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实验参数设置

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实验参数设置

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实验参数设置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参数就是仪器工作的指令,操作者通过设置正确的参数控制仪器完成一系列复杂而且有序的操作程序。

指挥仪器工作的参数很多,有些参数是在生产过程中设置好的,如机械操作、加试样时间、反应时间安排等,只需选择就可进行工作,我们简称为仪器指令。

操作者需进行的参数设置是指进行某个具体检测项目时的具体操作指令,我们简称为客户指令,主要包括样品量、试剂量、测定方法、校正方法、反应时间、测定波长、延迟时间、测定时间、控制因素等。

客户指令和仪器指令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整个测试。

各种品牌的仪器由各自的厂商设置了不同的仪器指令,我们在设置客户指令之前必须了解厂商设置的仪器指令,才能根据不同的试剂要求设置客户指令。

一、日立7170、7180、7600 P仪器指令
0 5 10 15 0 1 2 3 4 5 6 7 9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S T1 T2 T3 T4
二、日立7060、7080仪器指令
0 5 10 1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S T1 T2 T3 T4
三、日立7150、7600 D仪器指令
0 5 10 0 1 2 3 4 5 6 7 9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S T1 T2
四、奥林帕斯AU600 、AU400、AU640、AU2700、AU5400 仪器指令
0 3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S T1 T2
五、奥林帕斯AU800 、AU1000
0 3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S R1 R2
六、东芝40 FR
0 5 10
0 1 2 3 4 5 6 7 9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S T1 T2
七、东芝120 FR仪器指令
0 5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S T1 T2
八、贝克曼CX4\5\7\9
0 320 620 920
primary inject rnt SAMPLE
secondary inject rgt
reagent blank
reaction
八、贝克曼LX20
-180 0 300 600
primary inject rnt SAMPLE
secondary inject rg t Third Inject rgt
reagent blank
reaction
九、客户指令
1.样品和试剂量
样品和试剂量的确定一般按照实际说明书上的要求比例,并结合仪器特征进行设置。

一起的特征有:样品和试剂的最小加样量及加样范围、最大、最小反应液量的体积等。

亦可根据手工法按比例缩减或者重新设计。

但要考虑到检测灵敏度、线性范围,尽可能将样品稀释倍数大些,以降低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影响。

2.试剂的选择
▲单试剂法:在反应过程中仅加入一次试剂,读取反应一定时间的吸光度
▲双试剂法:检测试剂分两步加入,第一步先加入1试剂去除干扰物质。

在加入1试剂后读取1次吸光度(此时试剂与标本不发生反应,吸光度为标本和试剂所产生),再加入2试剂,反应一定时间后再读取一次吸光度,依两次吸光度之差计算结果。

3. 测定方法的选择
全自动生化仪一般有几种固定的测定方法,常用为一点终点法(1Point End )、两点终点法(2Point End )、连续监测法(Rate )。

4. 波长选择
▲单波长:当反应体系中待测组分的吸收峰与其他共存物质吸收波长无重叠时选用,一般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
附近。

▲双波长:用两个不同波长测定,一般用于溶液共存物质有吸收波长重叠时,主波长选择同单波长法,副波长选择原则是共存物质在主波长和副波长吸光率越接近越好。

5. 分析时间的选择
生化分析的时间是某一项目所特有的,根据所采用的测定方法不同而异。

一点终点法的总蛋白为10分钟,清蛋白为1分钟。

速率法用两个时间点,延迟时间和测定时间,如ALT 延迟时间1-2分钟,测定时间3分钟。

反应时间应根据说明书要求和试验观察,做合理的选择。

各种仪器表达试验时间的方法不同,在测定时也应结合。

6. 校正方法的选择
▲两点校正(Line ):自用一个浓度的标准品和试剂空白进行校正的方法,该法要求反应必须符合郎伯-比尔定律,即标准曲线呈线性。

▲多点校正(Spline):多个具有浓度梯度的标准品用非线性法进行校正,适用于标准曲线呈各种曲线形式的项目。

▲量程法:根据标准物质吸光度同样品吸光度的比值计算标准物质含量
k A A A ⨯=⨯=
样品标准品
样品标准品浓度样品浓度
一般用于酶学测定,先求出标准指示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根据吸光度的变化速率估计酶促反应产生指示物质的速度,来计算酶活性。

k A
L v V A L U ⨯∆=⨯⨯⨯⨯∆=min
10min /6ε
式中:V ——反应体系体积(ml ) ε——摩尔吸光系数法 v ——样品量(ml )
L ——比色杯光径 ΔA ——吸光度变化 7. 反应方向的选择
反应使吸光度上升的选择正向反应,是吸光度下降的选择负向反应。

8. 反应吸光度限制
根据说明要求选择不同的吸光度限制。

选择吸光度的上下限,规定反应的吸光度不超出此范围。

日立7170客户参数设置屏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