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机基础施工方案

风机基础施工方案

作业指导书工程名称:电项目(风机)工程编号:TJ-001作业项目名称:风机基础施工方案编制单位:风电项目部编制:日期:审核:日期:审定:日期:批准:日期:出版时间版次风机基础施工方案1/23目录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机械配置及劳动力组织4、施工方案5、质量控制点分析及预防措施6、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7、危险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8、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0、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急处理办法1工程概况-----------------风电项目(风机)工程共安装25台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UP2000-103 -4C(常温型)风机,总装机容量49.5MW,机组叶轮直径103m,轮毂高度为80m。

本风电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境内,距宿松县城约45km,地处国营华阳河农场及复兴镇洲头乡,南临长江,北倚黄湖、大官湖,其场地平坦开阔,主要由农田、湖滩地构成,地形自然标高在10.2m-13.0m。

2编制依据3机械配置及劳动力组织3.1施工机械3.2作业工器具汇总表3.3安全用具汇总表3.4劳动力组织4施工方案4.1施工流程图4.2定位放线及土方工程4.2.1施工前,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必须经计量检定所检定合格,并保证在有效使用期内,方可使用。

4.2.2设计单位将风机中心定位桩交付后,使用全站仪对风机中心点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2.3在基础东、南、西、北方向各用木桩作基础的定位桩,作为基础放线的控制点。

控制点的保护,要避免车辆碰撞、碾压或震动。

控制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在控制点外侧0.5m处,用脚手管或钢筋焊成方框做临时围护栏杆,并刷上显眼的红白相间的油漆标志。

标高基准点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将此标高引测到控制点桩上,作为此风机的统一标高。

4.3降水施工方法4.3.1根据实际开挖情况,如含水率过高,采用真空降水。

4.3.1.1真空管的埋设.4.3.1.2真空管埋设完毕,应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现象,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修理。

4.3.1.3真空管的使用真空管工作后,应保证连续不断的排水,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

如不出水,或水一直较混或出现先清后泥水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

4.3.1.4真空管的拆除待风机基础竣工后并进行回填土后方可拆除真空管系统,所留孔洞用砂或土填塞。

4.3.1.5降水施工要点真空插管采用圆形布置,管插深度4m,管间距1.2m;深管采用管径Ф32mm的镀锌钢管,下端2m范围设置透水孔,孔径Ф4mm,透水孔范围包透水隔砂土工布。

处治区域外围3m范围设置真空封管,封管管材同双管,深封管交错设置间距1.75m。

地基顶面的抽真空排水管采用管径Ф63mm的镀锌钢管与Ф32mm插管连接,连接管采用Ф32mm透明钢丝软管。

其降水布置图如下:Φ22.5降水插管50千瓦柴油发电机4.3.2如土壤含水率小,采用明排。

4.4土方开挖4.4.1在挖掘工作开始前,根据地勘报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地下水的不良影响。

如地勘报告中所述有不同的土层和土壤类型,且其中有计划用来回填的,必须分别独立放置。

4.4.2根据控制桩放出基槽开挖边线,基底按照0.8m预留设施工作业面,用白灰将基础开挖边线撒出,基槽开挖后检验基槽的基底土质、尺寸、平整度等指标,经监理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4.3基础开挖时防止基土扰动,采用机械开挖时,最厚200-300mm应人工挖掘,严禁超挖,如有超挖,将松动土清理至原土层,采用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并持续井点降水必须保证地下水位稳定。

4.4.4开挖过程中随时用水准仪监控开挖深度,人工清槽,随挖随清至设计标高,挖掘过程必须随时观测土壤成分,如遇孔穴,溶洞,裂缝可用致密沙石或低等级混凝土进行填埋。

4.4.5基坑上口留有2m范围内不得堆放土方及其他材料,作为安全施工通道。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风机基础联合地基验槽4.5垫层施工4.5.1清理基底至设计标高,地基验槽合格后,现场根据定位及标高控制桩,放出垫层边线,且在基坑底设置标高控制点。

4.5.2支模采用定型模板,模板上口标高一致,且符合设计垫层标高要求。

垫层砼浇筑应采用罐车运送至现场,使用泵车浇筑,垫层浇筑完毕后,用木抹子找平,使其表面平整。

浇筑完毕后按要求进行覆盖养护。

4.5.3在垫层施工时,基础环支撑处垫层下加设1500×1500mm、Ф32、间距100mm钢筋网片,并在垫层上预埋600×600、δ=20mm铁板一块,保证基础环平整度不因地基下沉而发生偏差。

同时保证基础环的安装精度。

如下图:280×280600×600φ25×816φ32@100双层双向风机基础垫层模板支设及标高控制风机基础垫层混凝土养护4.6基础环吊装工程4.6.1在垫层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在垫层上将模板、基础环支撑等控制线放好,再吊装基础环。

4.6.2吊装前检查好吊车车况,准备好电焊机,柴油机,大锤,撬棍,钢尺,水准仪等必备的工机具和仪器。

4.6.3.吊装前,将基础环支撑事先装在基础环上,将基础环支腿焊接在埋件上,支腿必须垂直,测量支腿标高偏差。

4.6.4根据设计院要求基础环的安装塔筒门开向线路方向。

基础环安装完成后,要对基础环上法兰面进行平整度测量,测量点不少于8个,其水平误差(最高点和最低点)不大于3毫米。

基础环平整度测量分别是:安装完成时一次;浇筑前一次;体浇筑过程中2-3次;浇筑完成后一次,首次测量将水平度控制在2mm以内。

4.6.5基础环吊装就位,确认塔筒门方向是否正确。

将调节螺栓底座焊接在支腿上。

通过调节螺栓对基础环水平度进行调整,安装时水平度误差控制在不大于2mm。

然后拧紧螺母。

4.6.6 基础环水平度过程检测:安装完成后—钢筋绑扎前—钢筋绑扎过程中—浇筑砼前—浇筑砼中—浇筑砼后。

浇筑前水平度偏差应控制在2mm以内。

基础环吊装基础环找平、焊接4.7基础钢筋工程4.7.1钢筋进厂要有合格证,进厂后要进行复试(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表面要洁净无污染。

损伤,带有油漆、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采用加工场制作,现场绑扎成形的施工方案。

钢筋在存放过程中,不得损坏标志,按批分别堆放整齐,状态标识清楚,并采取覆盖措施,预防锈蚀或污染。

4.7.2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 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如有1 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 个试件进行复检。

复检中如仍有1 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强制性条文)4.7.3下料前要根据钢筋原材长度和钢筋下料长度统筹安排,编制钢筋下料表,减少钢筋损耗,避免钢筋浪费。

钢筋下料表审核后,才可进行大批量的加工。

4.7.4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严格按设计要求使用。

当需代换时,要征得设计的同意,并履行手续。

4.7.5制成后的成品钢筋分类挂牌码放整齐,根据现场需要运至现场进行绑扎,钢筋运料采用运输车运至现场,人工抬入基坑。

为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运料随运随绑,减少占地面积。

4.7.6钢筋严禁与基础环搭接,钢筋穿过基础环孔洞时应用橡胶垫隔开。

4.7.7钢筋连接严禁采用焊接连接,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要求。

4.7.8直径大于20mm的直段钢筋采用机械连接,应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要求。

小于20mm的直段钢筋和环形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42d。

4.7.9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搭接范围内环形接头钢筋根数不超过全部根数的25%,直段钢筋不超过50%。

4.7.10在铺设钢筋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铺设钢筋,模板保护层不少于50mm,尽量避免泥土、锈皮、油漆、油及其他杂质的污染。

4.7.11钢筋接头:接头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搭接和套筒连接。

接头根据规范要求设置于受力较小的部位,并且相互错开,错开长度及搭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套筒连接必须先进行工艺检验。

现场检验套筒连接按照500个接头为一检验批,监理见证随机抽取接头后送试验室,合格后方可隐蔽。

4.7.12钢筋安装前首先要对垫层进行清理,保证垫层表面清洁干净。

4.7.13钢筋绑扎使用22号火烧丝绑扎,绑扎要全扣绑扎,绑扎顺序先下后上。

绑扎前,先根据施工图的钢筋间距划好线,再进行绑扎。

绑扎的钢筋要求横平、竖直,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绑扎不得有缺扣、松扣现象。

钢筋网片相邻扣要互相交错,防止顺偏。

4.7.14钢筋底保护层采用100mm厚80mm*80mm垫块,垫块间隔400~600mm绑垫在钢筋上。

垫块要提前预制保证其强度。

4.7.15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四级验收,并做好各级检验记录。

风机基础钢筋绑扎风机基础钢筋检查、验收4.8 基础模板工程4.8.1支模在钢筋绑扎完毕,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

4.8.2模板施工前,先根据施工图纸配模,本工程采用定形钢模,定形钢模图如下:单位:mm4.8.3模板安装时按垫层上所弹边线进行,下口压边线,将模板调成垂直后进行加固,加固必须牢固稳定可靠。

4.8.4基础模板使用定型钢模板,模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模板之间采用多个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4.8.5模板加固后必须有足够刚度、强度,严格检查验收。

4.8.6在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4.8.7模板缝用海棉胶条或包装胶带封堵严。

4.8.8在浇筑前1小时,气温大于5℃以上,对垫层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4.8.9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专人看护模板情况。

4.8.10在混凝土的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时,模板方可拆除。

4.8.11模板零件随拆随清理,不得随处乱扔。

拆下的模板、附件等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按规格码放整齐,最后对拆除现场清理一次,将散落的零件全部捡回,对损坏的模板及配件挑出,统一处理。

4.8.12拆模后对混凝土外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风机基础模板支设风机基础模板加固4.9防雷接地工程4.9.1根据设计图纸,本工程采用第一种接地施工方案,实际施工后测量接地电阻,如满足图纸要求,后继基础均采用第一种方案。

如不满足要求,则采用设计图纸中的第二种方案,第一种接地方案如下图:4.9.2接地扁钢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二倍,至少满焊三个棱边。

全部焊缝应平整无间断,无气泡、夹渣、咬边和未焊透等现象,并清除焊缝处焊渣,焊接部分应刷沥青防腐漆。

严禁沥青漆污染钢筋。

4.9.3接地干线立弯拐弯处均采用圆弧形工艺,既保证搭接面长度,又工艺美观。

直角立弯圆弧加工用地线弯制液压装置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