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 环境保护
体污染,进入土壤会造成土壤污染,焚烧会造成大气污
染等。第(4)题,提高认识,倡导绿色消费;提高环保意
识;推动科技进步,使塑料袋能降解。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答案]
(1)B
(2)石油。 (3)①若被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②若填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废弃塑料袋对环境造
成的影响或危害。(答出三条即可)
(4)为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除了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你还有什么方法解决?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获取和解读信息]———————— (1)由材料1可知国家推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目的 是“限塑”。
埋会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循环和作物根系发育,影响 解 农作物生长;③若被动物误食会危及其生命安全;④遗弃 的塑料袋如沾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 温床,危害人体健康;⑤废弃塑料袋会造成水体特别是海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洋的污染,影响渔业,使水质恶化。(任选三条)
(4)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提倡绿色消费,使用环保 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塑料袋循环使用等。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成 正相关 。
——————————————————————————————— 目 录
湘教版地理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污染来源、危害
以及南北方的差异,南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不及北 方,但南方多降水。从图示能源消费情况,结合中国的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1)以上图文材料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2)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该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3)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4)美国在解决该问题的态度上不如欧盟主动,试从自然地理角度,说
选修6
环境保护
目 录
选修6 环境保护
第一讲 与 第二讲 第三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
环境污染与防治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考纲下载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考纲解读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 1.识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 解 原因及危害。 题 要环境问题。 训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 练 2.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要 要环境问题。 高 3.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效 和主要手段。 3.应用:学会分析环境问题产 4.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 生的原因及危害。 管理;个人在环境保 护中的作为。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要 通 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材料1:2011年5月22日武汉晚报报道,国家今后将 餐馆、医院等场所也纳入到“限塑”领域。人们到餐馆 “打包”、到医院和药店买药等使用的塑料袋都将有偿 收费。 材料2:塑料袋埋在地下要约200年才能腐烂,并且 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的方式,则会产生有
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大气。
目 录
湘教版地理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1)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有利于 ( A.刺激人们的消费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
B.减少“白色污染” D.增加商品零售额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C.方便人们的生活
(2)“限塑令”的实施有利于节约我国的什么资源?
目 录
湘教版地理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环境管理和公众参与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1.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内容包括环境管理的目的、对象、执 行主体及手段。
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个人 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 企业 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对象 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 政府 被管理的对象 执行主体 国家和政府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手段 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等
湘教版地理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3)中国参与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3.公众参与 作为广大公众中的一员,个人在环保中的态度、责 任和行为准则如下表所示: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明原因。
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等知识。 题 训 第(1)题,由材料和漫画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企鹅失去家 练 园。第(2)题,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毁林,尤其是 要 高 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河水上涨,进而使海平面 效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环境 问题
森林 锐减
成因
分布
危害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物种加 速灭绝
资源、能 源短缺
焚耕开垦、开辟农牧 亚马孙河流域、 生物多样性遭 场、商业性木材采伐、 刚果河流域、 到破坏,影响 不合理的生物资源利 东南亚等地, 全球气候 用等 以巴西最严重 影响全球食物 自然灾害;人类对野 遍及全球,尤 供给;破坏生 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 以热带雨林最 物多样性;破 式利用;环境污染等 突出 坏生态平衡 资源、能源分 人类无计划、不合理 布比较少或经 阻碍经济发展, 地大规模开采;资源、 济发达,资源、 影响人民生活 能源数量有限;浪费 能源需求量大 质量的提高 现象严重 的地区突出
因营养盐类增多,渔业资源更丰富。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2.(2013·深圳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1:2011年3月11日人民网讯 据环境新闻网报道, 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韩国的气候学家们组成的 课题组最近发表研究成果称,到21世纪末期,北极地区 的气候将由极地、副极地气候变为更温暖的气候类型。 随之而来的变化包括这一地区的冰原逐渐消退。 材料2:漫画“家园”。
湘教版地理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 原因更为重要,具体原因与危害表现如下: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少(消亡)等;反过来,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 (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而发达国家面临的主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要是环境污染问题。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例1]
(2010·江苏高考改编)图1为“生态系统中的
硫循环示意图”,图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1.(2012·海口调研)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 读图回答问题。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简 要说明理由。 (2)若A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乙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 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湘教版地理
目的
解 题 训 练 要 高 效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2.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1)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①许多环境问题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特点, 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③有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如酸雨区的扩展、海洋污染等。 (2)国际合作的原则: 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保措施,承担污染治理费用,并 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是发达 国家应该负的责任。
湘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原因及特点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高 人类过度索取资源造成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环境 频 考 问题,其成因、地区分布及危害具体如下表所示:
点 要 通 关
环境问题 荒漠化
沙化
分布 干旱、半干旱地 自然:气候变干,降 区;我国西北、 水量减少; 华北、东北西部 人为:滥伐、滥垦、 季风区的边缘 滥牧,植被破坏 地带
(2)过程的不可逆性。
(3)规模的全球性: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
高 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 频 [温馨提示]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虽属不同形式的环境问题,但 考 点 二者之间密切相关。表现在: 要 通 (1)都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 关 (2)环境污染问题会衍生出许多生态问题,如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 导致大气污染,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鱼类等生物资源的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