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行为:用手摸脖子,手放到颈窝上(女)表示自我安慰,有可能是在说谎
表现不适行为:身体倾向一侧,皱眉,手臂交叉或抱紧
感到不安、不适、恐惧或忧虑时,人们会用手掩盖颈窝
摩擦前额通常表明一个人举棋不定,或者感到某种不适
摸一摸脸、玩弄一下头发、抚摸颈部、擦一下脸颊、用舌头舔一下嘴唇、鼓起脸颊然后再轻轻地呼一口气、抽烟抽更多、嚼口香糖嚼得更快通常表示一个人感到不适,有压力
女:左手拖住手肘,右手盖住颈窝,表紧张,当放松时右手放低,逐渐捉住左臂,当压力再次出现,又重新盖住颈窝
脸部安慰:搓前额、触摸及抿或舔嘴唇、用拇指拉或捻耳垂或食指、安抚脸部或触摸胡须、把玩头发
打呵欠,有压力
搓腿动作:一只手放在一只脚上,重复沿大腿向下搓至膝盖
将手指放于衣领和脖子之间,然后用手将衣物拉离自己的皮肤
快乐脚:双脚何双脚一起摆动和颤动,出现在某些意义重大的事情或事物时
尊敬一个人或全心全意迎接一个人的时候,双脚和整个上身会对着他
脚做起跑姿势,后脚跟翘起,重心移到脚掌上
叉开双脚,感到压力、烦乱、威胁
双脚交叉是高度舒适的体现
两人并肩坐,交叉腿,压在上面的一条腿指向另一个人的方向,表示两人关系很好,如果不喜欢,会将腿指向另一个方向
一个人的脚部动作从左右轻摇转上下踢动,说明这个人一定看到或听到什么消极或不高兴的事情
一个人突然将脚趾转向内侧或两只脚互锁时,他感到不安全,焦虑或威胁
说谎的人脚会长时间保持不动,就像被冻住一样,或者,他们会将双脚紧缩来限制其动作
当一个人站在一个令人讨厌的或自己不喜欢的人旁边时,他的躯干会倾向远离这个人的一侧
女:双手叉放在胃部,保护性壁垒
自动地鞠躬或叩头还是阿谀奉承或地位卑微的表现
尖塔手势说明一个人十分自信,食指交叉,低度自信,竖起拇指高度自信,,将拇指放进口袋,其他手指挂在外边,低度自信
说谎的人通常会尽量减少各种手势、接触
搓手,处于怀疑和低度压力
紧张的人:目光焦距锁定的,脖子僵硬的,头一点都不会偏的
额头上的皱纹伸展,嘴角边肌肉的松弛,嘴唇的完成呈现(没有挤压或双唇紧闭),眼部区域扩张,这都是积极情绪的信号。
当我们感到放松和舒适时,我们的面部肌肉就会松弛,头就会倾向一边,向外展示我们最脆弱的部位,即脖子
眼睛睁大,遇到吃惊的事,眯起眼睛,受到拘束
把嘴唇藏起来,说明他们的压力很大
嘴唇缩陇,说明这个人不同意你们所讲的内容,或是他正在酝酿着转换话题
冷笑,颊肌(位于脸的两侧)会一起将嘴角拉向耳朵的方向,使脸上露出嘲笑的表情
舌头舔嘴唇,感到有压力,我们用舌头反复摩擦嘴唇,表达自我安慰
露舌尖,发生在人们侥幸成功的时候
皱眉头,感到焦虑、悲伤、专注、担忧、不知所措或气氛的时候。
鼻孔张大,表示情绪高涨
咬指甲,压力无安全感或不舒适
下巴向下,不太自信,情绪比较消极,下巴上扬,一般都处于某种积极情绪
说话时用手掩嘴,张嘴伸舌头,说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和保守,或者表达可能是自己做错一件事情,而进行自我掩饰
关键时刻将嘴抿成“一”字的人,其性格比较坚强,有种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固执
用手捂着鼻子,捏着鼻子,摸鼻子,都表示反感,当你要求比人做事,出现这样的动作,表示对方不愿意接受你得情况。
瞳孔放大表示强烈的兴趣
手指短而粗,有责任感
让对方不知不觉地泄露信息
所谓”巧妙质问法”,就是若无其事套出咨询者的讯息的方法。
比方说,若是你直接问对方:”你住在哪里?”对方肯定会提高警觉,猜想:”
干嘛问这个?好像变态的跟踪者一样。
”
但是,你若问他:”你住在世田谷区?”对方通常会毫无戒心地回答说:”不是,我住在杉亚区。
”
先说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让对方来更正,就能顺利套出真正的讯息。
原因是人对于别人说错的事,都会想去订正,意识就不容易转向怀疑问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当然,如果对方真的住在世田谷区,他不是回答”是的”,
就是回答”你怎么知道”,而且一定会万分佩服你的功力。
无论如何,你总会达到目的。
下意识地使用扩大/缩小说法
前面说过,对说中的印象越深刻,越会忘记没有说中的,基于这样的心理作用,使用扩大/缩小说法,也就可以把事情说中。
在日常生活上,我们也常不经意地使用扩大/缩小说法。
“明天有工作,所以不能见面……”
“什么?你忘记明天是我的生日?”
“当然知道呀!不过要午夜过后才能带礼物给你。
”
“啊,深夜的约会。
太好了!”
也就是说,把“明天”缩小解释为“午夜十二点为止”,也就可以摆脱困境了。
而要从笼统的推迟逐渐缩小范围时,就可使用缩小说法。
“人际关系有问题?”“是的。
”
“是女性问题吧?”“是的。
”
“和恋爱有关?”“不……”
“那是年长的女性?”“是的。
是公司的上司……”
“我知道了。
和她相处不好,对吧?”
“是的,是个很难取悦的人……”
如此逐渐缩小推测的范围,慢慢就会逼近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