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亨利《二十年后》阅读练习及答案二十年后欧·亨利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
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
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
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
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
”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
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
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
”警察接上去说。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
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杰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
哦,杰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
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
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
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
”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哦,收到过他的信。
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
”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
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
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
可我相信,杰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
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
”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
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九点五十七分了。
”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杰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
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
接着,一片沉寂。
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
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不会的。
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
如果杰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
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再见,先生。
”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
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杰米·威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
“不错,你是鲍勃。
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
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顶呱呱,凡是我要的都给了我。
你的变化很大啊,杰米,我从来没有想到你会长得这么高,好像高了两三英寸。
”“哦,我二十年以后长高了一些。
”“杰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一般,一般。
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
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
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
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杰米·威尔斯。
”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
”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
”高个子说,“你被捕了,‘圆滑的’鲍勃。
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溜到我们这边来,跟我们通知说他们想跟你‘聊聊’。
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巡警威尔斯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
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
便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
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
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杰米(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集》)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语言凝练,是本文一大特色。
情节简单平铺直叙。
前文写了鲍勃对自己和朋友的命运的展望和分析,后面接着就被捕了。
场景的布置和安排与主题紧紧相连,惜墨如金。
B.结构严谨,作者的安排一环紧扣一环,将读者领进了故事使其无法自拔。
最终一个小字条解开了浓重的雾团,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C.尽管小说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的刻画生动逼真,跃于纸上。
鲍勃为了财富不择手段以致沦落为通缉的罪犯,经过二十年的奔波处事十分镇定。
D.本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赞扬了鲍勃和杰米两人珍视友情、信守承诺的人品。
E.小说中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就是为了下文写杰米出场时的穿着“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做铺垫的。
5.第2段画线语句(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有什么作用?请作简析。
(4分)6.故事结尾便条上的内容体现了作者讲故事的匠心。
说说你对此的见解。
(5分)答案:4.*B.*C.【A情节虽简单但是一波三折D“赞扬”云云偏颇。
E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人物也不对号。
】5.【①表现了杰米敬业尽职、谨慎小心、精明干练的特点。
②为情节展开奠定了基础,使杰米隐藏身份、察言观色、稳住对方、叫来同伴抓住疑犯等情节都显得严丝合缝、真实可信。
③使杰米与嫌犯的相遇增加了必然性,使读者相信事非偶然。
(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4分。
意思对即可。
)】6.【要点:①告知读者先前相见的警察就是杰米,后来的警察是杰米的同伴,解开疑团。
②表现了杰米稳重不轻率、守信诺重感情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③事出意外,合乎情理,是欧·亨利短篇小说情节结构的典型风格,读者可以在与作者的智力角力中得到审美愉悦。
④未按惯例对鲍勃的下场作明确交代,而以便条内容收束全篇,进一步激发读者兴趣,引发读者对于鲍勃后续行动、鲍勃如何与杰米再次相见等进行猜想。
(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4分,答对3点得5分。
意思对即可)】二、欧·亨利《身价》阅读练习及答案身价欧•亨利傍晚,一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女孩,又来到了小公园安静的角落里,坐在一张长椅子上开始读书。
她的脸看起来很秀气,衣服却很普通。
小伙子知道,这一段日子,她每天都是如此。
小伙子慢慢地走到她旁边,就在这时,女孩手中的书滑落到了地上。
小伙子顺势捡起书,礼貌地递给她,寒暄了几句后,就静静地站在一边。
女孩看了一眼小伙子,一身俭朴的衣着,一张并不引人注目的脸。
“坐下吧,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光线太暗了,看不了书,我愿意聊聊天。
'“你知道吗,”小伙子说,“你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女孩冷若冰霜地说,“都得记住,我受过良好的教育。
”“对不起,”小伙子说,“都是我不好,我太冒昧了,我的意思是,来公园的女孩很多,你知道,当然,你不知道,但是……”“我当然知道。
还是谈点别的吧,讲讲这些来来往往的游客,他们要去哪儿?为什么那么匆忙?他们高兴吗?”小伙子一下糊涂了,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之所以经常来这里,就是因为在这里可以和游客们近距离地接触。
我跟你讲话,就是因为我想找一个天性善良,对钱看得很淡的人聊一聊。
你不知道,我太讨厌钱了,也讨厌我周围那些腰缠万贯的男人。
我不喜欢珍珠宝石,对游山玩水也没什么兴趣。
'“可我总是认为,”小伙子说,“钱是个好东西。
'当你有了一百万之后,就只好兜风、看戏、跳舞、赴宴去了。
我可不想过这种日子。
”小伙子诙谐地看着女孩,说:“我很喜欢研究和探听你们富人的生活。
”“有时候,”女孩继续说,“我想,如果我要恋爱,就要爱一个普通的小伙子——告诉我,你是干什么的?”我就是个普通人,但是我希望我能出人头地。
你刚才说的话当真吗?你会爱一个普通人?”“当然啦!”她回答。
“我在一家小饭馆工作。
'小伙子说。
‘“该不会是个跑堂的吧?”女孩问。
“差不多。
”女孩马上看了看手表,然后站起身,说:“你怎么还不去工作?”“离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呢。
我们,我们下次还可以见面吗?”“不知道……哦,我得走了,晚上我还要去赴宴,还有一个音乐会,司机在等着我呢'说到这里,她朝公园门口的那辆白色小轿车指了指,“那是我的车。
'“我看到了。
'小伙子羡慕地说。
“再见!”“天晚了,”小伙子说,“不太安全,要不,我送你?”“谢谢,你还是再坐一会儿吧。
'说完,女孩朝着公园大门走去。
小伙子看着女孩的身影,不紧不慢地跟在她后面。
到了公园门口,女孩从那辆白色小轿车旁走了过去,横穿马路,走进一家小饭馆,打了卡,然后换上侍应生的制服,开始工作。
小伙子在街上慢慢地走了一会儿,然后,径直走近那辆白色轿车,钻进去,对司机说:“去夜总会,亨利。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鉴赏》,有删节)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B.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C.欧•亨利的小说一般具有讽刺味道,这篇小说实际上是在嘲笑这个小伙子装得像富人一样,讽刺了装腔作势的人。
D.本文的结尾显示了欧•亨利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感到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E.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技巧性很强,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勾勒矛盾,而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
5、“小伙子慢慢地走到她旁边,就在这时,女孩手中的书滑落到了地上。
”这个动作的描写有何作用?(6分)6、这篇小说结尾有什么特点?前文对这一结尾作了哪些铺垫?(6分)7、小说的标题“身价”有何含义?评判“身价”的标准是什么?你读了小说之后有何感想?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感受。
(6分)答案:4、BD(B给2分,D给3分,多答不给分。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等级为C;具体考查学生从文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情节曲折离奇”,“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错。
C项“在嘲笑这个小伙子装得像富人一样”错。
E项“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错。
5、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因为女孩书本的滑落,才有了下文女孩与小伙子对话。
②凸显了人物形象,“慢慢地”可以看出女孩不是因为惊吓而书本滑落,而是在虚张声势,装模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