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血管系统案例分析

心血管系统案例分析


卡维地洛
• 阻滞突触后膜α1受体,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 阻滞β受体,抑制肾脏分泌肾素,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轻心脏负荷
患者,男,68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10 余年。1周前伤风感冒,发烧、咳嗽、咳痰、胸闷、气 短、心悸、乏力、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减退。 在当地卫生所诊治,静脉输液(药物不祥),口服药物 有氢氯噻嗪25mg,每天2次,地高辛0.25mg,每天3次 ,近2天呼吸困难和心悸加重,头痛,眩晕,失眠;厌 食、腹胀、恶心、呕吐;出现緑视及视物模糊不清等。 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92次/分,不 规则,呼吸32次/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恍惚, 紫绀、颈静脉怒张,肺部有干湿啰音,哮鸣音,杵状指 ,心界扩大,心律不齐,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剑 突下有明显心脏搏动,肝脏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腹水征阳性,下肢水肿。心电图提示:频繁室性早搏。 化验检查:地高辛血药浓度3.6ng/ml(正常值低于 2ng/ml)。诊断:①肺心病(心功能IV级);②地高辛 中毒。治疗:立即停用地高辛,吸氧,补钾,给予苯妥 英钠、地高辛抗体和扩血管药。
• 问题:


1.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理是什么?
①抑制0期和舒张期钠离子内流 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和幅度 ②减慢心房心室和浦肯野纤维的传导作用 ③降低浦肯野纤维自律性, 延长APD(动 作电位)和ERP (有效不应期) ④较弱的肾上腺受体阻断作用 和钙慢通道阻滞作用 ⑤较弱的负性肌力作用
• 【内容】抗心绞痛药 • 【案例一】患者张XX,男,53岁,主因“胸骨 后疼痛20余分钟”急诊入院。患者20分钟前外 出运动时,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样, 并放射至左侧上肢,持续约2-3分钟,休息后 稍有缓解。入院心电图检查示:V1-5导联ST段 水平型压低≥1mm。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 血压最高170/110mmHg,规律服用卡托普利等 药物,血压控制满意。诊断:① 冠心病:劳累 性心绞痛(高危);②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10mg,3次/d ;阿司匹林片口服,100mg,1次/d;低分子肝 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5000u,1次/12h等治疗 两周后,好转出院。
• 阻滞心肌细胞钠离子通道
消除冲动形式及传导异常
• 2.还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氟卡尼:【适应症】 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或房室折 返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儿童顽固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及伴有应激 综合征者。对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无效的病人,氟卡胺常有效。 • 【优势】对心率影响不明显,有负性肌力作用。对心功能代偿 不全的患者,可使收缩压降低,肺楔嵌压明显升高,外周阻力变 化不大。使左室每搏指数和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均降低 • 【注意】 (1)副作用较轻,但易疏忽而导致 中毒 。 • (2)常见的副作用有感觉异常,嗜睡,头昏,视力障碍,恶心, 低血压 ,心动过缓等。严重时可出现心力 衰竭 。 • (3)有致快速型心律失常作用。 • 恩卡尼
强心苷中毒反应表现和防治
强心苷中毒反应
• 地高辛浓度超过3ng/ml,洋地黄毒苷超过45ng/ml ,可确认为中毒 1. 胃肠道反应:早期反应,表现为厌食,恶心, 呕吐,腹泻(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 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眩晕,头痛,疲倦, 失眠等;还有视觉障碍 3. 心脏反应:最严重的中毒反应 • 快速型心律失常 • 房室传导阻滞 • 窦性心动过缓
卡托普利
• 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能抑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 Ⅱ水平,减少缓激肽的失活,血管张力降 低,血管扩张(包括舒张小动脉),从而使血 压下降,进而可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排 血量。增加肾血流量,但不影响肾小球滤 过率。
强心苷 1. 对心脏的直接作用 • 正性肌力作用 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脏,加强心肌收缩性, 表现为加快心肌收缩速度 心肌收缩 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加 心肌缩短速率 提高,心动周期的收缩期缩短,舒张期相 对延长,有利于静脉回流和增加每搏输出 量
•β受体阻断剂—治疗慢性心衰的基本药物之一
•ACE抑制剂—治疗和预防慢性心衰的基石药物
•正性肌力药—治疗心衰的一线药物
•利尿药—治疗心衰的基本药物
I类: β1和β2受体阻 断药;非选择性β受体 阻断药
IA类:无内拟交 感在活性
IB类:具内在拟 交感活性 ⅡA类:无内拟 交感在活性
β 阻 断 剂
Ⅱ类:选择性β2受体阻断药
螺内酯
• 属于利尿药,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和原发性醛固 酮增多症,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辅助药物及低钾血 症的预防。本药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为醛固酮的 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断 Na+-K+和Na+-H+交换,结果Na+、C1-和 水排泄增多,K+、Mg2+和H+排泄减少,对 Ca2+和P3-的作用不定。由于本药仅作用于远 曲小管和集合管,对肾小管其他各段无作用,故 利尿作用较弱。另外,本药对肾小管以外的醛固 酮靶器官也有作用。
李某,男,60岁。患有原发性高血压20余年,由于 治疗不规律(使用药物不祥),血压控制不理想。 1年来劳累、饱食或说话过多时感心悸、气喘、咳 嗽,近一周症状逐渐加重,夜间时有憋醒,呼吸困 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体检:呼吸32次/分,心率 102次/分,血压150/110mmHg,端坐呼吸,双肺 底部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尖搏动增强,主动脉 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影像学及超声检查显示左心室 肥厚。诊断:①高血压病(3级);②高血压性心 脏病(心功能IV级)。治疗:吸氧,治疗药物:氢 氯噻嗪、卡托普利、强心苷和硝酸甘油等。好转出 院后使用卡托普利、氢氯噻嗪、螺内酯和卡维地洛 。
•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强心苷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电生理特性 自律性 传导性 有效不应期
窦房结
心房
房室结
浦肯野纤维

↑ ↑ ↓ ↓ ↓ ↓
•对心电图的影响
2、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分泌,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醛固酮分泌,有利于降低心 脏负荷 3、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使外周阻力升高 4、利尿作用
慢性心功能不全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心排血量不足 高血压、二尖瓣关 闭不全致左心室负 荷过重,首先出现 左心衰竭,左心室 输出量减少,左心 淤血。临床表现: 肺循环的症状和体 征,如:呼吸困难 、咳嗽、肺水肿等 。 肺动脉高压使右心 室负荷过重,导致 右心室衰竭。临床 表现:体循环淤血 的症状和体征。如 :下肢水肿、内脏 淤血肿大,腹腔积 液,颈静脉怒张, 严重发绀
目录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抗心绞痛药
抗高血压药 利尿药
抗心律失常药物
【案例一】
心律失常即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单纯无危害的心律失常 如早搏(心脏早搏,是指在心脏的搏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 个或数个提前出现的异位搏动,是最常见的异位心律。又称为 期前收缩,简称早搏)等无需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如持续的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心房和心室颤动或扑动等则 可造成心脏泵血功能发生障碍,产生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 量和活动能力,甚或引起死亡或猝死。 • 某患者,男性 ,43岁,主因“发作性心悸10年,再发2小时” 就诊。该患者于10年前开始常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突然发作、 突然终止,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未系统诊治。 入院前2小时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再发而来就诊,门诊查心电图 异常收入院。 • 查体:BP 95/60mmHg 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68次/分,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见其他阳性体征。ECG:室上性心动过 速。 • 初步诊断: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5%葡萄 糖液20ml + 心律平70mg 缓慢静脉推注,1分钟后转为窦性心律。
问题: •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有几类? • 上述各种药物应用的依据是什么?
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一种障碍
性疾病,一般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降 低或障碍,导致心输出量降低和机体 组织供氧和代谢的血液供应减少而引 起的心脏功能的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的收缩力 降低不能正常播出的血液沉积充盈在 左心室造成心室肥大和心脏功能衰竭 。
1.为什么选用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 ?其药理作用机制是什么? • 硝酸酯类的作用机理: • 松弛平滑肌 扩张外周静脉, 动脉和冠状动脉 • (1)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 (2)改变冠状动脉分布,增加缺血区血液 灌注 • 扩张静脉血管,减少回心血量,使得左心 室舒张末期压降低,提高心外膜向心内膜 的有效灌注压 • 扩张心外膜冠状动脉
硝酸酯类
(3)降低左室充盈压,增 加心内膜供血
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分为三类
• 1.硝酸酯类: .起效快,疗效确切等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绞痛 不良反应轻 • 2.β受体阻断药:变异性心绞痛忌用 • 3.钙通道阻滞药
2.该患者选用阿斯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 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
• 不稳定型心绞痛:大多数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 栓形成 有关。 当血栓不完全或间断阻塞冠 状动脉管腔时,临床上常表 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当血栓突 然完全阻塞管腔, 则表现为急 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 近年 来,低分子肝素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具有特 异 性抗 Χa 因子活性的作用,由于分子量减少,其与抗凝血酶 Ⅲ的亲和力亦随之减弱,但仍有效催化抗凝血酶Ⅲ对 Χa 的 灭 活,治疗中不延长 APTT,在有效抗血栓作用的同时,因抗 凝 作用弱,出血副作用较少。 低分子肝素另一个作用可以通 过活 化和释放血浆脂蛋白酯酶,使血浆蛋白酶活性增强,降 低总胆 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降低血黏度;通过降低血浆内 皮素(ET )水平,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缺氧。 • 阿司匹 林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 血栓 的形成。
Ⅱ B类:具Hale Waihona Puke 在 拟交感活性 Ⅲ类:α β受体阻断药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