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游戏水果蹲教案

小班游戏水果蹲教案

小班游戏水果蹲教案【篇一:一(2)班水果蹲活动方案(10月)】一(2)班水果蹲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1、热身、活跃气氛,锻炼孩子反应能力和团结能力。

2、水果蹲是一项体能和心理素质拓展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建立起彼此间的友谊与信赖。

二、活动时间10月28日下午放学开始三、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四、参加对象一(2)班全体同学与学生家长五、活动过程1、主持人讲话2、活动程序(奖励前3名)(1)、选取6-10名同学,站成一排;(2)、给每位同学分发一个印有水果图像的贴纸或帽子;(3)、请游戏参与同学熟悉自己及他人的代号(10秒时间)然后将印有代号的贴纸贴在胸前;(或帽子戴头上)(4)、每组分别命名为各种水果的名称(苹果、香蕉、橘子、西瓜、菠萝、樱桃、芒果)先由第一组蹲,例如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香蕉蹲,此时代表香蕉队就要根据节奏蹲下起立,蹲下起立,同时嘴里要说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菠萝蹲......,以此类推。

(5)、尊错(被喊到代号却没有及时反映的组、没有被喊到代号却蹲的组、喊已经淘汰的代号的组、或丢还代号的组)或反映迟钝的组立即淘汰,最后一组为获胜组。

(6)、要求:每位游戏参与者的口令洪亮、动作到位、反映灵敏,否则视为失败,予以“淘汰”。

(7)、发放小礼品,全体合影。

六、班主任讲话小班音乐教学活动设计———苹果歌1一.师生围坐在“大苹果树”前开心交谈(2分钟)1.这是一颗什么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树上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一起看看树上的苹果多吗?师:树上许多红苹果。

3.红苹果真好吃,怎么让它来到我的篮子里?(师:教师有意识地根据歌词提问。

幼: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背景图了解部分歌词。

)师:一个一个摘下来。

二.学唱歌曲(10分钟)1.倾听教师和着旋律念歌词,引出并学说“多吃苹果身体好”。

2.教师哼唱前面旋律,念出后半歌词“一个一个摘下来”,“多吃苹果身体好”。

3.教师完整示范唱4.完整念歌词5.幼儿听音乐,熟悉歌词和旋律,师幼合作随音乐念歌词。

(师:引导幼儿倾听、理解歌词。

幼:在音乐声中倾听歌词、感受旋律,在和老师的合作中提高对歌词的记忆。

)6.教师幼儿尝试随音乐演唱学习用美妙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来演唱。

(“用甜甜的声音能让苹果变得甜甜的”引导幼儿用连贯自然的声音演唱。

)(师: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幼儿乐意学唱、有表情地演唱。

幼: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乐意学习用连贯自然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创设“歌唱能令苹果变得大大的”语言情境,激励幼儿乐意歌唱。

)1幼儿园建购式课程《教师用书小班》P108三.替换歌词,仿编歌曲(4分钟)1.出示背景图二(桔子树),引导幼儿观察。

2.集体讨论:怎么唱可以让桔子也变得大大的、甜甜的。

3.师生一起有表情地给桔子树献歌。

4.思考:果园里可能还会有谁需要我们的歌声帮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水果的颜色,尝试替换歌词来演唱歌曲。

幼:结合生活经验学习仿编歌曲。

)四.运水果(2分钟)1.搬水果。

(师:引导幼儿拉个圆圈,把装水果的大筐抬到“车”上去。

幼:初步感受音乐在不同音区的有趣特色,提高倾听积极性。

)2.送水果。

(师:以开火车送水果的形式带领幼儿巩固仿编成果。

幼:在游戏中继续保持对歌曲的兴趣。

)活动延伸:让幼儿把自己仿编的苹果歌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继续体验仿编歌曲的乐趣。

活动建议:班级里布置主题墙“好吃的水果”,教师有意识地和一些幼儿进行合作仿编,引导更多的幼儿喜欢主动仿编。

平时和水果接触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和幼儿一起合作演唱,提高幼儿的迁移能力。

附歌曲:1=c 4/4 5 53 65 53 |1 35 3 2 21 |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5 53 65 53 |1 35 3 2 21 ||我们喜欢吃苹果,多吃苹果身体好。

苹果歌游戏游戏:水果蹲目标:1.学习游戏的玩法,记住自己扮演的水果角色.2.能遵守游戏的规则,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水果图片活动过程:一、出示水果图片,认识各种水果二、扮演水果,学习游戏玩法1.佩戴水果头饰,知道自己扮演的是什么水果。

2. 学念儿歌玩游戏: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香蕉蹲。

3. 扮演的小朋友要边做蹲的动作边念儿歌。

4. 幼儿按念到的儿歌有顺序的按口令做相应的动作三、水果宝宝累了,回家休息1.跟音乐放松运动,伸伸手臂,抖抖退,结束游戏角色游戏活动目标:1.尝试自愿选择角色,学习角色间的互动。

2.坚持在自己选择的角色区游戏,不随意串区。

3.游戏结束自觉整理玩具。

活动准备:各活动区的操作材料。

(此次重点放在娃娃家,各班根据自己班的角色区设立情况开展)活动过程:一、交代各活动区的要求。

(5分钟)1.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不拿着自己区域的游戏材料随意走动。

3.重点说明娃娃家的玩法。

二、幼儿游戏。

(20分钟)1.教师引导同一个区角的幼儿互相交流,各个角色区的角色之间可以互相走动(如去做客、去医院看病、去小餐厅吃饭、去小商店卖水果)。

2.重点指导娃娃家:提醒娃娃家爸爸妈妈用制作水果拼盘招待客人。

3.提醒幼儿不要随意串区。

4.整理游戏材料。

三、讲评。

(5分钟)1.对娃娃家的幼儿重点讲评。

2.对有初步合作意识的幼儿表扬,鼓励幼儿向他们学习。

玩具分享:目标:能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并能跟同伴分享;培养分享意识。

过程:1.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并介绍玩法。

2.幼儿游戏,引导积极主动分享,并能保管好别人的玩具。

音乐游戏:水果在哪里活动目标:能根据自己所拿水果卡片接唱歌曲。

活动准备:准备常见水果的卡片,幼儿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大拇指,你在哪里》二、游戏:水果在哪里1. 将水果名称替换《大拇指,你在哪里》歌词,集体演唱歌曲两边。

2.教师唱歌曲的前四小节,拿着相应水果的幼儿边接唱后四小节,边高举卡片,师生共同检查所举卡片是否正确。

3.幼儿互换水果卡片继续游戏。

【篇三:幼儿园小班游戏】小班游戏游戏《棒棒糖集合》目标:学习按照老师的指令做动作。

玩法:幼儿是一颗棒棒糖,按教师的口令互相拥抱或手拉手围成圆圈。

如:“三颗棒棒糖集合”、“两颗棒棒糖集合”、“大家变成超级棒棒糖”等。

数学游戏《好朋友饼干》目的: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

玩法:幼儿戴上用纸板制成的各种形状、颜色的饼干胸饰,随欢快的音乐节奏绕圆圈走,音乐停止后迅速找到与自己戴的图形饼干一模一样的同伴,抱在一起。

体育游戏《开心跳跳糖》目的:尝试各种跳法,能根据信号做动作。

玩法:发给幼儿不同的颜色胸饰,引导幼儿按颜色分类跳或根据情节变化跳,以增强幼儿兴趣,并适当控制活动量。

如“红色的糖跳跳跳”、“绿色和黄色糖一起跳”、“两颗糖跳在一起粘住了”等等。

游戏《小乌龟赛跑》目标:发展跑的能力。

玩法:幼儿戴上小乌龟头饰,背上帮上一个软垫子或塑料筐。

在铺地或地板的地面上。

练习双手、双脚着地爬游戏《蛇行走》玩法:把椅子或大积木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排成直行,引导幼儿愉快地在椅子或积木间呈S形行走或慢跑,不要碰倒椅子或积木。

可组织两组幼儿竞赛。

游戏《小鸡找虫吃》方法:游戏开始,老师带小朋友边说儿歌,边向草地慢慢走去。

说完儿歌后,他们来到场地中央。

然后老师蹲下说:“叽叽叽”,并用手做模仿小鸡找虫吃的样子,小朋友们学着老师的动作。

接着,老师又站起来换一个地方,小朋友也跟着去。

这样反复几次。

最后老师说:“天黑了,小鸡快回家吧!”小朋友随老师回家。

游戏《点五官》目标:巩固五官在脸部的位置。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交替游戏,一个幼儿讲五官的名称,一个幼儿快速在自己脸上点出五官的位置;点错或动作慢,则互相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玩报纸》目的:尝试各种玩报纸的方法,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玩法:1、拿一张旧报纸,尝试各种玩法。

2、学习将报纸铺在地上,双脚并拢从报纸上跳过去。

3、将报纸揉成团向上,向前扔。

游戏《转转停》目的: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学习听节奏转圈。

玩法:在户外空旷的场地进行,幼儿双手侧平举按小铃敲击的节奏自转,等教师喊停时就立即停下,看谁站得稳,避免互相碰撞。

游戏《水果蹲》目的:幼儿学习按口令做动作。

玩法: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水果头饰,扮演各种水果,此游戏适合小组活动。

教师念儿歌,如“苹果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梨子蹲”,幼儿可按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游戏《奇妙的箱子》目标:发展触摸觉,培养感知能力。

玩法:一个纸箱子,里面放玩具若干。

请一名幼儿伸手摸摸箱子里面的东西,并告诉大家,自己摸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说完,拿出箱子里摸到的东西给大家看。

说对了,换箱子里的东西,请另一名幼儿摸,说错了,可以再猜一次。

游戏《变脸》目的:丰富幼儿表情及情感体验。

玩法:幼儿用小手捂住脸,教师说:变变变,变出笑脸瞧一瞧!幼儿做出相应的表情。

也可请幼儿来发出口令:变变变,变出生气的样子瞧一瞧。

可变换多种表情进行游戏如:委屈、气愤、微笑、大笑等??游戏《捏拢放开》目的:通过玩手指游戏锻炼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玩法:幼儿边说边用手指表演:捏拢放开,捏拢放开;放开捏拢、放开捏拢,小手拍两下。

这时教师说某一部位名称(如:头)幼儿用双手边做爬的动作边说: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到头上。

教师接着说另一部位名称(如:脸),幼儿用双手边做爬的动作边说: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到脸上。

游戏照此反复进行。

提示:游戏玩熟悉后,可让幼儿用左手和右手轮换做爬的动作。

游戏《大踏步和小踏步》目的:享受变化的乐趣。

玩法:教师迈大踏步“一、二、三、四”,幼儿则走小踏步“一、二、三、四”,带领幼儿变化步子的大小。

游戏《小动物在哪里》玩法:一名幼儿拿着一只挤压会发出声响的小动物玩具藏在背后,其余幼儿也把双手藏在背后,请一名幼儿听声音猜一猜小动物在谁手上。

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目的:训练节奏感、注意力、模仿能力、记忆能力预习新授舞蹈或操的动作。

玩法:一、训练节奏:幼儿:我就跟你这样做,并模仿老师的节奏做出动作。

注:音乐教学中的重点节奏型都可进行练习如:游戏《小猴摘水果》玩法:请幼儿扮演“小猴”,请“小猴”爬到攀登架上摘一个“水果”,然后从旁边的滑梯滑下,将“水果”放到指定的地点,强调游戏规则:排队进行,“小猴”每次只能摘一个“水果”。

游戏《树叶朋友》方法:幼儿当树叶,听〈秋天〉的歌曲,按自己的体验做动作,歌曲结束后,按老师的指令行动,如:“树叶落在小椅子上”——幼儿就坐到椅子上。

“两片叶子做朋友”——两个小朋友拉手或搂抱在一起。

“身上有红颜色的小树叶找老师做朋友”——穿有红颜色衣服的幼儿到老师身边等等。

游戏《秋风和落叶》玩法:(1)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秋天的树和树叶给风吹了以后的情景:树会摇晃,叶子会飘落下来(2)念儿歌,模仿小树长大。

“我是一棵小树苗,风一吹,雨一洒,慢慢慢慢长大了,变成一棵大树来。

秋风吹来啰,秋风吹来啰。

”教师扮风姐姐,说:“大风来了,幼儿边跑边做树叶飞舞样子,说:“刮小风了”,幼儿就慢慢地走说:“龙卷风来了”,幼儿就转动着跑;说:“风停下来了”,幼儿就下蹲想象做树叶飘落在地的各种动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