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
心包腔内液体起润滑作用。
心脏自身的血液供应来自于冠状动脉。
心脏的正常电活动来源于窦房结。
心源性呼吸困难
急性肺水肿是最严重的心源性呼吸困难。
肺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左心衰竭。
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最早出现也是最轻的呼吸困难。
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心源性呼吸困难最典型的表现称为“心源性哮喘”。
心前区疼痛的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前区疼痛最常见原因,心肌梗死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症状是心前区疼痛。
典型疼痛位于胸骨后,呈阵发性压榨性疼痛。
心悸
心律失常最常见的表现是心悸。
心源性水肿
引起心源性水肿的主要原因是又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
呼吸道感染是慢性心衰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最常见症状是不同程度的心源性呼吸困难。
交替脉是左心衰的特征性体征。
颈静脉征或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
多巴胺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者。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端坐呼吸,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血压降低,心率脉率增快,两肺布满湿罗音和哮鸣音,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
治疗:高流量(6~8L),20%~30%乙醇湿化吸氧.
心力衰竭患者限制钠盐摄入,<5g/天,合并高度水肿,应<2g/天。
下肢静脉栓塞易致肺栓塞。
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有效指标:呼吸困难缓解,水肿消退,尿量增加,发绀减轻。
洋地黄毒性反应:1、胃肠道:食欲缺乏,恶心,呕吐。
2、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视物模糊、黄绿视。
3、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最常见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心电图ST段鱼钩样改变。
毒性反应处理:1、停用洋地黄类药,2停用排钾利尿药。
3、补充钾镁。
4、纠正心律失常。
5、慢性心律失常用阿托品。
6、快速心律失常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
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40~200次/分,QRS波宽大畸形,P-R间期不等,刺激迷走神经时心率无变化。
首选利多卡因。
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可刺激迷走神经,如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反射。
房颤急性期首选电复律治疗。
室颤是最严重、最危险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室颤往往也是心肌梗死短时间内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心搏骤停应立即施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容易发生猝死的心律失常。
心脏复苏首选肾上腺素。
先天性心脏病
血流动力及分型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法洛四联症、大动脉错位。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胸骨左缘第3
~4肋间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
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靴形心,胸透可见肺门舞蹈征。
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以及伴有动脉痉挛及靶器官缺血症状。
高血压脑病:血压突然上升,舒张压常高于120,严重头痛、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或惊厥。
常用降压药及不良反应:
利尿药:呋塞米、氢氯噻嗪。
出现血容量不足,低钠、低钾和低氯血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卡托普利(**普利)。
干咳,味觉异常、高血钾、血管神经性水肿、牌子、皮疹。
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洛尔)心动过缓、支气管收缩。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地平)、维拉帕米。
颜面潮红、头痛,长期服用硝苯地平可出现胫前水肿。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氯沙坦(*沙坦)。
高血压首选药物:硝普钠,可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静脉避光滴注。
高血压患者应进食低盐(<6g/天)、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心绞痛
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表现:多发生在胸骨后上中段或心前区部位,常放射至左肩。
硝酸酯类药物是最有效、作用最快终止心绞痛发作的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心肌蛋白及心肌酶测定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是心前区剧烈疼痛。
心室颤动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主要的致死原因。
心电图检查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
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能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的主要原因是心排血量减少。
心肌钙蛋白T(cTnT)是诊断心肌梗死的确定性标志物,特异性高。
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禁止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要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反复感染有关。
最常见的瓣膜病是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在我国风湿热是瓣膜病最常见的病因。
严重的二尖瓣狭窄的突然大咯血可能与肺静脉曲张破裂有关。
超声心动图是明确诊断的可靠方法。
听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最重要的体征。
二尖瓣关闭不全首先出现的症状是疲乏无力,肺淤血的症状出现较晚。
主动脉狭窄的三联征是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当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是,可出现心绞痛。
二尖瓣狭窄心律失常以心房颤动最常见,易有血栓形成。
急性肺水肿为重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
左心衰竭是主动脉关闭不全的主要并发症。
手术是根本性解决瓣膜病的手段。
感染性心内膜炎
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
急性自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主要由草绿色葡萄球菌引起。
临床表现
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
动脉栓塞,最常见为脑栓塞。
并发症:心力衰竭为最常见并发症。
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肾衰竭、栓塞、细菌性动脉瘤破裂或严重感染。
血培养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有价值的方法。
首选药物:青霉素。
心脏超声可见巨大赘生物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赘生物脱落。
心肌疾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疾病最常见的类型。
死亡原因多为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
体征为心脏扩大,X线检查心影明显增大,心电图可见多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是首选的辅助检查,心脏各腔均增大,以左心室扩大早而显著。
本病易发生洋地黄中毒。
选用β受体阻滞药从小剂量开始。
肥厚性心肌病有家族史,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常为青年猝死的原因。
猝死原因多为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颤。
心尖区吹风样杂音,含服硝酸甘油或做Valsalva动作,杂音可增强。
最常见左心室肥厚,深而不宽的病理性Q波。
最常用β受体阻滞药及钙拮抗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流出道梗阻。
禁用硝酸酯类药物。
心包疾病
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
心包摩擦音是典型体征。
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为明显。
心前区听到摩擦音即可做出心包炎的诊断。
渗出性心包炎:临床表现取决于积液对心脏的压塞程度。
呼吸困难是最突出的症状,可能与支气管、肺受压及肺淤血有关。
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
有心包积液征,可使收缩压下降,脉压缩小,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及腹水。
有奇脉
X线渗出性心包炎的典型特点是心影向两侧增大,而两肺无明显充血现象。
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
缩窄性心包炎在我国以结核性心包炎最为常见。
常见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
可见库斯莫征。
半坐卧位,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的饮食。
周围血管疾病:
主要为下肢浅静脉扩张、纡曲、隆起。
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是确切诊断下肢静脉疾病最可靠的方法。
手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根本的有效方法。
术后护理:抬高患肢30度,做足背伸屈运动,以促进静脉血回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主要累及四肢中小静脉(尤其是下肢小动脉)。
屈膝抱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期的典型体位。
窒息是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直接原因。
病毒性心肌炎
以肠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最常见,尤其是柯萨奇病毒B。
体征:心律失常,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并不、交替脉、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可使用临时起搏器。
绝对卧床休息4周。
好转出院后继续卧床休息2~3个月,半年至一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减少心肌耗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