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资金管理工作总结暨下年工作计划资金管理工作总结暨下年工作计划第一部分 20××年工作总结20××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宏观调控从前两个季度的“防过热,防通胀”,到三季度的“保增长,控通胀”,再到四季度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
在全球经济失衡酿成的这场危机面前,经济转型、政策调整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困局的唯一机会和选择,同时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过去的一年中,局资金部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合理安排筹资结构与总量,着力推广中国中铁资金管理系统,深化内部融资管理,确保生产、经营需要,全局资金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资金集中利益共享机制的创新。
以子(分)公司为单位,以日均集中在局的资金量为基数,全额分配局资金部的账面效益。
这个机制在股份公司的二级工程局还是首创,得到了股份公司及国资委的高度肯定,并在国资委20××年第40期企业专刊上作为工作经验在其所属企业进行交流与介绍。
资金管理系统的推广工作在股份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
我局作为股份公司第一批试点单位自2007年10月18日正式试运行中国中铁资金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一年多来,系统推广工作在全局稳步推进,系统运行架构覆盖全局,各项基础工作逐步完善,资金集中管理的理念在全局上下深入人心。
资金集中规模和资金集中度大幅提高。
系统推广成效彰显:资金集中规模大幅提高,20××年末吸收局成员单位存款32亿元,较2007年末15亿元,净增17亿元,增长了113%;全局资金集中度大幅提高,20××年末达到76%,较2007年末49.2%,提高了26.8%。
本部货币资金存量有效压缩,外部筹资规模得到有效降低。
货币资金存款规模大幅度压缩:20××年末局资金部货币资金存款余额7.23亿元, 较年初11.18亿元,压缩3.95亿元,压缩了35 %;全局外部筹资规模大幅度降低,20××年末8.5亿元,年初17.42亿元,减少了8.92亿元, 降低了51%。
是股份公司外部借款较少的单位之一。
内部融资管理进一步加强。
有效压缩了内部周转性融资规模,进一步完善了专项融资的管理制度,细化了局对各类专项融资的管理。
截止20××年末,全年累计收回各类融资共计18.44亿元,有效规避了局资金运行风险。
外汇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并取得初步成效。
20××年局全面清理了所属单位的外币账户,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结、用汇制度,规范了外币存款账户的管理,从而有利于降低汇率风险和法律风险。
20××年共办理外币结汇1.9138亿美元,由于结汇及时,仅安哥拉项目结汇就为企业减少汇兑损失4788万元,提升了局海外项目收益水平。
金融资源储备充足,筹资方式有所拓宽。
20××年与我局签订合作协议的银行由11家增至14家,共取得银行综合授信212.24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较2007年171.94亿元增加40.3亿元,增长了23.4%;银行综合授信结构和品种更趋合理,为我局生产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储备了充足的金融资源。
20××年,局筹集资金不再局限于从商业银行取得流动资金借款的传统形式,而是通过票据筹资、银行账户透支融资等多种方式筹资,同时还在积极推进企业中期票据及淮南山南新城收储土地抵押担保贷款等其他筹资方式。
优质、高效办理银行信用业务。
20××年共为局成员单位办理各种银行函证614份,总金额达102.89亿元;银行承兑汇票386笔,总金额4亿元;设备融资业务36笔,总金额2.03亿元。
全局资金运作净收益显著提高。
20××年通过科学合理运作资金,集中资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全年局资金部实现账面净收益12,314万元(不包括上半年给局属单位已分配的资金收益641万元和存量资金理财收益478万元),较上年5,152万元,增加7,162万元,增长了139%。
20××年通过全局上下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园满地完成了局年初确定的各项资金管理目标,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全力推进中国中铁资金管理系统,提高资金管理水平20××年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作为全局财务管理两大重点之一,以“中国中铁资金管理系统”为技术保证,以子(分)公司共享资金集中收益为激励手段,在股份公司关心、局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及局全体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局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为资金集中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资金集中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股份公司、各银行总行及开户行、开户单位等方方面面,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保证。
为了确保全局资金集中管理工作推进,局先后出台了《中铁四局集团银行账户管理办法》、《中铁四局集团资金管理系统电子钥匙管理办法》、《中铁四局集团集中资金收益分配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下发了局《关于做好试点和推广使用资金管理系统软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局资金集中管理工作推进中各阶段工作计划。
局绝大多数单位行动积极,严格按照文件精神,认真做好电子钥匙授权、银行账户清理、内部账户开立、外部银行账户授权等各项工作。
20××年局资金部共办理新增内部结算账户634个,受理配发电子钥匙2003把,对“中、农、工、建、交、民生”六大银行的511个银行账户进行了授权,成功开通了系统内的银行账户460个,办理了1495个系统操作人员的业务授权和变更,录入了1019个内外部账户管理资料,规范了资金管理系统推广的操作流程,为顺利推广该系统奠定了基础。
2.广泛开展资金管理系统的宣传及培训工作,为系统的顺利推广提供了技术保证。
为营造资金集中管理的良好氛围,在《铁道建设》报和局电视台进行了宣传、报道,广泛宣传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全局上下对资金集中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局还专门成立了培训小组,先后在合肥举办了6期培训班,同时在局子(分)公司及直属工程指挥部现场举办了多期培训班,直接参加培训人员达860人以上,培训覆盖面达到全局财务人员的半数以上。
通过培训,使参加学习的财务人员掌握了系统运行的操作方法,为系统的顺利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还起到了宣传和发动作用。
在软件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与股份公司资本运营部及软件开发商联系与沟通,做到处理问题不隔日,确保了全局资金管理系统运行通畅。
3. 建立资金集中的利益共享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局资金的集中。
为提高局成员单位资金集中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月局下发了《中铁四局集团集中资金收益分配办法》,以子(分)公司为单位,按日均集中在局的资金量为基数,将局资金部集中资金实现的净收益,全额分配给资金集中的单位,有力地促进了全局资金的进一步集中。
为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全局资金集中管理工作,10月份在合肥举办了专门的资金集中工作总结会及推进会,对二公司、六公司、八公司、物资公司、电气化公司、建筑公司、钢结构公司、安哥拉项目部、武广ⅱ标经理部、甬台温经理部、海南东环经理部、张集经理部、宜万经理部等单位在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进行了表彰。
六公司、武广ⅱ标经理部、海南东环经理部等单位在会上还专门介绍了他们的经验与做法。
4.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与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是我局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取得可喜成绩的关键。
资金集中是股份公司08年“三大集中”工作之一,也是我局08年财务管理工作两大重点之一。
作为股份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第一个试点单位,我局的系统推广工作得到了股份公司资本运营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对我局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20××年已为我局办理电子钥匙2003把,全局财务人员基本人手一把电子钥匙,已经完成外部银行账户授权511个。
局主要领导和总会计师极为重视全局资金集中管理工作,逢会必讲,带头宣传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
绝大多数子(分)公司和各工程指挥部领导都能积极落实局要求,对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位,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篇二:2011年上半年保险公司财务资金管理工作总结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上半年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和新《工伤保险条例》,按照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努力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加强基金安全管理,切实提高保障水平,促进工伤保险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全国工伤保险重点联系城市”的作用。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6月,全市新增参保人数2.71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52.1%,其中,市本级新增参保人数784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2%;征缴工伤保险基金3829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85.09%,其中,市本级征缴基金1225万元,占全年任务的81%;支出工伤保险基金2997万元,基金滚存结余2953万元。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征缴扩面工作稳步推进今年来,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强化征缴扩面工作。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
4月份,全市工伤保险工作会议下达了工伤保险征缴扩面目标,明确全年新增扩面人数达到5.2万人,基金征缴4500万,并将任务细分到各县市区。
二是突出扩面重点,加强农民工参保扩面工作。
目前,全市农民工参保人数达125587人,为巩固农民工参保扩面成果,对已经参保的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建筑施工企业、矿山企业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农民工免费发放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小卡片,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
同时对未参保的高风险企业农民工人员进行专项扩面行动。
会同安监部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矿山企业、烟花爆竹企业开展专项扩面行动。
并与安监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督促非煤矿山企业、烟花爆竹等企业按规定为农民工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三是继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进机关公务员参保。
今年5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通知》,机关工伤保险制度7月1日全面启动,全市市直及市以下所有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全体在编在职工作人员都要参加工伤保险,切实解决我市机关工作人员工伤待遇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社会保障体系。
四是根据不同企业性质,采取多样化缴费方式,为参保单位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参保服务。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对建筑企业等高危行业参保缴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