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渠道衬砌施工方案

渠道衬砌施工方案

昌江干渠I标渠道衬砌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大广坝水利水电工程位于海南省西部,昌江灌区系统位于昌江县,是大广坝灌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昌江县叉河镇、乌烈镇、昌化镇、海尾镇、南罗镇等镇的16.5 万亩土地的灌溉任务和叉河镇、棋子湾开发区等供水任务,灌区面积占大广坝整个灌区的16.3%。

我部负责承建的昌江干渠I标工程,自中干渠桩号6+303.6处分水,跨越昌化江,直至昌江灌区,桩号为昌干0+000〜昌干16+000,全长16km。

主要施工包括明渠工程和59 座建筑的施工,建筑物包括渡槽3 座、水闸7 座、隧洞1 座、桥23 座、排洪涵洞17 座、倒虹吸3 座、暗涵2 座。

明渠为渠道底宽2.5-3.5m 、渠深3-3.2m 、渠道口宽9.7-12.6m 的梯型断面结构。

本工程渠道衬砌采用梯形断面C15 现浇混凝土,渠道底宽3—2.5m 、渠道深3.2—3.0m, 衬砌厚度7cm ,明渠边坡衬砌混凝土量11025m 3。

渠道衬砌时采用跳仓浇筑法施工,仓号间3m 一段设横向伸缩缝,伸缩缝填注材料根据渠段特点选用,在渠底中心填高大于0.5m 的渠段,缝内填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以用沥青砂浆封口,其余渠段采用焦油塑料胶泥填缝,沥青砂浆封口。

渠段中碎石垫层、排水盲沟只设在挖深超过5m 段,具体桩号为2+395 —2+700 、4+980 —5+750 、9+360 —9+600. 渠道内坡5+051.405 —6+131.421 段为1 :1 ,其余段均为1:1.5,渠道5+856.429 —6+131.421 、6+131.421 —16+000 段渠顶宽度右侧2.0m ,左侧宽度为3.0m ,其余渠段渠顶宽度左侧2.0m ,右侧3.5m 。

若有征地宽度不足,导致施工中渠堤的坡度将可能有所变化,视实际开挖现场地形,渠道衬砌开挖前测量放线完成后由参建四方现场商定处理意见后执行。

二.编制依据1 、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昌江干渠招、投标文件(DGB2-SG-017 )。

2、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昌江干渠I标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3、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昌江干渠I标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5、《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

6、《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 。

7、《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 。

8、《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应用技术规范》(SL/T225—1998 )。

9、《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

10、《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7 。

11 、国家现行的有关质量标准、规程、规范等。

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3、《水工砼施工规范》DL/T5144 -2001三、工程地质和水文气象(1)输水干渠工程地质分区昌江干渠渠道线全长为38.356km ,通过的地貌单元有丘陵区和滨海平原区。

基本岩性为白垩系鹿母湾组砂岩、三叠纪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地表多处覆盖有第四系坡积、洪冲积的松散层,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石风化特征和渠道填筑方式进行划分为:I- 傍山山地丘,U—傍山丘陵区,川一滨海平原区; A —土层类,B —基岩类;1—挖方段, 2-半挖半填段,3-填方段。

傍山丘陵区分布于桩号0+000〜30+620之间,全长约30.620km。

分有傍山基岩挖方段(nB1 )、傍山基岩半挖半填段(U B2)和傍山基岩填方段(U B3)。

-可编辑修改 -滨海平原区分布于桩号30+620m ,全长约7.81km 。

主要以挖方和填方为主。

滨海平原区基岩(下伏有基岩)挖方段有(川B1): 30+640〜31+994 ;滨海平原区土质挖方段有(皿 A1): 31+994 〜33+111、33+111 〜35+714、36+628 〜37+879 ;滨海平原区土质填方段有(川A3): 37+879〜终点。

(2)渠道工程地质评价昌江干渠I标主要地质表现形式为丘陵区(桩号0+000〜16++000 )渠道开挖地段一般出露有坡残积土(含砾粉质粘土),为中等透水层,抗冲刷能力不强。

全风化花岗岩,为弱透水层,为中等压缩性土,建议不冲刷流速为1.0m/s ,抗冲刷能力不强。

全风化砂岩为为弱透水层,为中等压缩性土,建议不冲刷流速为1.0m/s ,抗冲刷能力不强。

中等风化花岗岩和砂岩为弱透水层,具有较强的抗冲刷能力。

建议渠道仍应采取护坡防渗措施。

勘察期间本区地下水一般低于渠底。

(3)水文气象简介海南岛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冬季受变性冷高压的影响,干燥少雨;夏季受热带高压脊和热带气旋影响,潮湿多雨。

灌区年平均降雨量2200 〜900mm ,自东向西递减。

年内分布极不均匀,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旱季为11 月〜次年4 月,降水量仅占年总量的11.4 %,湿季5〜10 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8.6%。

灌区多年平均雨日128d ,上游多于下游,月降水日数量最多19d ,最少4d。

灌区多年平均雨日97d,是全岛降水量最少的地区。

灌区年平均气温24〜24.5 C,多年平均湿度87 %,月平均最小值67%,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942mm 。

灌区内平均风速2.3〜2.4m/s ,内陆小于沿海,夏半年以偏南风为主,冬半年以偏北风为主。

实测最大风速:昌江站22m/s(1963 年9月),八所站40m/s ,八所站多年最大平均风速21.8m/s 。

四.主要施工工序及方法1.主要施工工序:测量放线一外边坡修坡一-渠身开挖一人工修坡一渠堤边坡衬砌―渠底衬砌一-跳下一仓浇筑2•主要施工方法:(1 )测量放线:在渠道开挖或回填到渠顶高程时,根据设计施工图纸的干渠渠道特性表给出的渠顶开口线、渠底宽度线和渠道轴线,洒上白灰;在渠道沿线做好高程控制桩的布设,便于施工过程中高程的控制。

与此同时,提前邀请建设四方针对现已征地范围开挖或回填放出的渠道开口、渠堤宽度线,现场商定渠堤的修坡坡度比及处理意见。

(2 )外坡修整:根据现场商定此段(不得少于一个单元)的修坡意见,利用反铲进行修坡。

挖方段,人工配合反铲进修整边坡,接近设计坡面时,按设计边坡预留0.2〜0.3m 厚保护层,放线设置3.0 X3.0m方格网,人工挂线削坡至设计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填方段,为了保证设计边坡处的碾压密实度,铺料过程中,外边坡每侧回填土方超出设计边线50cm左右,内边坡每侧回填土方超出设计边线100cm左右,然后使用人工辅助反铲进行边坡修整,局部不密实的地方采用反铲铲斗进行轻轻拍打后,人工立即进行补填,并按照坡比挂线进行修坡。

多余的土料用15t自卸汽车运到临近的填筑作业面。

(3 )渠身开挖:挖方段渠身开挖时,应根据测量人员给出的开挖边线,采用“先掏槽后修边”的方法开挖,开挖顺序见下图:渠顶高度线心中道渠道现有面I渠身开挖示意图开挖顺序:1-第一次开挖、口-第二次开挖开挖过程必须注意,1区开挖时,必须严格控制底部高程,严禁超挖,到达设计底高程时,预留10〜20cm厚的保护层;U区开挖时,边坡应预留不小于10cm厚的保护层,待人工修坡处理;填方段,内边坡每侧用反铲进行边坡修整挖除超过设计边线的80cm左右的土方并预留10〜20cm厚的保护层。

(4)渠道轴线:由测量人员按照设计给定渠道轴线参数,直线段每隔15m〜20m定一个轴线点,圆弧转弯段每隔3m〜6m定一个轴线点,施工技术员用水准仪准确测量底部高程,然后由现场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技术员给定渠底高程安放渠道衬砌的模板。

横向、纵向边模的铺设,依照图纸中的设计厚度铺设木模板,模板的固定可采取用砂袋压牢,两端用钢钎固定牢固,确保在混凝土施工中不发生移位和变形,或在边坡设置导向钢轨滑道,制作工具式卡具固定在坡面上。

(5)人工修坡:按照设计给定的内坡,每隔15m〜20m人工清理一个宽约20cm 标准面后,用三角尺进行检测,合格后挂上线绳,进行区间预留保护层和齿槽的人工清理,清理到位后洒上一遍水,立即使用平板振动器来回拖动进行基底夯实,在挖深大于5米的渠段,以设计图纸铺设渠道外排水系统,采用平板振动器将所铺设的级配碎石砂垫层进行压实,特别是设在渠中心线处的级配碎石暗沟应分层进行压实以防断板。

完成一个单元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基底验收。

(6)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混凝土拌和站的布置综合考虑渠道建筑物施工的需要分区布置,各区内的大中型建筑物混凝土料设置拌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集中拌和站也辐射其上、游的渠道衬砌混凝土供应。

渠道衬砌混凝土的拌制主要采用JC350 型移动式搅拌机现场拌制,砼料,与拌和站相距1km 范围的可采用1m3 或1.5m3 机动翻斗车沿渠堤道路运送,实际运输长度控制以混凝土不发生泌水、离析为宜,运输过程对后门缝口采取铺设塑料布等措施进行封闭,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漏浆,翻斗车上设置遮阳防雨设施。

相距拌和站较远的采用3m3 或6m3 的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过程中结合作业面铺设速度适当调用3m3 或6m3 的罐车,须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能完成浇筑。

(7)边坡衬砌:采用跳仓法进行施工,每隔3.0m 一跳仓。

施工前,在待浇筑的仓号洒上一层水,然后进行干硬性混凝土摊铺,同一浇筑块应连续浇筑,采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平板振捣器两端装上拉绳,二人配合顺渠坡方向慢上快下,上提时振捣器必须匀速上升,抺面压光:对振捣后的混凝土可采用直径1.2~1.5m 的手持式电动抺面机进行提桨收面,或人工用木抺子收面提浆,在高温及大风季节应注意对浇筑后的面层混凝土加强补水保湿,补水方式可以用高压洗车枪进行雾化保湿,做到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之前不因失水而硬化、开裂,完成收面后、终凝之前,人工用铁抺子对面层进行压光。

为保证渠道底板和边坡衬砌的表面平整度,或利用样架(在底板上利用两侧齿墙,边坡利用两侧型钢模板)来控制收浆抹面。

注意两仓号间接触部位一定得振捣密实,防止拆模时出现乱边,影响工程美观。

(8 )渠底衬砌:与边坡衬砌同步进行,边坡衬砌完成后,即刻进行渠底清基,人工修齿墙,修整完成后人工夯实处理,洒水湿润,摊铺C15 混凝土,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后,立刻进行原浆提面压光。

(9)混凝土的养护:对已完成浇筑的混凝土,除采取早期补水措施外,在完成收面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