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第2章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课前温故知新【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1.理解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分析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学习重点】1.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与应对措施。
2.煤炭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学习难点】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应对措施,涉及技术性、生产性和社会性等。
【自主学习】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1)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石油、__________、天然气和__________等。
(2)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1)表现:石油供应出现__________,石油价格__________。
(2)原因: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1)方针:在__________中保护,在__________中开发。
(2)措施: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1.采矿活动类型: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2.地下开采中的环境保护(1)产生的环境问题:地下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继而引起断裂、__________,甚至地表整体下沉。
(2)措施:用碎石、沙、__________等回填采空区。
3.露天开采中的环境保护(1)产生的环境问题:占用大量土地,并造成__________。
(2)措施:开掘时保护好__________,或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__________和再种植等。
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1.环境问题:煤炭燃烧释放CO2和SO2,以及__________等。
2.保护措施(1)优化用煤结构,增加其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
课堂探究学习【问题探究】1、读“我国化石燃料生产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统计图”,回答(1)~(3)题。
(1)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例有增长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要解决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哪些措施?2、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出我国在能源利用中的什么问题?(2)进入新千年以来,世界原油价格已经从38美元一桶最高涨到了140多美元一桶,能源市场正在提醒我们要尽早为能源供应的前途着想。
试分析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当堂检测】结合“中国未来石油供需平衡预测表”(单位:亿吨),完成1~3题。
1.未来十年我国( )①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②石油供应充足③石油产量平稳增长④石油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未来十年,我国受石油价格上扬冲击较小的工业是( )A.乙烯 B.小排量汽车 C.合成树脂 D.合成橡胶3.表中数据说明,在未来十年里,我国应( )①加强国内石油开采②到国外投资开发③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④鼓励合成纤维的出口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据报道:中国地质科学院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除了煤之外,中国所有矿产资源都处于紧张状态,将在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短缺。
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能源消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低B.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和人均消耗量都很低C.目前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但全世界所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D.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看,发展中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5.下列由于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采煤导致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 B.堆积如山的煤矸石自燃C.煤炭运输中的粉尘污染 D.火电站造成的空气污染6.下列采矿过程中的哪一环节能造成水污染( )①采掘②运输③废矿石堆放④表土剥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中国目前的石油产量已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降低石油进口关税。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当前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自( )A.东南亚 B.俄罗斯 C.波斯湾地区 D.拉美地区8.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是( )①在海外大力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课后巩固提高【课后提高】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
读图回答1~2题。
1、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A、①B、②C、③D、④2、综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 )A、②B、③C、④D、煤变油据新华网综合消息,中哈输油管线(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阿塔苏输油管线)于2004年9月28日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公里。
据此回答3~4题。
3.中哈输油管线铺设过程中,沿线需要注意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次生盐碱化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4.中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是( )①在海外大力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②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
日本如果能够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低到65%。
(1)从材料一可看出,30年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是日本国针对它的什么能源安全问题而作出的努力?(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国能源安全情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参考答案【问题探究】1、(1)(向大气中排放的)灰分会增加可吸入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SO2、NO2会导致酸雨产生;碳氢化合物会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等。
(2)使用天然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轻。
(3)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洁净煤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在能源开发上,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解析:由题目图示可知,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大量灰分、SO2、NO2及碳氢化合物,从而使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能见度降低,并可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产生。
由于天然气作为能源的优越性明显,因此其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为降低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不良影响,可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燃烧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比重等措施来实现。
2、(1)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中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扩大,能源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2)石油产量增加缓慢,需求量日益增长;进口石油来源地区单一,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加大;需经过长距离的海上运输,存在安全隐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状况及其解决措施。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自2005年一直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持续上升,而石油产量徘徊不前,石油供给缺口越来越大,严重威胁我国石油安全。
第(2)题,石油安全主要包含三个含义:供应源的稳定性;运输的安全性;抵抗国际油价的能力。
【当堂检测】1—3 DBC[第1题,表中数据表明,未来十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迅速,但产量几乎没有增加,说明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石油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能源需求量增长越高,说明经济发展越迅速。
第2题,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都属于石油工业,受石油价格上扬冲击较大。
第3题,石油开采应当适度开发、均衡生产;合成纤维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和能源。
]4—6 AAD[第4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
发达国家耗能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耗能普遍较低,因此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所以A正确,D错误。
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很大,仅低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耗能水平很低,还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所以B错误。
目前,全世界所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所以C错误。
第5题,B、C、D三项都会在煤的开发利用中造成大气污染。
B项中的煤矸石堆积会造成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自燃会造成大气污染。
第6题,采掘过程中为了防止起尘,常采用喷水压尘的方法,容易污染地下水;废弃的矿石或尾砂中含铝、砷、铅、铁等,其可溶性成分被雨水淋溶后析出进入附近水体,造成水污染。
]7—8 CB[第7题,我国的原油进口主要来自于中东波斯湾地区。
第8题,③不属于“开源”的范畴。
]【课后提高】1—2 BC 3—4 CB5、(1)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2)石油来源过分依赖中东(或石油来源单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