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品德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思想品德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思想品德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四字”解题法──“读、找、联、结”。

“读”即认真读题,在读中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的内容,以及所提出的问题;“找”即在读的基础上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联”即在找的基础上将题中关键词与课本知识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等进行联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结”即对前面分析、联系所得到的知识点和认识进行总结,组织好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解题思路】解题可分四个步骤:①审题干(细心读题,包括背景材料、文字、图表或漫画等);②审设问(问什么);③审题肢(仔细思考每个备选答案);④选择正确答案(选什么)。

根据设问,从备选答案中(题肢)选择一个与题干有关的最佳答案。

当你不能肯定答案时,可采取这样的对策:先划去肯定错的选支,再将余下的选项互相比较,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一个。

【解题方法】1、识记法:这种方法针对于时政题,一般都是填空的形式。

这种题型只有用记忆的方法来解决。

2、排谬法:当“设问”要求正向选择时,排除错误的选项。

3、排异法: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有些单选题的备选答案没有错误的观点,但部分选项与题干无关)。

4、排正法:当“设问”要求是反向时,正向的不选。

5、最佳选项法:当几个题肢都符合题干时,选与题干最密切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解题思路】解题可分四个步骤:①审题——阅读材料、阅读问题、提炼信息、揣摩意图、把握观点、了解要求;②切题——联系知识、选择内容、建构思路;③答题——描述知识、事理结合、导出观点;④反思——结论必然、要点完整、看分答题。

审读题干的目的在于准确理解题意,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一步,题意未审读,匆匆答题,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因此必须仔细阅读题干,并了解关键词。

构思、理解关键词后,在纸上记下最初的各种想法,然后再看看问题中的关键词,从众多设想中挑出与题意最贴近的设想加以组织,列出明晰的提纲。

好的提纲可保证不会离题。

组织答案要注意开门见山触及主旨,抓住要点阐述,要使用题干中的词句概括要点,使思路连贯。

【解题方法】做材料题还要注意使用术语,而不能使用口语或文学化的语言。

端正清楚的字迹,排列整齐的行距,和天马行空的潦草字相比,肯定会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一)漫画题漫画题是运用漫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揭示漫画寓意、分析漫画现象,要求学生归纳现象、谈自己的感受、分析原因、或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题型。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清漫画标题。

漫画标题往往具有揭示漫画寓意的作用,或正面宣扬,或反面讽刺,看懂漫画标题是解读漫画题的第一步。

第二步:读懂漫画含义。

全面分析漫画画面的各种信息,包括人物各方、画面语言文字等,要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

第三步:审清题目设问要求。

漫画题的设问是解题的要求,设问的要求基本上有问现象、问原因(意义)、问方法。

第四步:回归教材,组织答案。

联系教材,看此题与教材的哪些知识点相连接,然后从多角度来归纳此题的答案。

【例题】(2011安徽省中考真题,第13题,8分)【憧憬未来给力幸福】观察右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A、B处填上你的幸福期盼。

(4分)A:__________ _____。

B: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2)请简要谈谈怎样才能实现你上题中所写的两个幸福期盼。

(4分)A:_____________ _______。

B、_____________ _______。

【题例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考核的目标是要求学生会“正确描述幸福生活的特点”,懂得如何“构建幸福生活”。

解读本题的步骤是:第一步看清漫画标题。

本漫画的标题是“幸福期盼”,我们首先应该想到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联系。

第二步读懂画面信息。

“幸福树”上已经用简洁语言描述了四个“期盼”,剩下两个要求我们描述。

第三步看清设问要求。

本题有两个设问,一是描述“你的幸福期盼”,一是“简要谈谈实现幸福期盼的方法”。

本题的设问要求是简答,两问之间从现象理解到方法探究。

第四步回归教材组织答案。

对于第一问,漫画画面上已经描述了“环境、精神、安全、希望”四个方面,剩余的两个我们可以从“教育、饮食、资源、治安、居住”等方面人选其二;对于第二问,我们要回归教材对应已选的答案,简单地回答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答案】(1)家庭和睦、生活富裕、教育公平、食品安全等。

(2)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投入,实现优秀师资向薄弱地区倾斜等。

生活富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善分配体制改革。

(二)情境类题型【解题思路】情境类试题一般是选取社会生活或学生生活的一个片段,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做出相应的行为、态度或判断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选择”的答案应该涉及情境的各个角度,合情、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理由一定要用教材中的语言,具有概括性、全面性。

【例题】学校请学者到校给同学们做讲座,听报告时,你的手机突然响了。

(1)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会关掉手机,或到外面接听手机。

理由:公民应该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公民应该正确行使权利和义务。

(三)图表题图表题往往和材料题结合在一起,用直观的形式(扇形图、柱状图、统计表等)来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明理践行。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清图表标题。

图表题一般都有一个题目,有些在图表上方,有些在图表下方。

标题的作用是界定图表的内涵,看清图表的标题让我们一下子锁定了思考的方向和范围。

第二步:看懂图表上的各个信息。

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图表题,不光是单一的数据,可能还有柱状图、曲线图等,我们要全面分析各种图表形式的信息,学会综合分析归纳。

第三步:看清题目的设问。

图表题一般考核学生的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形式基本上是“是什么,为什么(意义)和怎么样”。

第四步:回归教材,组织答案。

根据题目的设问,结合图表分析得到的信息,链接教材的知识点,组织正确答案。

【例题】(2011年安徽真题,第16题,14分)2010年安徽省及有关地市的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注:表中数据来源于安徽省及有关市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上表反映出我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4分)为了安徽的明天更美好,我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支持皖北地区加快芡展;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促进皖南皖西地区加快发展。

(2)请问:我省上述规划表明了什么?(6分)要实现我省“十二五”规划,离不开人才资源。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我省常住人口达5950、1万人,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之一。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省应怎样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强省的转变。

(4分)【题例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初级阶段国情、科学发展观等”,考核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省情,懂得如何促进安徽的发展。

解读本题的第一步是看清图表标题:《2010年安徽省及有关地市的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第二步是读懂图表的信息,图表中介绍了全省以及三个地市的生产总值、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各自的增长率。

我们要看清横列、纵列的各项数据及相互间的差异。

第三步是看清题目的设问,本题有三个问,前两个考核的层次是一样的,都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运用”层次的问题。

第四步是回归教材,选用教材中正确的观点来组织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1)成就: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

(2分)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

(2分) (2)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答出三点即可,6分) (3)提示:考生可从政府、社会、个人等角度回答。

(答出两方面即可,4分)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落实科教兴皖、人才强省的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到家乡建设的大潮中去,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的能力,为家乡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等。

(四)说明类题型说明类题目一般给出一段材料(或图表、漫画等),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进行现象或道理的归纳。

如果材料所给的是描述性的语句,没有进行归纳,一般要求我们对现象进行归纳;如果材料所给的是归纳性的表述,一般要求我们对道理进行归纳。

【解题思路】说明题通常用“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进行设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概括能力。

这类试题的实质是问材料“是什么”。

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运用所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归纳概括,得出正确、完整的答案。

【例题】“醉驾入刑”处罚新规定开始实施以来,交警部门严查酒驾,很多驾车人养成了“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好习惯,代驾(请人代为驾驶)服务行业在不少城市开始悄然现身并迅速发展。

某日,张先生在酒店招待客户后请了代驾,回家途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

事后,作为消费者的张先生与代驾公司协商赔偿事宜,至今未果。

(1)请用“珍爱和尊重生命”的相关知识,概括张先生“酒后请代驾”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2)请指出材料叙说的交通事故可能会使张先生的哪些权利受到侵害。

(3)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张先生在与代驾公司协商无果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哪些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题例解析】该题以一则案例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人身权利、消费者权利的理解和认识情况。

本题第(1)问属于说明类分析说明题,解答该问的关键在于抓住“酒后请代驾”这一关键词,然后从“珍爱和尊重生命”的角度去组织答案:张先生“酒后请代驾”说明他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参考答案】(1)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2)安全权(或生命健康权),合法财产所有权。

(3)①请消费者协会调解。

②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③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列举类题型列举类题型基本有两种形式,一是根据材料和设问的提示,列举与材料有关的内容;一是根据材料本身来提炼信息,根据设问要求,用教材语言来准确表达。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题目中的材料,提炼关键信息。

第二步:看清设问,锁定列举的范围。

第三步:注意表达的完整性,用比较完整的意思表达列举的内容。

【例题】安徽省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安徽旅游、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提出了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可以说创新是我省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