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8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8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国务院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3、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公民个人所有。

()×农村集体所有4、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根据宪法,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6、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主席不是指握有国家权力的个人,而是指国家体系中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关。

()√7、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实行首长负责制。

()×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实行首长负责制8、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的国家主席的职权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9、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行政管理。

()√11、宗教团体可以自行编印宗教内部资料,无需审批。

()×必须审批12、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境内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

()√13、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1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本地方内草场和森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16、集体宗教活动可以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内举行。

()×必须17、宗教教职人员由自治区宗教团体依照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认定,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后,发给相应的宗教教职人员资格证书。

()√18、集体宗教活动要由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主持。

()√19、宗教活动场所内可以经销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出版物。

()√20、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21、禁止未经认定、备案的人员以宗教教职人员身份主持宗教礼仪、传经布道、发展教徒、主持宗教教务。

()√2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没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有23、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公民前往国外朝觐,可自行组织。

()×不得自行组织24、全国性宗教团体可以根据本宗教的需要按照规定选派和接收宗教留学人员。

()√25、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和注销,应当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登记。

()√26、宗教教职人员经宗教团体认定,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可以从事宗教教务活动。

()√27、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不得接受境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与该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旨相符的活动。

()×可以28、《宁夏回族自治区宗教事务若干规定》规定,宗教团体举办经文班或者其他宗教培训班,可以接收学龄儿童和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

()×不得接收学龄儿童和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

29、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翻建、迁建、扩建的,须由其管理组织提出包括资金、规模、建筑样式等内容的建设方案,经由在该场所进行宗教活动的二分之一以上信教公民签名同意,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三分之二以上信教公民同意,以防止随意增加信教公民的经济负担30、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设立财务管理小组,并规定宗教活动场所每半年将财务账目公布一次,接受宗教事务部门、宗教团体和信教公民监督。

()√31、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32、法律草案重要条款不可以单独表决。

()×可以33、行政机关可以法外设定权力。

()×不得34、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对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35、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36、党内法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3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38、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所有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39、完善审级制度,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应,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

()√40、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41、政府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人民42、建立重大决策责任在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终身43、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刑事和民商事案件。

()×行政44、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

()√45、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已经46、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大政府讨论决定。

()×党中央47、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48、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便自由的原则。

()×不可为49、行政执法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统一的管理制度。

()×两条线50、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51、四中全会要求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52、四中全会提出要探索建立公益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检察机关53、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54、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但审理法律适用问题,而且也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不再、只55、对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56、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57、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大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中小学58、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59、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制约、有权利就有自由观念。

()×责任、义务60、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领导61、只有应受治安管理处罚的行政违法行为才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6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即行政拘留扥决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6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 )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64、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65、行政拘留作为一种最严厉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治安管理处罚,公安机关在作出行政拘留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66、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治安案件,由有关的公安机关协商确定管辖。

()×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25号)第十条规定,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

必要时,可以由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管辖。

67、行政诉讼实质上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是一种只限于合法性的监督。

()√68、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

(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69、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于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可以调解。

()√70、违法行为在一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71、公民违反行政法规,当场可以作出处罚的限额是20元以下。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72、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应该加重处罚违法行为人。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74、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可以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75、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76、行政机关使用或者损毁扣押财物,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77、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78、公民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了公民法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其中第九款为: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79、行政复议申请人应当以书面形式申请行政复议,不能以口头形式申请。

()×《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80、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复议。

( )√81、为了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申请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且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申请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4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必要前置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申请行政复议,在法定复议期间内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