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电化学专题 (2015新课标2)二氧化氯(ClO 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題:(1)工业上可用KC1O 3与Na 2SO 3在H 2SO 4存在下制得ClO 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实验室用NH 4Cl 、盐酸、NaClO 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 2:【答案】(3)①2ClO 2+10I -+8H +=2Cl -+5I 2+4H 2O 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④0.02700 (4)d解:(1)KClO 3在H 2SO 4存在下与Na 2SO 3反应制得ClO 2,可知SO 32-被氧化成SO 42-,由电子、电荷守恒可知该离子反应为2ClO 3-+SO 32-+2H +═2ClO 2+SO 42-+H 2O ,氧化剂为KClO 3,还原剂为Na 2SO 3,由离子反应可知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2)①由生产流程可知氯化铵在盐酸溶液中电解,阴极生成氢气,阳极生成NCl 3,电解方程式为NH 4Cl+2HCl=NCl 3+3H 2↑,故答案为:NH 4Cl+2HCl=NCl 3+3H 2↑;②在NCl 3溶液中加入NaClO 2,可生成ClO 2、NH 3和X ,溶液X 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Cl -、OH -,故答案为:Cl -、OH -;③a .ClO 2易溶于水,不能利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氨气,故错误;b .碱石灰不能吸收氨气,故错误;c .浓硫酸可以吸收氨气,且不影响ClO 2,故正确;d .ClO 2易溶于水,不能利用水吸收氨,故错误;故答案为:c ;(3)①由题目信息可知,ClO 2通入锥形瓶与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氧化I -为I 2,自身被还原为Cl -,同时生成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lO 2+10I -+8H +═2Cl -+5I 2+4H 2O ,故答案为:2ClO 2+10I -+8H +═2Cl -+5I 2+4H 2O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残留的ClO 2气体(避免碘的逸出),故答案为:吸收残留的ClO 2气体(避免碘③V 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淀粉溶液,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④含有Na 2S 2O 3物质的量为0.02 L×0.1mol/L=0.002 mol ,则:根据关系式:2ClO 2~5I 2~10Na 2S 2O 3,2 10n (ClO 2) 0.002mol所以n (ClO 2)=0.0004mol ,所以m (ClO 2)=0.004 mol×67.5g/mol=0.02700g ,故答案为:0.02700;(4)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ac 均不能还原亚氯酸盐,b 中KI 具有还原性但氧化产物不适合饮用水使用,只有d 中Fe 2+将ClO 2-还原成Cl -,Fe 2+ 被氧化为铁离子,且铁离子水解生成胶体可净化饮用水,则最适宜的是d ,故答案为:d .(2014新课标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 .a 为电池的正极B .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 4=Li 1-x Mn 2O 4+xLiC .放电时,a 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 .放电时,溶液中Li +从b 向a 迁移【解析】根据题给装置图判断,电极b 是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 - =Li +,电极a 是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LiMn 2O 4 +xLi +xe - =Li 1-x Mn 2O 4。
综上所述,a 是原电池的正极,A 正确;B 、根据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可知,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 4=Li 1-x Mn 2O 4+xLi ,B 正确;C 、放电时,a 极锰的化合价发生变化,Li 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错误;D 、放电时,溶液中的Li +从b 向a 迁移,D 正确。
试题分析:A 、由图示可知:活动性b>a,所以b 是负极,a 是正极。
Li 失电子为负极,LiMn 2O 4得电子为正极,所以a 为电池的正极,正确;B 、充电时,Li +在阴极得电子,Li 1-x Mn 2O 4在阳极失电子,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 4=Li 1-x Mn 2O 4+xLi ,因此选项B 正确;C 、放电时,a 为正极,正极上LiMn 2O 4中Mn 元素得电子,所以锂的化合价不变,错误;D 、放电时,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溶液中阳离子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移动,即溶液中Li +从b 向a 迁移,因此该选项正确。
(2014新课标2)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 射线防护材料等。
回答下列问题:(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周期表的位置为 周期,第 族:PbO 2的酸性比CO 2的酸性 (填“强”或“弱”)。
(2)PbO 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PbO 2可由PbO 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bO 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 3)2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
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阴极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 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 。
(4)PbO 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 点为样品失重 4.0%(-×100%a 样品起始质量点固体质量样品起始质量)的残留固体,若a 点固体表示为PbO x 或mPbO 2·nPbO ,列式计算x 值和m:n 值 。
【答案】(1)六ⅣA 弱(2)PbO2+4HCl(浓) PbCl2+Cl2↑+2H2O(3)PbO+ClO—= PbO2+Cl—Pb2++2H2O - 2e—= PbO2↓+ 4H+石墨上包上铜镀层Pb2++2e—=Pb↓ 不能有效利用Pb2+(4)根据PbO2 PbOx +22x-O2↑,有22x-×32=239 4.0%⨯,x=239 4.0%16⨯-2=1.4 ,根据mPbO2·nPbO,21.4m nm n+=+,nm=6.04.0=32【解析】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IV A族,由图中所给的信息“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相当于比C的周期数大4)”,所以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六周期,IV A族;由于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要弱;(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则该黄色色气体是Cl2,(则意味着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PbO2+4HCl(浓) PbCl2+Cl2↑+2H2O;(3)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Pb化合价升高,Cl元素化合价降低,故离子方程式为PbO+ClO—= PbO2+Cl—;(4)电解池的阳极发生失电子反应(氧化反应),因为Pb2+→PbO2属于氧化反应,所以发生的电极反应为Pb2++2H2O - 2e—= PbO2↓+ 4H+;由于Cu2+的放电能力强于Pb2+,故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则阴极产生的现象是石墨上包上铜镀层;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Pb2++2e—=Pb↓,这样一来就不能有效利用Pb2+。
(5)样品失重的原因是生成了氧气,根据PbO2PbOx +22x-O2↑,有22x-×32=239 4.0%⨯,x=239 4.0%16⨯-2=1.4 ,根据mPbO2·nPbO,21.4m nm n+=+,nm=6.04.0=32。
(2013新课标2)“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B. 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离子C. 正极反应为:NiCl2 + 2e-= Ni + 2Cl-D. 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解:A.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Na-e-=Na+,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NiCl2+2e-=Ni+2Cl-,所以该原电池中有氯化钠生成,故A正确;B.根据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知,金属钠还原NiCl2,故B错误;C.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iCl2+2e-=Ni+2Cl-,故C正确;D.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钠离子在负极产生,向正极移动,所以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故D正确;(2012新课标2)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1)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1000°C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生成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且部分Fe的硫化物转变为低价氧化物,该过程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2)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
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200°C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
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成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右图所示。
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应是图中电极____(填图中的字母);在电极d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________。
答案:(1)2CuFeS 2+O 2Cu 2 S+2FeS+SO 22FeS+3O 22FeO+2SO 2FeSiO 3(2)2Cu 2 S+3O 22Cu 2 O+2SO 22Cu 2 O+Cu 2 S6Cu+SO 2↑(3)c Cu 2++2e-=Cu Au、Ag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c(阳极)下方,Fe以Fe 2+的形式进入电解液中(1)抓住信息黄铜矿先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Cu和FeS,然后FeS又与氧气反应生成低价氧化物FeO和SO 2,配平即可;炉渣为FeO和SiO 2反应生成的FeSiO 3;(2)依据信息第一个反应为Cu 2 S与氧气反应生成Cu 2 O,依据元素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还应生成SO 2;第二个反应Cu 2 S与Cu 2 O反应生成Cu,依据元素守恒可知还应生成SO 2;(3)电解精炼铜,粗铜为阳极,接电源正极,所以c为阳极、d为阴极,d发生得电子的反应Cu 2++2e-=Cu;Au、Ag排在金属活动顺序Cu的后面,不能失电子以单质的形式存在阳极泥中,Fe排在Cu之前,在阳极失电子,发生反应Fe-2e-=Fe 2+,但Fe 2+在阴极不能得电子,故以Fe 2+的形式存在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