%以上,其中兽类499种;鸟类1,244种;爬行类391种;两栖类280种。
而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峦起伏,河流密布,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多种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
目前所知,全省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718种(另83亚种):兽类138种(另29亚种);鸟类421种(另51亚种);爬行类99种(另1亚种);两栖类60种(另2亚种)。
其中属于国家I、I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87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3种(种类);另外还有许多具有直接利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种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从偏远封闭的产地进入市场的势头日益剧增,乡村经济发展对野生动物的直接利用以及栖息地的占用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因此,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关键在于:在准确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划,提出合理的野生动物利用限额,并定期对它们作出相应的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野生动物资源的调查,建立资源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建立资源档案,为制定野生动物保护发展方案、制定和调整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提供依据。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每十年进行一次。
……”。
因此,全面、准确、及时、系统的掌握野生动物的数量动态及生境状况,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统一、规范的野生动物资源普查,糙此基础上建立寓野生动物监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它将大大促进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中国21世纪议程》已把全国野生动物的调查与监测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行动,并明确指出:“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开展对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野生生物贸易的长期动态监测,本世纪内,重点建成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体系,制定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监测标准……”。
因此,本次野生动物普查也是一项跨世纪工程。
此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是在原国家林业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于1995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开展的。
我省作为全国先期启动的11个省份之一,于1995年6月起逐步开展调查工作。
为确保全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有组织、按计划地进行,省林业厅就此项工作向省人民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并召开了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和省科委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的工作预备会议, 就我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
会议决定成立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由省林业厅主管厅长张礼安和省科委主管主任担任,由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李明晶处长、科技处钱震元处长、计划财务处甘如一处长和省科委计划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由李明晶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会后,省林业厅和省科委专门向全省各地、州、市林业局、科委、各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站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野生动物资源普查湿地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级林业部门、科委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积极支持和配合此项调查工作的开展。
为确保调查方法的可行性和调查结果的可靠性,特聘请了贵州农学院周政贤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罗蓉教授、谢家骅教授、贵阳医学院陈汉彬教授、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吴至康研究员和遵义医学院李德俊教授等专家为本次调查的技术顾问。
为进一步加强对此项调查的组织和协调工作,1997年,经调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明确由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管理站江亚猛工程师担任技术总负责人。
按照原林业部“林护通字[1995]60号”文件精神,并结合贵州省实际,我省于1995年6月制定了《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计划》和《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普查方案》,并呈报原林业部。
《调查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调查范围、对象、调查内容和方法。
同年8月和11月,省林业厅先后两次召开了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参加的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组全体会议,就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各项工作和实施方案以及所需经费等,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1995年12月,按照原林业部“林护动字[1995]150号”文件要求,根据《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制定并向原林业部呈报了《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实施方案》。
该《实施方案》按照原林业部的审查和修改意见进行了部分修改后,于1996年4月最后完成。
《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此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目的、任务、人员组成及分工、调查设计、野外调查以及进度安排、监测样地设置原则和内业整理等有关内容。
同时完成了有关调查表格的印制工作。
根据原林业部和《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分别制定了《贵州省雉类资源专项调查方案》、《贵州省野生豹、云豹资源专项调查方案》和《贵州省部分蛇类资源专项调查方案》,上述《专项调查方案》获得原林业部的批准。
按原林业部的要求,此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所需经费,以地方自筹为主,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全部经费按国家和地方1:2的比例配套。
为此,省林业厅专门召开了资源调查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全体会议,并邀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省财政厅的有关负责人参加,就调查经费的配套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并两次向省财政提交专题报告,请求省财政能够安排专项配套经费120万元,其余配套经费,将通过其它渠道筹集。
省财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于1995年和1996年各拨款5万元,用于支持调查工作的开展。
然后从1997年至1999年每年拨款40万元,三年共计120万元,用于调查经费的配套。
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要求各地再拨出专款进行经费配套是不可能的。
但是,调查组下到各地、县时,当地林业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提供人力、物力甚至于财力上的支助,这也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一笔配套经费。
经粗略计算,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所提供的各项帮助,总计支出在45万元以上。
几年来,省林业厅还从每年收取的野生动物资源管理费中共计支出约15万元,专门用于资源调查工作。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我省财政及各级地方经费配套已达190万元以上,而国家下拨给我省调查补助经费为80万元,配套比例已超过1:2的要求。
另外,还拟于完成全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后,在省野生动植物管理站设立了资源监测站,在野生动物的重点分布区建立了监测点,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全省野生动物资源的变化情况。
对于国家林业局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我省参加会议人员都及时向调查领导小组及有关专家进行汇报,以便调查领导小组对调查工作及时作出部署和调整,并将有关精神传达到各野外调查小组,保证野外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全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队伍由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以及全省各地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各自然保护区等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的近百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附表九)。
外业工作历时3年零8个月,采取常规样带调查和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完成常规调查样带1,744条及猫科动物、雉类和部分蛇类资源三个专项调查。
另外,近几年来我们还分别开展了全省灵长类、豹猫、黑熊和湿地鸟类专项调查,掌握了其资源状况。
通过调查,掌握了我省8种有较大经济价值的常见蛇类、40种鸟类和15种兽类的现有资源状况。
同时,对我省野生动物管理机构、驯养繁殖单位及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利用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