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章PPT课件
世界经济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章PPT课件
15
❖ 2、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的不同进行分 类:
❖ A、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 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 3、按劳动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间的经济水平不同 进行分类:
❖
垂直型
水平型
混合型
16
按照劳动本身的特点
社会生产各大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
社会生产大部门内部的各个小部门 和行业之间的国际分工
❖ 世界市场:
社会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
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
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
果,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
基础和先决条件。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国际分工
❖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 家界限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国际 分工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 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9
❖ 4、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时期(二战以后,第 三次科技革命)
❖ 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特点: ❖ A、B、C、D、E、F、G、
10
❖ (三)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
❖ 1、自然条件
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 2、社会生产力 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 ❖ A、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 B、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 C、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
6
❖ (二)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阶段
❖ 国际分工经过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发展的四 个阶段。
❖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萌芽阶段到16、17世纪)
❖ A、 B、 C、 ❖ 2、国际分工的形成时期(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
纪60年代)
7
❖ 在这一阶段,由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 完成产业革命, 建立了在机器工业, 促进剂 了国际分工的形成。
由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 和工艺专业化而形成的国际分工
17
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 之间媒介的不同
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18
按照参与国际分工国家之间 的社会经济水平不同
“水平型”国际分工
“垂直型”国际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
19
❖ (六)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 1、国际分工的基础日益技术化 ❖ 2、国际分工的内容日益细化
第一节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形成 第三节 20世纪上半期世界经济的动荡 第四节 战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 第五节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4
第一节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 国际分工:
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 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 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 首先,大机器工业的建立, 为国际分工的形 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 A、 B、 C、D、 ❖ 其次,这一时期的分工格局基本是以英国为
中心形成的。
8
❖ 3、国际分工的发展时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 这一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
要的经济特征之一。 ❖ 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形式表现为: ❖ A、 B、 ❖ 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特点: ❖ A、 B、 C、
❖ (四)国际分工的作用 ❖ 1、国际分工带来了社会劳动的节约。 ❖ 2、国际分工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3、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 关于第3点我们或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分 析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3
❖ A、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发展速度。 ❖ B、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 C、国际分工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 D、国际分工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 E、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利益 ❖ F、国际分工与对贸易依存度
14
❖ (五)国际分工的形式:
❖ 1、按劳动本身的特点进行分类: ❖ A、社会生产各大部门(如: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之间的
分工; ❖ B、社会生产各大部门内部(如工业内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
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之间的分工)的分工 ❖ C、由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而
形成的分工。(即不同配件、部件、和零件;不同工序的分工)
❖ 本章的框架结构由五部分组成:国际分工和世 界市场,世界经济的形成,20世纪上半期世界 经济的动荡,战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世界经 济格局的变化。本章为后面其他章节提供了平 台和基础。
❖ 学习本章需要了解地理大发现、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的兴衰史等背景知识。
2
学习重点和难点
❖ 本章的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内涵、成因 和表现,因为战后世界经济新发展的最为突出 的表现或者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
❖ 难点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就是说导致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兴盛或衰落的根源是什么?20 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 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各种 不同的观点(参见本章主要阅读书目3、4、5)。 对于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我国借鉴经 验、吸取教训。
3
第一章 世界经济的形成、 发展和格局的变化
用。 ❖ 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
11
❖ 3、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 这包括人口、市场大小、劳动规模和社会经济结构 的差异等。
❖ 4、资本输出与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 的重要条件。
❖ 5、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 6、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
与发展。
12
由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形 成的国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层次。 3、国际分工的媒介形式日益多样化
20
首先,国际商品交换作为传统的国际分工媒介仍 然存在,并得到较大发展。
其次,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 媒介形式之一。
再次,地区性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过的政策协调, 也对国际分工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媒介作用 4、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益强化 5、国际分工格局不断变化
第一章 世界经济的形成、 发展和格局的变化
学习提示 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1
学习提示
❖ 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本章对这门课程的研 究对象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在本书中起到总 括的作用。
❖ 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对世界经济的形成过 程、发展脉络及变化趋势特别是战后世界经济 的新发展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