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殡葬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殡葬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殡葬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录
一、殡葬行业产业链概述
1、殡葬行业由四大部分组成,墓地服务占比超50%
2、墓地服务分类
3、行业集中度较低,步入整合阶段创造新机会
4、行业研究分析框架
二、传统业务量价双动能,未来五年CAGR有望超35%
1、需求旺盛促增长,火化率提升为最关键要素
2、价格有望持续攀升,行业维持高利润率水平
3、市场空间测算,预计传统业务未来五年CAGR超过35%
三、新兴殡葬业务需求凸显,开辟2000亿新增市场
1、纵向品类拓展——生态殓葬服务逐渐兴起
2、横向产业链延伸——终前终后服务,一次性消费到多次性消费
3、市场空间测算,新兴业务开辟2000亿新市场15
四、相关标的
1、福成股份
2、福寿园
图表目录
图1:殡葬行业由殡仪服务、遗体处理、墓地服务和其他产品销售服务四大部分组成
图2:四大业务中墓地服务业务占比超过50%(2015年)
图3:经营性公墓的发展历程
图4:经营性公墓服务机构数量近年趋稳
图5:殡葬行业研究框架体系
图6:2020年全国老龄化人口有望突破2亿人
图7:老龄化人口占比不断提升,预计2020年达到145%
图8:死亡率近年来稳定维持在71‰左右
图9:全国年均火化率近年保持在45%-50%之间
图10:我国各地区火化率差距很大,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内陆地区
图11:殡葬行业代表公司平均毛利率超70%(2013-2015年平均值)图12:福寿园发展历程
表1:四大业务中墓地服务业务增速最快,CAGR近18%
表2:全国部分省区公益性公墓与经营性公墓的相关政策及分布统计表3:殡葬行业市占率前五
表4:各地经营性公墓审批收紧
表5:墓地价格(面积一般不超过1平方米)
表6:殡葬行业市场空间测算:预计未来五年CAGR为3546%,市场规
模达到5054亿元。

表7:近年来政策各地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及指导意见鼓励绿色生态殓葬
表8:生态葬的类型及目前推行进展
表9:生前契约国内案例
表10:葬前市场空间测算:按照3%的渗透率,预计2020年市场空间为1258亿元
表11:葬后市场空间测算:按照20%的普及率,预计2020年市场空间为1094亿元
表12:宝塔陵园分业务情况(单位:万元)
表13:宝塔陵园盈利能力
表14:福寿园盈利能力
一、殡葬行业产业链概述
1、殡葬行业由四大部分组成,墓地服务占比超50%
根据Euromonitor对我国殡葬类业务的分类,我国的殡葬服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遗体处理:指处理尸体,包括火化服务。

在我国,火化服务由政府全权负责和掌控,仅由政府机构可以提供相关服务,价格也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

2)墓地服务:主要包括a)地葬及墓地销售,指火化后地葬相关销售(包括墓地销售、陵墓设计及规划、牌匾和墓石生产及安装);b)其他落葬服务,指其他落葬服务形式。

墓地服务政府授予民营公司参与,目前私营企业参与度较高。

3)殡仪服务:主要包括a)遗体处理、运输及火化,指遗体的实际处置、运输及处理(包括遗体化妆及着装);b)出殡典礼,指举行出殡仪式,包括与葬礼有关的其他额外服务;c)灵堂租赁,指为进行出殡仪式及追悼服务而租赁灵堂。

殡仪服务目前主要由政府及其下属专门单位主导,私营企业参与度较低,在部分省份仍然受到
限制。

4)其他产品销售及服务:主要包括a)殡仪服务的产品销售;b)有合法登记殡葬服务提供商提供且不属于以上类别及子类别的所有其他殡葬服务,如落葬后续追悼服务等。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市场开发力度相对较弱,有私营企业参与但业务体量相对较少,且专业度和服务质量都较低,目前仍处于成熟度较低的状态。

图1殡葬行业由殡仪服务、遗体处理、墓地服务和其他产品销售服务四大部分组成
四大业务构成中,墓地服务业务占比超过50%且复合增速最快。

根据Euromonitor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13.77亿元,其中墓地服务市场规模为412.82亿元,占比达到57.84%。

在2008-2012年的业务构成统计数据中,墓地服务业务复合增长率为14.0%,高于其他三类业务。

根据Euromonitor的预测,2013-2017年墓地服务业务的复合增速将达到17.9%,依然位列四大业务板块之首。

由于遗体处理业务和殡仪服务业务受到政府高度管制,私营企业参与较少,因此本报告接下来将重点关注和讨论墓地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业务。

2、墓地服务分类
公益性墓园和经营性墓园为公墓的两大构成部分。

根据我国民政部《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墓园分为公益性墓园和经营性墓园。

公益性墓园为农村村民提供安葬场所,经营性墓园为城市居民提供安葬场所。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依然存在大量非法公墓,谋取私利。

目前我们难以获取全国公益性墓园和经营性墓园的具体建设和分布数据,但从部分有公开披露信息省份的统计来看,公益性墓园占比超过经营性墓园。

经营性公墓的发展历程。

经营性公墓自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发展起来。

公墓第一阶段的需求热潮发生在1980年代,火葬代替土葬政策鼓励使全国经营性公墓增加三百多家。

经营性公墓建设高峰发生在1990年代,1985年《国务院关于公墓管理的暂行规定》从制度层面肯定并规范了市场,随后境内外民营资本介入殡葬市场。

而近年来,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政府开始倡导其他更为生态的落葬选择,因而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