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知识竞赛题目(卷)

法律知识竞赛题目(卷)

法律知识竞赛题目一、填空题:1、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 )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4、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 )和( )不受侵犯。

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 )为主,( )为辅的原则。

6、( )周岁以上不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7、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 )。

8、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依法( )处罚。

9、未成年人的( )权利和( )权利受法律保护。

10、女未成年人在入学等方面同男未成年人享有( )权利。

11、学校和家庭应对未成年人进行( )教育,引导其进行健康的社交活动。

12、交通信号灯由( )灯,( )灯,( )灯组成,其中( )灯表示禁止通行,( )灯表示准许通行,( )灯表示警示。

二、选择题: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2.我国分别于1991年9月4日,1999年6月28日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两部专门以未成年人为保护对象的单行法律。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B.义务教育法C.教育法3.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 )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不满16岁B.不满10岁C.不满12岁4.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 )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B.小学生禁止进入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A.旷课、夜不归宿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属于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

A.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财物B.打架斗殴、辱骂他人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7.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劳动、法制教育、军训等活动,法律规定没有正当理由也( )参加。

A、可以不B、有义务C、可以家长请假不8.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B.16周岁C.12周岁9.如果我才12岁,法律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即使我做了严重犯罪的坏事,法律规定也可以( )处理。

A、没有办法B、收容教养C劳动教养10.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 )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B.打击青少年犯罪C.法制宣传1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B.强制手段C.自力救济手段12.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 )A. 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B. 乱扔塑料垃圾C. 尽量使用塑料制品1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对进入营业性( )的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A.舞厅B.影剧院C.酒吧1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 )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可以B.不得C.应该1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 )。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1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A.个人志愿B.人格尊严C.人身自由17.小丽(10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

其父这种行为违反( )。

A.未成年人保护法B.刑法C.教育法18.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 )教育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A.预防未成年人犯罪B.提高未成年人防卫意识C.政策宣传1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引诱、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 )。

A.处罚B.从重处罚C.加重处罚20.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 )A.12315B.148C.1236921.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因( )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A.不满16周岁B.不满14周岁C.不满18周岁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 )。

A.发育、成长B.安全、健康C.生活、教育23.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于( )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B.已满16周岁不满20周岁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24.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在收容审查期间,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 );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A.文化知识、技能培训或者义务教育B.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或者职业技术教育C.法律知识、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术教育2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A.人格尊严B.隐私权C.受教育权26.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噪声污染应由( )部门管理A、公安B、环保C、城管D、街道27、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 ),新闻机构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A、开庭前B、判决前C、立案前28.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工读学校毕业的未成年人在升学、就业等方面,同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享有( )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A.不同等B.优惠C.同等2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但尚不够( )的违法行为。

A.刑事处罚B.学校纪律处分C.道德谴责3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 )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A.自由、尊严B.人身、财产C.成长、健康31.如果发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B.国家机关C.任何组织或个人3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A.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B.中央国家机关C.地方各级国家机关3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 )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B.有残疾的C.生活能力差的3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监护人应当引导未成年人进行( )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A.有益身心健康B.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C.开发智力35、未成年人父母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

公安机关科对其父母进行( )。

A、罚款B、训戒C、警告3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 )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B.简陋的C.临时修建的3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工读学校的教职员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送入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应当( )。

A.比一般学生更为严格管教、约束其行为B.关心、爱护、尊重,不得歧视、厌弃C.不必管教、约束,任其发展3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 )、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A.智力、纪律B.体质、美育C.体质、智力39.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 )方针。

A.教育、感化、挽救B.批评、教育、惩罚C.说理、劝服、感化40.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学校应当聘任从事( )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

A.心理咨询B.法制教育C.政策宣传4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 )。

A.吸烟B.聊天C.停留4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除因需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 )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隐匿、毁弃。

A.其班主任老师代为开拆B.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代为开拆C.未成年人自行开拆4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卫生部门和学校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 )条件,做好预防疾病工作。

A.营养卫生B.康复疗养C.卫生保健4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政府应当积极发展托幼事业,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提倡和支持举办( )。

A.职业学校B.贵族学校C.家庭托儿所4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卫生部门应当对儿童实行( )制度,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

A.预防接种证B.专人护理C.遗传跟踪4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

A.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4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已经接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有关政府部门、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 ),为他们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A.生活能力教育B.职业技术培训C.特殊技能教育4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 )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A.心理矫治B.精神分析C.劳动改造49.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 )。

A.综合治理B.重点打击C.专项斗争50.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复学、( )、就业不受歧视。

A.入伍B.升学C.考试51、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许多珍贵稀有物种受到世界瞩目。

请问下列哪种动物属于我国珍稀野生动物?( ) A大熊猫 B斑马 C山羊52.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必要时可由政府( )。

A.依法收容教养B.通报批评C.提出警告53.小马(16岁)被劳动教养一年后,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报考学校的分数线,但学校因其曾被劳动教养过而拒绝录取。

该学校的做法违反了( )。

A.民法通则B.未成年人保护法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5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 )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C.教育与惩罚并重5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 )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