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如何写得有文采

作文如何写得有文采

第四十四讲作文如何写得有文采古人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有文采的句子和语段,就像“玉”和“珠”,能使整篇文章熠熠生辉。

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说:“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语言的文采就是考试作文的空气。

在考试作文中,如果没有好的语言支撑,再好的主题也难以存在,再好的中心也难以表现,再好的情感也难以寄托,整篇文章难以升华。

如果要想让阅卷老师一看到这种语言,心中就感到暖洋洋的,心情舒畅起来,那么就必须使用有文采的语言。

怎样才能在考试作文中以富有文采的语言让阅卷老师为之陶醉呢?就要学会使用语言形象化的各种修辞手法,掌握使语言活泼化的变换句式的技巧,恰当地化用古诗词。

一、善用修辞善于恰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是一种使考试作文语言有文采的好方法。

修辞是考试作文的神水,如能将这些神水恰当地洒在考试作文上,就可点石成金,可使文章生动形象,能平添文章的色彩与气势。

(一)排比——闪现亮丽风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这种辞格叫做排比。

排比能构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语势得到加强,感情得到加深。

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充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1. 三国往事依旧,昔日覆辙岂能重蹈。

是谁让一代枭雄董卓含恨离世?是他那最信任的义子吕布;是谁偷换了曹太公墙上的那些金砖?是他最宠爱的小儿阿瞒;是谁捧着张飞的头奔向敌营?是他亲自挑选的副将。

往事蹉跎,不堪回首,在历史的天平上,他们都为亲密的感情所欺弄,所扼杀;在理性的尺度上,他们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无知。

例2. 请凝视长江,你会忘掉失落,拥有新鲜的血液;请凝视大海,你会忘掉酸楚,拥有宽广的胸怀;请凝视高山,你会忘掉悲伤,拥有高大的形象;请凝视远方,你会觉得所有的挫折和痛苦都不值一提,你就会拥有世界,拥有温暖的阳光。

例子3.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旖旎风景。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的奇丽风景。

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一片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渲染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例4 一钩弯月,割碎了多少人的希冀?一地鲜血,灼痛了多少人的双眸?一捧酸泪,迷醉了多少人的灵魂?又是一年秋深时,可怎料物是人已非?(二)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

对偶,从内容上看,凝炼集中,概括力强;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

因为对偶音韵上的抑扬顿挫,上下联的和谐应对,所以诵读时表现出音韵美,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感。

例1.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

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例2. 临高远眺,思潮如流,良辰美景,总看不够。

朝看晨鸟啼柳绿,夕看晚霞染山红;晴看日丽天高远,雨看船行水迷蒙;春看雏燕吻桃红,夏看荷风剪莲舟,秋看风凉月如钩,冬看雪白洁如玉。

(三)比喻___________绽放艺术花朵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叫做比喻。

运用比喻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

比喻用在叙事抒情的文段中,用来刻画人物或事物的形象,突出人物或事物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比喻用在议论性的文段中,用来说明事理,使事理深入浅出。

运用比喻,行文就有如行云流水,有如微风吹拂水面,波光粼粼,作文就有意蕴而不显得平淡。

例1. 如梦如烟的往事,洋溢着芬芳。

童年是一首馨香的乐曲,伴我快快乐乐地生活;少年是一首清纯的乐曲,随我无忧无虑地成长;青春是一首蓬勃的乐曲,让我自由自在地飞翔。

例2. 自信是贵如油的春雨,浇灌着理想那株饱经沧桑的芽儿;自信是直抵沧海的云帆,灌满了沉着与冷静的风;自信是黑夜里的星河,缀满了路途中的浩瀚天空。

例3. 理想是前进的航标,实干是扬帆的航船;没有航标,航船就会触礁沉没;有了航标,没有航船也达不到目的。

想盖大楼,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想要流长,必须有不竭的源泉;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必须有把理想变成实干的精神。

例4.也许我是唐时的一株柳,矗立在古风河畔;也许我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于清澈微波;也许我是明时的一股风,穿梭在修长的胡同;也许我是清时的小女子,终日在河边洗涤衣物……(四)引用写作时借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图的修辞手法就是引用。

灿若群星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名人名言充满了人生的感悟与哲理。

“文”有诗书气自华,引诗词、名言入文不仅可以使语言大放异彩,而且也会显示出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引用能使表达言简意赅,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增强表达效果。

引用可以充实内容,突出主题,锦上添花。

例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色彩,瑰丽、灿烂。

“千里莺啼绿眏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形象,清新、明丽。

“浅深春色几枝含,翠影红香半欲酣”,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是美好、馨香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还是自由、灵动的。

例2. 自信使鉴湖女侠秋瑾具有“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豪迈;自信使“忍”的斗士鲁迅具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执著;自信使一代伟人毛泽东具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

例3. 小楼之夜,推开小窗,遥望莽莽天穹下眨眼的繁星,如钩的新月;领略“天街夜色凉如水”的韵味,体味“月移花影上阑干”的意境,让人琢磨不透这天造地设的“绿叶婆娑”“香风弄影”。

偶有和风细雨,风摇翠竹,雨打芭蕉,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像羽片撩拨我的心弦。

例4.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

感慨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玄妙;感叹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愁;感伤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婉约。

顿然领悟,是他们用真心在旁观历史,当我徜徉在这些历史人物的身边,我也就有了可以品味历史常识的眼光。

—————《品味历史的常识》例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一种静谧和悠然;“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一种从容和豁达;“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一种曼妙和妖娆。

有静静悄悄的,也有轰轰烈烈的,有浓妆淡抹的,有诗情画意的,嫣然摇动,暗香漂上汉语言。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徜徉在语言的林荫中,随手撷一枝汉语的花,定会让馨香弥漫,了不起的中国话,总能让人那么牵挂。

————《暗香浮动汉语情》(五)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

运用对比来描写,事物的特征更突出;运用对比来抒情,感情更鲜明;运用对比来议论,是非更分明。

例1. 你不似灰蒙蒙的春雨,你缺少那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轻巧和缠绵;你不似疏疏朗朗的秋雨,你没有那种“雨打梧桐响清秋”的冷凄;你不似那霏霏连绵的梅雨,整日整日地滴答个不停,叫人感到窒息和气闷;你不似那令人心烦的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

把一切美好的景物全给遮没……你是独具个性啊,夏雨!哗哗哗……哗哗哗……“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像激雷炸塌了天河,瓢泼而下,滂沱而下,呼啸着,飞腾而下!夏雨——你这落拓不羁、振奋昂扬的雨啊!夏雨——你这开朗奔放、活泼豪爽的侠客啊!例2. 微笑造就成功,哭泣只会堕落。

微笑是什么呢?是千年老窖,开启时酒香万里;微笑是烈火,在燃烧时无限耀眼;微笑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

哭泣则与之有天壤之别,它不如美酒愈陈愈香,而是荔枝瞬间美艳;它是一颗孤独的心,加上了冰冷剑,本身的无助变成了退缩。

微笑迎来了春风,获得了甘泉,而哭泣只会错过星星,错过月亮,错过满园春光。

例3. 试想,从古至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刘邦的强兵壮马。

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

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上了亡国之途。

(六)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这种修辞手法叫拟人。

拟人便于表达爱憎感情,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增强人们对它的厌恶感,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1. 那桃花一树树,一片片,无边无垠,是花的天空,花的海洋。

白色的,是蓝天上飘浮的云彩,是草原上游动的羊群;粉色的,是怀春少女含羞的面颊,是初生婴儿绽开的笑靥;红色的,是闪烁跳跃的火焰,是朝阳映红的彩霞。

他们抢在绿叶之前挥出了头,你挤着我,我拥着你,嘻嘻哈哈,热热闹闹,争着向人们诉说春的故事,争着向人们展示春的风采。

例2. 当春天悄悄地来到人间,城市也换上新装,嫩绿的柳芽,嫩黄的迎春,释放出她们积蓄一冬的力量;诉说着她们对春的渴盼。

你看她伸展开腰身,招展起手臂,似乎笑着、喊着,向人们报告春的来临。

例3.漫步雨中,无需撑伞,因为那雨滴由头顶含羞吐蕊的洁白槐花上落下,仿佛夫子的谆谆教诲浸入心田。

而你也宛若走回古代,走回那鼓乐飘扬、书声琅琅的贡院,抚摸那历经悠悠岁月的石碑的刻痕,也许先祖的姓名恰在其中。

雨、槐花、古柏、石刻、孔子像、国子监,这或许是北京的符号。

隐藏其后的,正是脉脉书香。

岭南的风郁热,塞北的风凛冽,而北京的风,和煦而清爽。

风吹皱昆明湖的一池碧蓝秋水,风吹荡开卢沟桥畔的菲菲芦花,风吹响鼓楼檐角细小的铜铃。

于是,连风也带着温和的微笑。

-——————《水明山秀》(七)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首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

顶真,用来议事说理,周密谨严;用来状物叙事,条理清晰;用来抒情写意,格调清新。

例1. 越穷越不买书,越不买书越没文化,越没文化越不读书,越不读书越穷。

例2. 严志和一见了土地,土地上的河流,河流两岸阴湿的涯田,涯田上青枝绿叶的芦苇,心上就漾着喜气。

例3. 我们被大自然所震撼,震撼于山峰的雄奇、原野的广袤;我们被大自然所感动,感动于溪流的欢畅、海洋的深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