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药学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共用选项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肾上腺素对血管和血压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动α受体,使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B.激动β2受体,使骨骼肌、冠状血管收缩C.激动β1受体,兴奋心脏D.治疗量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或下降E.较大剂量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答案:B解析:肾上腺素可与α和β两类受体结合。
在心脏,肾上腺素与β1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力作用,使心排血量增加;在血管,肾上腺素的作用则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布情况。
在皮肤、肾和胃肠道的血管平滑肌上以α1肾上腺素受体为主,此类受体被激活时可引起血管收缩;在骨骼肌和肝的血管主要以β2肾上腺素受体为主,此类受体被激活时引起血管舒张。
小剂量的肾上腺素主要兴奋β2肾上腺素受体,引起骨骼肌和肝血管舒张,这种舒张血管的作用超过肾上腺素对其他部位血管的缩血管作用,故全身总外周阻力降低。
大剂量的肾上腺素则可引起体内大多数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增大。
2.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 )。
A.主动转运B.易化扩散C.单纯扩散D.出胞作用E.入胞作用答案:B解析:3.铁是合成( )。
A.血浆的原料B.红细胞的原料C.血红蛋白的原料D.血小板的原料E.白细胞的原料答案:C解析:铁和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4.人体内合成尿素的主要脏器是( )。
A.肌肉B.脑C.肾D.肝E.心答案:D解析:人体内氨的去路:(1)在肝合成尿素,是氨的主要去路;(2)合成谷氨酰胺运至肾,转变为铵盐形式由尿排出;(3)转变为其他含氮化合物。
5.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 )。
A.只有革兰阴性菌产生B.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C.少数革兰阳性菌产生D.抗原性强E.不耐热答案:A解析:内毒素是G-菌细胞壁的成分,在菌体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的毒性脂多糖。
其主要特点有:(1)不同细菌的内毒素成分基本相同:对理化因素作用相对稳定,耐热;(2)抗原性较弱:不能制成类毒素。
由上可知,B、C、D、E的说法都不符合内毒素的特征。
6.心肌炎主要由下列哪种病毒感染所引起?( )A.埃可病毒B.柯萨奇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轮状病毒E.甲型肝炎病毒答案:B7.下列哪种细菌为革兰阴性菌?( )A.葡萄球菌B.肺炎链球菌C.脑膜炎奈瑟菌D.微球菌E.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脑膜炎奈瑟菌是G-球菌,此菌呈肾形,常成双排列。
8.中成药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 )。
A.橙皮苷B.黄芩苷C.芦丁D.大黄素E.红花苷答案:B解析:黄酮(醇)类化合物以2一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常见的化合物有黄芩中主要抗菌、消炎的有效成分黄芩苷,该成分是中成药“双黄连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
9.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类中,吗啡属于( )。
A.黄酮类B.蒽醌类C.强心苷类D.生物碱化合物E.皂苷化合物答案:D解析:吗啡碱、可待因均属于异喹啉衍生物类生物碱。
10.洛伐他汀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
A.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B.减少胆固醇自肠内吸收C.抑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D.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E.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答案:C解析:洛伐他汀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内酯结构,在酸、碱条件下,内酯环可迅速水解生成较稳定的羟基酸。
本品为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类的新型降血脂药,在体内转化为β-羟基酸发挥药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11.下列药物中可用作吸人性全身麻醉药的是( )。
A.氧氟沙星B.氟烷C.氟西汀D.氟尿嘧啶E.氟哌酸答案:B解析:全身麻醉药根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是一类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或易挥发的液体,常用的药物有卤烃类氟烷、甲氧氟烷、蒽氟烷、异氟烷和醚类麻醉乙醚等。
静脉麻醉药直接从静脉给药,麻醉作用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常用的药物有盐酸氯胺酮、羟丁酸钠等。
氧氟沙星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氟西汀用于抑郁症、强迫症、贪食症等;氟尿嘧啶为抗肿瘤药物;氟哌酸为喹诺酮类抗菌药。
12.吲哚美辛又名( )。
A.必理通B.扑热息痛C.消炎痛D.安乃近E.阿司匹林答案:C解析:吲哚美辛又名消炎痛。
13.巴比妥类的药物具有( )。
A.弱碱性B.中性C.弱酸性D.中等碱性E.强酸性答案:C解析:巴比妥类药物因具有“-CO-NH-CO-”结构,能形成烯醇型,因此显弱酸性。
其可与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生成水溶性盐,可供配制注射液用。
由于本类药物的酸性比碳酸弱,其钠盐水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遇酸性药物会析出巴比妥类沉淀。
14.不需要患者做皮肤过敏试验的药物是( )。
A.阿莫西林B.青霉胺C.普鲁卡因青霉素D.青霉素E.胰岛素答案:E解析:胰岛素为降血糖药,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
15.尼可刹米属于( )。
A.镇静催眠药B.麻醉性镇痛药C.解热镇痛药D.抗精神失常药E.中枢兴奋药答案:E解析:尼可刹米又名可拉明,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油状液体,有引湿性,可与水任意混合。
本品为中枢兴奋药,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临床上主要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
16.盐酸哌替啶镇痛作用及成瘾性与吗啡相比较( )。
A.镇痛作用比吗啡弱,一般不产生成瘾性B.镇痛作用比吗啡弱,但产生成瘾性快C.镇痛作用比吗啡强,产生成瘾性也快D.镇痛作用比吗啡强,但产生成瘾性慢E.镇痛作用比吗啡弱,产生成瘾性也慢答案:E解析:盐酸哌替啶的镇痛作用弱于吗啡,成瘾性也比吗啡弱,几乎取代了吗啡。
它也可用于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
17.维持药效最长的眼用制剂是( )。
A.油溶液型滴眼剂B.眼膏剂C.混悬型滴眼剂D.眼用控释制剂E.水溶液型滴眼剂答案:D解析:缓释制剂是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
选项中各种眼用制剂除控释制剂外,药效持续时间均相同。
18.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的最高法规是( )。
A.《中国药典》B.《国际药典》C.《地方标准》D.《部颁标准》E.《药事管理法规》答案:A解析:《中国药典》是我国现行药品质量标准的最高法规。
自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8版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版)。
我国现行药典是2005年版,分为一部、二部和三部,化学药物收载于二部内。
19.药物纯度符合规定是指( )。
A.纯度符合优级纯试剂的规定B.含量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C.绝对不存在杂质D.对患者无不良反应E.杂质含量不超过限量规定答案:E20.100mL以上静脉注射液中的不溶微粒应( )。
A.>10μm≤100粒/mLB.>10μm≤20粒/mLC.>5μm≤50粒/mLD.>10μm≤10粒/mLE.>1μm≤10粒/mL答案:D21.制备胶囊时,明胶中加入甘油是为了( )。
A.防止腐败B.减少明胶对药物的吸附C.延缓明胶溶解D.保持一定的水分,防止脆裂E.起矫味作用答案:D解析:明胶是空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
空胶囊为增加韧性与可塑性,一般加入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CMC-Na、HPC、油酸酰胺磺酸钠等,保持其一定的水分,防止脆裂。
22.紫外线在哪个波长处灭菌作用最强?( )A.200nmB.230nmC.254nmD.270nmE.290nm答案:C解析:紫外线灭菌法是指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用于紫外线灭菌的波长一般为200~300nm,灭菌力最强的波长为254nm。
23.眼膏剂的制备中,基质的灭菌方法为( )。
A.140℃干热灭菌1~2hB.130℃干热灭菌1~2hC.120℃干热灭菌1~2hD.150℃干热灭菌1~2hE.121.5℃热压灭菌1~2h答案:D解析:眼膏剂的基质加热熔合后用绢布等适当滤材保温滤过,并用150℃干热灭菌1~2h,备用。
也可将各组分分别灭菌供配制用。
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应灭菌或无菌操作,且不得添加抑菌剂或抗氧剂。
24.注射剂出现热原的原因不包括( )。
A.容器用具、管道生产设备带入B.从溶剂中带人C.原辅料带人D.制备过程中带入E.贮存过程中产生答案:E解析:热原的主要污染途径包括:从溶剂中带入,从原料中带入,容器用具、装置、管道等污染,制备过程中污染,从输液器带入。
25.不宜采用低温粉碎的药物有( )。
A.需要获得更多更细的粉末B.干浸膏C.常温难粉碎的树脂类D.有刺激性的药物E.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答案:D26.阿司匹林性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解B.聚合C.还原D.氧化E.挥发答案:A解析:27.凡士林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
A.热压灭菌法B.紫外线灭菌法C.干热空气灭菌法D.化学灭菌法E.湿热空气灭菌法答案:C解析:干热空气灭菌法是指用高温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和金属制品以及不允许湿气穿透的油脂类(如油性软膏基质、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温的粉末化学药品的灭菌。
凡士林属油性软膏基质,因此应采取此方法灭菌。
28.可舌下含化给药的是( )。
A.红霉素B.山莨菪碱C.异烟肼D.地西泮E.硝苯地平答案:E解析:口腔吸收的药物经颈内静脉到达心脏,再进入体循环,避免了肝的首过作用,也不受胃肠道pH和酶系统的破坏。
口腔给药有利于首过作用大或胃肠中不稳定的药物,如甲睾酮、异丙肾上腺素等。
此外,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在舌下含化时可良好的吸收。
29.要求无菌的制剂有( )。
A.片剂B.硬膏剂C.注射剂D.胶囊剂E.栓剂答案:C解析: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中包括无菌、无热原等。
30.膜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 )。
A.0.20mmB.0.50mmC.0.75mmD.0.85mmE.0.20μm答案:E解析:一般膜剂的厚度为0.1~0.2μm,面积为1c㎡的可供口服,0.5c㎡的供眼用。
31.关于气雾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给药剂量难以控制B.加入丙酮,会升高抛射剂的蒸气压C.抛射剂用量少,蒸气压高D.抛射剂可以起分散剂作用E.抛射剂的存在,降低了药物的稳定性答案:D32.药物的首关效应是指( )。
A.肌注给药后,药物经肝代谢而使药量减少B.药物与机体组织器官之间的最初效应C.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型药物减少D.口服给药后,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时即被代谢灭活,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E.舌下给药后,药物消除速度加快,而使游离型药物减少答案:D解析: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体循环前,首先经过门静脉进入肝,在首次通过肝的过程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药物在肝组织被代谢或与肝组织结合,使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