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路交换
SM
TS2
0
HW0 a S TS123 TS8 8
a
TS30 /
ba
HW3 b P
123 b
TS123 TS8 ab
127
W
R
TS2
P
b HW0
/ TS30
S
a HW3
0
8 123 123 8
127
CM
27
(3)T接线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① 输出控制方式(控制读) ② 输入控制方式(控制写)
8
2.1.2 电话交换机分类
1. 按服务区域分
• 市话(地区)交换机——本地区用户间的接续; • 长途交换机——不同城市用户之间的接续; • 用户交换机——企事业内部用户的接续。
2 按接续方式分
• 人工交换机——由话务员进行接续,又分磁石
式和共电式,磁石式电话机由用户自己供给; 共电式由交换机给用户集中供电;
接其它模拟交换机
接其它数字交换机
公共信道 话路设备 控制设备
18
其中,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 数字交换网络DSN (Digital Switching Network)——主要
完成话路接续,是程控交换机的核心;
• 模拟用户接口电路ASL (Analogue Subscriber Line)——连
接模拟用户;
5
电路交换特点 优点:
• 面向连接,在通信前要通过呼叫在主叫和被叫用户之间建立
一条物理连接。交换中心根据信令建立连接,连接一旦建立, 不论通信的双方是否有信息传递,通信链路及有关的系统资 源都一直被通信双方占用,不会出现拥塞。
• 实时交换,时延和时延抖动都较小。因为在通信前先建立了
连接,在通信过程中独占一个信道,所以这种交换方式的信 息传送时延非常小,对一次接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
• 布控——布线逻辑控制WLC (Wired Logic
Control),用逻辑电路形式布线连接控制,为硬 件控制;纵横制和电子式交换机属于布控式。 性能简单,容量小,不易扩充;
• 程控——存储程序控制SPC (Stored Program
Control),用程序控制,为软件控制。功能多, 容量大,易扩充,工作稳定,发展最快,也很 广泛。
HW0
HW1
HW2
HW3
TS31 HW0 0
TS31
HW2
D7 D1 D0 TS31
HW3
D7 D1 D0
TS1
TS0
D7 D1D0 D7 D1D0
TS1
TS0
D7 D1D0 D7 D1D0
TS1
TS0
D7 D1D0 D7 D1D0
TS1
TS0
D7 D1D0 D7 D1D0
123 456 789 *8#
接口 网络 接口
接口 网络 接口
123 456 789
*8#
用户终端
控制
控制
设备
设备
15
电话交换机的基本组成
交换网络——话路接续 用户电路——摘挂机检出
电话交换机
话路设备 绳路——连接不同用户 中继器——连接其它交换机 信号设备——接收/发送信号音
记发器——接收存储被叫号码 控制设备
10
5. 按采用元件分
• 机电式——交换机的主要部件采用电磁元
件继电器和机械结构,如步进制和纵横制;
• 电子式——交换机的主要部件采用电子元
器件,电子式又分为半电子、准电子和全 电子。半电子是接续部分使用纵横接线器, 控制部分使用电子元件;准电子是接续部 分使用比纵横集线器体积小、速度快的干 簧接线器和剩簧接线器,控制部分使用电 子元件;全电子是接续部分和控制部分均 使用电子元件。电子式交换机的发展期最 短。
标志器——识别、测试、接续控制
16
程控交换机的组成
交换网络——话路接续
用户接口——连接用户 话路设备
中继接口——连接其它交换机
硬件
信号设备——接收/发送信号音
处理机——完成逻辑处理
程控交换机
控制设备 存储器——存储临时数据 I/O接口——处理机与交换机内部设备之间的连接
程序——按照指令完成交换机所需要的控制逻辑 软件
D0 D0 D0 D0
D1 D1 D1 D1
复用器
串/并 转换
D2 D2 D2 D2 D3 D3 D3 D3 D4 D4 D4 D4
D5 D5 D5 D5
D6 D6 D6 D6
D7 D7 D7 D7
D0 D0 D0 D0D0 D0 D0 D0 D1 D1 D1 D1D1 D1 D1 D1 D2 D2 D2 D2D2 D2 D2 D2 D3 D3 D3 D3D3 D3 D3 D3 D4 D4 D4 D4D4 D4 D4 D4 D5 D5 D5 D5D5 D5 D5 D5 D6 D6 D6 D6D6 D6 D6 D6 D7 D7 D7 D7D7 D7 D7 D7
先级别。掌握采用时间表进行周期级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及时间表
设计的方法。
3
2.1 概述 2.1.1 电路交换基本概念
电路交换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是最早出现 的一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经历了从人工交换到自 动交换、从模拟交换到数字交换、从布控交换到程 控交换等发展历程。由于程序控制技术最早用于电 话交换机,因此最初是将电话交换称为程控交换。 实际上,自从软件控制技术引入交换机后,各种交
注意: HW端路数和HW号仅与本复用器有关, 如多个HW统一编号 后第16个T型接线器的HW127应为HW7, TS31经复用后仍为:
TS'新号 =TS31×8+7=TS255
26
2.时间(T)接线器 (1)T接线器的基本功能: 时隙交换 (2)T接线器的基本组成: 由话音存储器SM (Speech Memory)和控制存储器CM (Control Memory)构成。
• 交换处理简单,交换速度较高。因为交换机对用户数据不处
理,不需要添加额外控制信息,即为“透明”传输,因此交 换效率较高。
6
缺点:
• 线路利用率低。由于电路交换采用静态复用、预分配带宽并
独享通信资源的方式,交换机根据用户的呼叫请求,为用户 分配固定位置、恒定带宽的电路,通信双方独占固定资源, 话路接通后,即使某一时刻无信息传输,也不能给其它用户 使用,因此信道利用率很低。
(BORSCHT的意义),掌握数字用户接口电路(2B+D)的功能,理解数
字中继电路的功能(码型变换、帧同步)。
4.了解程控交换机软件的组成和程控交换机软件设计所用的语言。
理解程控交换机的接续概念,理解状态迁移的概念和状态迁移的步
骤,理解呼叫处理程序基本原理。掌握交换系统的呼叫处理的特点,
了解输入处理、内部处理和输出处理的功能和组成。掌握程序的优
第二章 电路交换
1
2.1 电路交换概述 2.2 电路交换核心——数字交换网络 2.3 电路交换接口 2.4 电路交换机的软件控制系统
2
本章重点:数字交换网络,软件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本章难点:T型时分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本章课时:8学时
学习本章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路交换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基本组成,掌握空分、时分、
模拟、数字交换机的概念;掌握布控、程控、分散、集中、分级控
制的概念。了解程控交换机系统的性能和指标,掌握交换机容量和
交换网络规模的概念,掌握话务量和BHCA的意义及影响BHCA的因素
2.掌握T型、S型时分接线器及时空一体数字交换单元的基本组成及
其功能,掌握数字交换网络的分析方法。
3.了解程控交换机各种接口的功能,掌握模拟用户电路的七大功能
• 无差错控制。在传送信息期间,网络不对用户信息进行误码
校正等处理,没有任何差错控制措施,不利于可靠性要求高 的数据业务。
7
• 综上所述,电路交换的要点是面向连接,
在通信时需要先建立连接,在通信过程中 独占一个信道。优点是实时性高,时延和 时延抖动都较小;缺点是信道利用率低, 且传输速率单一。电路交换主要适用于语 音和视频这类实时性强的业务。
• 自动交换机——由交换机进行接续,均为集中
供电。有步进制、纵横制、电子式和程控交换 机。
9
3. 按控制原理分
• 直接控制——直接由用户拨号脉冲控制接续,
如步进制;
• 间接控制——用户拨号脉冲由控制设备接收,
然后由控制设备进行接续控制,人工交换机、 纵横制交换机和电子交换机均属于间接控制。 4. 按控制设备组成方式分
12
7. 按传输信号分
• 模拟交换——交换的是模拟信号,步进制、
纵横制、电子式布控式和时分脉幅调制都 是模拟交换;
• 数字交换——交换的是数字信号,时分脉
码调制和增量调制以及数字程控交换机均 属于数字交换。
13
电话交换机
磁石式 人工交换机
共电式
空分制
直接控制式 步进制
空分制
自动交换机 间接控制式
19
2.2 电路交换核心——数字交换网络
2.2.1 语音信号数字化和时分多路通信
1.语音信号的数字化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1)抽样
模拟信号的抽样
20
(2)量化
压扩法基本原理图
(3)编码
21
2.时分多路通信 时分多路通信常用的复用方式有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
两种。它们分别按频率和时间划分信道。
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方式
22
PCM通信是典型的时分复用多路通信系统
PCM通信的基本原理
23
2.2.2 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接线器
1.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
机中两用户通话经数字交换网络连接的简化示意图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