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式电梯安装改造工艺标准编撰:夏欢欢2020-09-10第一章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放设第一条、工艺流程搭设样板-测量井道、确定基准线-样板就位、挂基准线第二条、搭设样板架1、在井道顶板下面lm左右处用膨胀螺栓将角钢水平牢固地固定于井道壁上。
.2、若井道壁为砖墙,应在井道顶板下lm左右处沿水平方向剔洞,稳放样板木支架,并且端部固定。
3、样板支架方木端部应垫实找平,水平度误差不得大于3/1 000。
第三条、测量井道,确定标准线一、预放两根厅门口线测量井道。
一般两线间距为门净开度。
二、根据井道测量结果来确宅基线时,应注意的问题:1、井道内安装的部件对轿厢运行有无妨碍,如限速器钢绳选层器钢带、限位开关、中线盒、随线架等。
同时必须考虑到门上滑道及地坎等与井壁距离,对重与井壁距离,必须保正在轿厢及对重上下运行时其运动部分与井道内静止的部件及建筑结构净距离不得小于50mm。
2、确定轿厢轨道线位置时,要根据道架高度要求,考虑安装位置有无问题。
道架高度计算方法如下:H=L-A-B-C式中H一道架高(左):L——轿厢中心至墙面(左)距离:A——轿厢中心至安全钳内表面距离;B----安全钳与导轨面距离(3-4mm);C——导轨高度及垫片厚度之和。
3、对重轨道中心线确定时应考虑对重宽度(包括对重块、最突出部分),距墙壁及轿厢应有不小于50mm 的间隙小于30mm。
4、对于前后开门(贯通门)的电梯,井道深度≥厅门地坎宽度×2+厅门地坎与轿厢地坎间隙×2+轿厢深度,并应考虑井壁垂直情况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5、各层厅门地坎位置确定,应根据所放的厅门线测出每层牛腿与该线的距离,经过计划,应做到照顾多数,既要考虑小剔牛腿或墙面,又要做到离埔最远的地坎稳装后,门立柱与墙面的间隙小于30mm而定。
6、对于厅门建筑上装有大理石门套以及装饰墙的电梯,由于它们的施工在后,因而确定厅门基准线时.除按照上述5项进行考虑外,还要参阅建筑施工图,同时考虑利于门套及装饰墙面的施工。
7、对两台或多台并列电梯安装时应注意各电梯中心距与建筑图是否相符,应根据井道建筑情况,对所有厅门指示灯、按钮盒位置进行通盘考虑,使其高低一致,并与建筑物协调,保证美观。
8、对多台相对并列电梯确定基准线时,除上述应注意的事项外,还应根据建筑及门套施工尺寸考虑做到电梯侯梯厅两边宽度一致,两列电梯厅门口相对一致,以保证电梯门套施上或土建大理石门套施工的美观要求。
9、确定基准线时,还应复核机房的平面布置。
曳引机、工字钢、限速器、极限开关、选层器等电气设备的布局有无问题,维修是否方便,并进行必要的凋整。
第四条、样板就位,挂基准线一、样板加工制造。
样板的木条应四面刨光、平直,按图纸要求组装,并用胶粘牢,将样板就位。
基准垂线共计10根,其中:1、轿厢导轨基准线4根:2、对重导轨基准线4根:3、厅门地坎基准线2根(贯通门时4根)。
为了简化施工,挂基线也可以不采用整体样板,而采用在木方上直接钉木条法。
但所采用材料必须符合本章第一节要求。
二、无论采用样板法或直钉木条法,首先应按照第三条要求进行通盘考虑后,确定出梯井中心线、轿厢架中心线、对重中心线,进行确定出各基准线的放线点,划线时使用细铅笔,核对无误后,再复核各对角线尺寸是否相等,偏差不应大于0.3mm。
样板的水平度在全平面内不得大于3mm。
为了便于安装时观测,在样板架上需用文字注明轿厢中心线,层门和轿门中心线,层门和轿门口净宽,导轨中心线等名称。
二、在样板处,将钢丝一端:悬一较轻的物体,顺序缓缓放下至底坑。
垂线中间不能与脚手架或其他物体接触,并不能使钢丝有死结现象。
四、在放线点处,用锯条或电工刀、垂直锯或划一V 型小槽,使V型槽顶点为放线点,将线放入,以防基准线移位造成误差,井在放线处注明此线名称,把尾线在固定铁钉上绑牢。
五、线放到底坑后,用线坠替换放线时悬挂的物体,任其自然垂直静止。
如行程较高或有风线坠不易静止,可在底坑放一水桶,将线坠置于水内,增加其摆阻力,使线坠尽快静止。
六、在底坑上800~1000mm处用木方支撑固定下样板.待基准线静止后用u形卡钉将线固定于样板木上,然后再检查样板上各放线点的固定点的各部尺寸、对角线等尺寸有无偏差,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第五条、机房放线一、井道样板完成后,还要进行机房放线工作,校核确定机房各预留孔洞的准确位置,为曳引机、限速器和钢带轮等设备定位安装做好准备。
二、用线坠通过机房预留孔洞,将样板上的轿厢导轨轴线、轨距中心线(门中线)等引到机房地面上来。
三、根据图纸尺寸要求的导轨轴线、轨距中线、两垂直交义十字线为基础,弹划出各绳孔的准确位置。
四、根据弹划线的准确位置,修正各预留孔,并可确定承重钢梁及曳引机的位置,为机房的全面安装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章导轨支架和导轨安装第一条、工艺流程确定导轨支架位一安装导轨支架一安装导轨一调整导轨第二条、缺点导轨支架的安装位置一、没有导轨支架预埋铁的电梯井壁,要按照图纸要求的导轨支架间距尺寸及安装导轨支架的垂线来确定导轨支架在井壁上的位置。
二、当图纸上没有明确规定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和最上一排导轨支架的位置时应按以下规定确定: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底坑地面上方1000mm的相应位置。
最上一排道架安装在井道顶板下面大于500mm的相应位置。
三、在确定导轨支架位置的同时,还要考虑导轨连接板(接道板)与导轨支架不能相碰。
错开的净距离不小于一30mm。
四、若图纸没有明确规定,则以最下层导轨支架为基点,往上每隔2000mm为一排导轨支架。
个别处(如遇到接道板)间距可适当放大,但不应大于2500mm。
五、导轨支架的置应满足每根导轨两个支架和两根轿厢导轨的接头不宜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要求,或按厂方图纸要求施工。
第三条、安装导轨支架根据每部电梯的设计要求及具体情况选用下述方法中的一种。
一、电梯井壁有预埋铁:.1、清除预埋铁表面混凝土。
2、按安装导轨支架垂线核查预埋铁位置,若其位置偏移,达不到安装要求,可在预埋铁上补焊钢板。
钢扳厚度§≥16mm,长度一般不超过300mm时,端部用不小于16的膨胀螺栓固定于井壁,回装钢板与原预埋铁搭接长度大小不小于50mm,要求三面满焊。
3、安装导轨支架:(1)安装导轨支架前,要复核由样板上放下的基准线(基准线距导轨支架平面l~3mm,两线间距一般为80--100mm,其中一条是以导轨中心为准的基准线,另一条是安装导轨支架辅助线。
(2)测出每个导轨支架距墙的实际高度,并按顺序编号进行加工。
(3)根据导轨支架中心线及其平面辅助线,确定导轨支架位置,进行找平、找正,然后进行焊接。
(4)整个导轨支架不平度应不大于5mm,为保证导轨支架与导轨接触面严实,支架端面垂直误差不小于1mm。
(5)导轨支架与预埋铁接触面应严密,焊接采取内外四周满焊,焊接高度不应小于5mm。
焊肉要饱满,且不能有夹渣、咬肉、气孔等。
二、用膨胀螺栓同定导轨支架:混凝土电梯井壁没有预埋铁的情况应使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导轨支架的方法(砖墙上不准用膨胀螺栓固定)。
使用的膨胀螺栓规格要符合电梯厂图纸要求。
若厂家没有要求,膨胀螺栓的规格不小于∮6mm。
l、打膨胀螺栓孔,位置要准确且要垂直于墙面,深度要适当。
一般以膨胀螺栓被固定护套外端面私墙壁表面相平为宜。
2、若墙面垂直误差较大,可局部剔修,使之和导轨支架接触面间隙不大于1mm,然后用薄垫片垫一垫。
3、导轨支架编号加工。
4、导轨支架就位,并找平找正,将膨胀螺栓紧固。
三、用删钉螺栓固定导轨支架:1、若电梯井壁较薄,其厚度小丁l 50mm且义没有预埋铁时,不宜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导轨支架,可采用井壁打透眼,用穿钉固定钢板(∮≥16mm)。
穿钉在井壁外侧要加100×100×12的垫铁,以增加强度,将导轨焊接在钢板上。
2、加工及安装导轨支架的方法和要求完全同有预埋铁的情况。
四、用混凝土灌注导轨支架:梯井壁是砖结构,一般采用剔导轨支架孔洞,用混凝土灌注导轨支架的方法,l、导轨支架孔洞应剔成内大外小,深度不小于130mm。
2、导轨支架编号加工,且入墙部分的端部要劈开燕尾。
3、用水冲洗空洞内壁,使尘渣被冲出,洞壁被洇湿。
4、灌注导轨支架用的混凝土用水泥、砂子,豆石按l:2:2的体积比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制成。
灌注导轨支架时要用此混凝土将空洞填实。
支架埋入墙内的深度不得小于120mm,且要找平找正。
5、对于导轨支架的水平误差要求同前。
6、导轨支架稳固后不能碰撞,常温下经过6-7天的养护,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安装。
7、对于空心砖、泡沫砖的墙,不允许埋设固定件。
五、可调试导轨支架:按导轨支架上的长孔进行前后左右的调节,使导轨支架向适当的位置移动,调整定位后把螺栓紧同,并将可调部位焊接两处,焊口长度应大于20mm,以防位移。
第四条、安装导一、从样板上放基准线至底坑(基准线距导轨端面中心2~3m),并进行固定。
二、底坑架设导轨槽基础座,必须找平垫实,其水平意误差不大于l/1000。
槽钢基础座位置确定后,用混凝土将其四周灌实抹平。
槽钢基础两端用来固定导轨的角钢架,先用导轨基准线找正后,再进行固定。
三、检查导轨的直线度应不大于116000,且单根导轨全长偏差不大于0.Tmm,不符要求的导轨可用导轨校正器校正或更换。
导轨端部的榫头、连接部位加工面的油污毛刺、尘渣等均应清除干净后,才能进行导轨连接,以保证安装精度的要求。
四、采用油润滑的导轨,需在立基础导轨前将其下端距地平40~60mm高加一硬质底座,或将导轨下端距地平40-60mm高的一段作面部分锯掉以留出接油盆的位置。
五、在梯井顶层楼板下挂一滑轮并固定牢固。
在顶层厅门口安装并固定一台0.5t的卷扬机。
六、每根符合要求的导轨应在榫头端装上连接板,吊装导轨时要采用U形卡或双钩勾住导轨连接板。
若导轨较轻且提升高度不大,可采用人力,使用≥∮16尼龙绳代替卷扬机吊装导轨。
七、若采用人力提升,须由下而上逐根立起。
若采用小型卷扬机提升,可将导轨提升到一定高度(能方便地连接导轨),连接另一根导轨。
采用多根导轨整体吊装就位的方法,要注意吊装用具的承载力,一般吊装总重不超过3k N(≈300kg),整条轨道可分几次吊装就位。
八、安装导轨时应注意,每节导轨的凸榫头上以便清除,保证导轨接头处的缝隙符合规范的要求。
九、导轨吊运时应扶正导轨,避免与脚手架碰撞。
导轨在逐根立起时就用连接板相互连接牢固,并用导轨压板将其与导轨略加压紧,待校正后再紧固。
第五条、调整导轨一、用钢板尺检查导轨端面与基准线的间距和中心距离,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导轨前后距离和中心距离,然后再用找道尺进行细找。
二、用找道尺检查、找正导轨。
l、扭曲调整:将找道尺端平,并使两指针尾部侧面和导轨侧工作面贴平、贴严,两端指针尖端指在同一水平线上,说明无扭曲现象,则用专用垫片调整导轨支架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垫片不允许超过3片)使之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