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技术基础--轻松了解通信原理

通信技术基础--轻松了解通信原理


2.频分多路复用(FDM)
图示
FDM原理Hale Waihona Puke 意图3.时分复用(TDM)
定义:TDM采用固定时隙分配方式,即一条物理信道按时 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称为“时隙”),轮流地分配给多 个 信号使用,使得它们在时间上不重叠。每一时间片由复用 的一个信号占有,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的轮流传输,在一 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图示
CDM原理示意图
1.2.3 多路复用技术
5.波分复用(WDM)
定义:WDM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光信号的 一项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组合起来(复用),送入到光缆线路上的同一根光纤中 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又将组合波长的光信号分开(解复 用),恢复出原信号后送入不同的终端。
5.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据通信中通信的过程
1.1 通信发展概述
自从人类存在开始,通信就已经存在,通信的目的一 直没有发生过改变,变化的只是通信的方式。 1.1.1 通信的概念 所谓通信是指通过某种媒质进行的信息传递。 什么是信息?对于信息的定义非常多,在中国国家标准 GB4894-85中关于信息的定义是: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 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 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 不定性减少。 那么,什么又是媒质呢?
1.2.3 多路复用技术
2.频分多路复用(FDM)
定义:FDM是把线路的通频带资源分成多个子频带,分别 分配给用户形成数据传输子通路,每个用户终端的数据 通过专门分配给它的子通路传输,当该用户没有数据传 输时,别的用户不能使用,此通路保持空闲状态。 FDM主要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的频分制信道,主要用于电 话、电报和电缆电视(CATV)。在数据通信中,需和调 制解调技术结合使用。 优点:多个用户共享一条传输线路资源。 缺点:给每个用户预分配好子频带,各用户独占子频带, 使得线路的传输能力不能充分利用。
程控交换机
1.2 通信基本概念
• 电信号通常分为两大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某一电参量(幅度、频率)在一定取值范围内 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某一电参量(幅度、频率)在一定取值范围内 跳跃变化,仅有有限个取值的信号。
1.2 通信基本概念
1.2.2 脉冲编码调制(PCM)
数字信号在性能方面优于模拟信号,但是很多原始信号产 生时是模拟信号,所以要想使用数字信号实现通信就需要 先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常见的模数信号转换方 法就是脉冲编码调制技术(PCM)。 PCM信号的形成是模 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 编码 ”三个步骤实现的。
1.2.6 多址技术
1.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概念:以频率区分不同的用户信号,每个用户占用一个 频道传输信息。 原理:在发送端将每个用户的信息调制到不同载频上传 输;在接收端接收并解调获取自己的信息。
图1-28
FDMA系统工作示意图
1.FDMA
1.2 通信基本概念
1.2.6 多址技术
多址技术是在无线通信中常用的技术,目的使多用户的信 号可以直接实现多边通信传输;需要区分不同用户信号。 •1. 概念 •发端:给用户信息赋予不同的特征,然后向空中发射,自然 • 合路; 收端:根据不同的特征,从空中提取自己的信号。
• 多址技术适用于无线传输,可以提高频率利用率。多址 技术根据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FDMA(频率区分)、 TDMA(时间区分)、CDMA(编码区分)、TD-SCDMA 、 SDMA(空间方向区分)
1.2.3 多路复用技术
1.基本概念
在发送端将若干个独立无关的分支信号合并为一个复合信 号,然后送入同一个信道内传输,接收端再将复合信号分解 开来,恢复原来的各分支信号,称为多路复用。多路复用的
原理示意图如下:
1 2 多 路 复 用 器 多 路 分 路 器 1 2
n
n
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另 外还有统计时分多路复用和波分多路复用技术。
编码即是将量化后的信号抽样幅值以二进制数值来表示。 编码最多需要的二进制位数为log2N位,N是量化等级数。 每个量化级别可编码为8个二进制数字信号,即8bit。
一路模拟信号在经过抽样、量化、编码以后所形成的PCM 数字信号带宽为: 8000个抽样值/s×8bit/每个抽样值=64Kbit/s 一条信道中 PCM 30/32系统的传输速率= 8bit/时隙× 32 时隙/帧× 8000帧/s=2.048 Mbit/s
概念:以传输时间区分不同的用户信号,每个用户占 用 一个频道的不同时间段传输信息。 原理:在发端:每个用户的信息调制到一个载频上在 规定的时间段传输;在收端在规定的时间段接收解调 获取自己的信息。
GSM中采用 FDMA/TDMA方式
图1-29 TDMA系统工作示意图
3.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具有如下特点:
频率利用率低,系统容量有限; 每个频道一对频率,只可送一路话音; 信息连续传输; FDMA不需要复杂的成帧、同步和突发脉冲序列的
传输,MS设备相对简单; 技术成熟,易实现,但系统中多个频率信号易相 互干扰,且保密性差; 独立应用于模拟系统。
2.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1.1.2 通信的发展历史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
1928年,发明了工作于2MHz的超外差式无线电接收机; 1946年,贝尔系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 网,称为“城市系统”; 20 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和日本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第 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G系统);
1992年开始GSM(2G系统) 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
1.1.2 通信的发展历史
【程控交换技术发展历史】
美国贝尔公司于1965年生产 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存储程序控 制的电子交换机(No.1 ESS),这 一成果标志着电话交换机从机电 时代跃入电子时代。
法国于1970年开通了世界上 第一个程控数字交换系统E10, 它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 交换进入数字交换时代。
通信技术基础
2018年12月
你知道吗?你想知道吗?
什么是通信?什么是电通信?
什么是交换,交换技术有哪些类型?
什么是传输,传输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通信网络?为什么网络无处不在?
什么是FDMA、TDMA和CDMA及其区别?
什么是GSM?什么是3G?什么是4G?
通信网络概述
1. 通信的发展历史 2. 目前的通信技术 3. 基本的通信技术概念 4. 通信系统中全程全网的概念和组成
1995年ITU 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系统)命名为 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2000)。
1.1.2 通信的发展历史
【程控交换技术发展历史】
1878年就出现了人工交换机,借助话务员进行人工话务接续。 1893年步进制的交换机问世,它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人工时代 迈入机电自动交换时代。 1938年纵横制(cross bar)交换机被发明,相对于步进制交换 机,提高了可靠性和接续速度。
1.抽样:所谓抽样就是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T抽取模拟信 号的一个瞬时幅度值(样值)。 抽样频率fs取多大合适呢?应满足抽样定理。fs不是越高 越好,目前最常见的抽样频率是每秒8000次。抽取的样值 为8000个抽样值/s 。
1.2.2 脉冲编码调制(PCM)
2.量化:量化的意思是将时间域上幅度连续的样值序列 变换为时间域上幅度离散的样值序列信号(即量化值)。
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两种。若量化间隔是均 匀的,称为均匀量化;还有一种是量化间隔不均匀的非均 匀量化, 其量化间隔随信号幅度的大小不同而相应调整。 非均匀量化克服了均匀量化的缺点。
目前非均匀量化中的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使用较多。量 化级数共有256个。
1.2.2 脉冲编码调制(PCM)
3.编码:
概念:以不同编码特征区分不同的用户信号,每个用 户、信息、基站采用不同的编码调制。 原理:在发送端将不同用户信息用不同的地址码调制 后传输;在接收端 用与发送端相同的 地址码解调获取自 己的信息。 系统容量:CDMA>TDMA>FDMA
图1-30 TDMA系统工作示意图
4. TD-SCDMA
•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 -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融合后亦称UMTS TDD LCR,是ITU( 国际电信联盟)批准的多个3G移动通信标准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两个 主要3G标准(W-CDMA和CDMA2000),它的起步较晚而且产业链薄弱( 2008年中国大陆发放3G牌照时的情况),发展过程较为曲折。 • 该标准是中国大陆地区制定的3G标准。1998年6月29日,中国大陆地 区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信威通信的SCDMA技术为基础,向ITU提出了该标准,并且顺利通过成 为IMT2000 3G系统的一个标准。在3GPP R99之后的版本,TD-SCDMA实 现了与原西门子所研究的TD-CDMA的高层融合,结合SCDMA的智能天线 、上行同步、和软件无线电(SDR, Software Defined Radio)等技 术,成功克服了TD-CDMA技术不能用于宏蜂窝组网的缺陷,原因是通 过GPS同步和特殊时隙,实现了全网同步解决了切换的问题,虽较TDCDMA系统的特殊时隙配置固定化,却获得了宏网组网能力
1.1.2 通信的发展历史
莫尔斯人工电报机
1.1.2 通信的发展历史
近现代通信发展历史的第二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 主要的通信技术有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传输技 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近现代通信的常见方式包括: 四通八达的座机电话 灵活方便的手机电话 和绚丽多彩的电视画面 精彩纷呈的计算机互连网络—Internet ……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标志着人类史上信息通信时代的到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