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八单元第3课明治维新课件

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八单元第3课明治维新课件


主题二 史料一
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
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 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 利害十分明白,也不应该强搬硬套,收外国文明„„①当取则 取,当舍则舍„„才能调和适宜。
史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
开始建立起来
东京 (3)原各藩大名迁居______
措施
内容 (1) 确立皇族、华族、士族和
平民 等四种身份 ______
作用
适应资本主义经
四民平等 ”, 废除封建 (2)宣布“__________ 废除 济 发 展 的 新 的
等级制度 武士特权
社会体制 开 始 __________
公债补偿 形 式 , 收 回 建立 (3) 以 __________ 华族 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______
私人企业 效仿。 ①政府建立“样板”企业,以供__________ 交通通信事业, 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②建设近代________________
(2)扶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营企业 都被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资 ①措施: 大部分__________
本家。
资本主义 ②影响: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建立了许多__________
四、建立新军队——军事措施 1.措施
义务兵役制 ,建立常备军。 (1)1873 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____________ 军工企业 ,仿制先进武器,改进军事装备。 (2)建立__________ 军事院校 ,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3)设立__________ 现代军队 。 2.结果:建立起一支__________
1.日本废藩置县,使封建割据问题被彻底打败,加强了中央 集权。 2.日本地税改革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殖产兴业 的经济政策,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3.倡导“文明开化”,传播了近代西方思想文化,使日本社 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主题一 史料一 意图
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①1888—1894 年日本工厂数量和蒸汽机数量变化示
[名师指津]
“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形成了中央集权
的统一国家,并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维 新运动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发展新经济——经济措施
日元 作为全国唯一 1.币制改革:1871 年,以金本位的纸币______
的货币。 2.土地改革
封建领主 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 (1)措施:废除__________
地买卖。 (2)影响: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 展。
3.地税改革
土地税 ,并以 (1)内容:一律按地价的 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________
货币支付。
商品经济 发展;为国家的________ 工业化 政策提供了 (2)影响:农村__________
保障。
4. “殖产兴业” (1)建立近代企业
(1) 据史料一说明日本政府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经济措 施?
提示:改革币制;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地税改革;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大力扶植和保护 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根据史料二探究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
提示:国家创办示范工厂带动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大力 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概 述 明 治 维 1.概述明治政府建立新体制的主要措施。(重 新 的 主 要 过 点) 程 和 基 本 内 2.分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容,理解近代 (重点) 化 道 路 的 多 3.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重点) 样性。 4.探讨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难点)
企业。
私人资本主义 的发展。 ③特点:大力扶植和保护______________
[名师指津]
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而关键又在于鼓
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当时经济落后、民智未开的日本, 人们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和资金,因此需要政府 的大力扶植。 “殖产兴业”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政府 的力量发展经济,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
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 俗等领域,较为全面。 (2)从改革方式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 (3)从西化的具体方式上看,不仅仅是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而是注重加以更新改造。 (4)从措施的推进方式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 推行,或示范引导。 (5)从改革内容的特点来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 量封建残余。
3.特点
皇军 ”。 (1)日本军队称为“______ 武士道 教育,必须效忠天皇。 (2)军人接受________ 内阁 干预。 (3)只向天皇负责,不受______
[深度认识]
日本通过改革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成为军
事强国,但是它强调的忠君、尚武精神,使这支部队保留了浓 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 并逐渐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 核心力量。
三、倡导“文明开化”——文化措施
资本主义文明 。 1.含义: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______________
2.措施 (1)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 (2) 按 照 欧 美 国 家 的 模 式 , 进 行 教 育 改 革 , 建 立 了 近 代
教育体制 。 __________ 文部省 ,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3)1871 年成立________
史料二
日本最初的一批近代企业,②主要由国家经营。政府
创办近代工业的重点始终放在军火工业方面„„后来, 政府开 始把一大批官营工矿业转让给资本家。 高利贷富商岩畸首先接 受了原属土佐藩的轮船,创立了三菱公司。
◆①该示意图表明明治维新后日本工业化进展迅速, 初步实现 工业化。 ◆②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
◆①表明日本按照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西方。 ◆②说明日本在思想文化领域固守自己传统,反对西化。
(1)据史料一指出日本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提示:主张实行开放政策,又进一步指出应自己走出去,择西 洋文明为我所用。
(2)据史料二,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特点。
提示: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国家发展模式;涉及领域广 泛;注重引进西方科技与人才;思想文化领域保持自身特点。
(4)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进西化。
[深度认知]
“文明开化”对于吸收西洋文化、 清除封建陋习、
促进日本社会的近代化起了积极作用; 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 用,出现了轻视日本传统文化、一味追求欧化的倾向。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P116“学思之窗”,思考:
你对此有何评价?
提示:“和魂”指培养学生忠君爱国的思想;“洋才”是指要 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和魂洋才”教育原则 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为日本社会经 济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 但是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 封建色彩浓厚。
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 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 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 1875-1876 年的五六百人, 上升到 1890 年的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选择就困难 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 化的势力„„②(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 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一、废除旧体制——政治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封建领地 ,收回各 (1)取消幕府的__________
加强 中央 集权 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2)1871 年 , 政 府 宣 布 统 一 的
废藩置县 ”,由中央政府派官 “__________
员直接进行管理
中央集权国家 ______________
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1)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如利用政府力量引 进技术、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或利用 政府力量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本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重工业, 这是由日本军国 主义传统所致,并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力量。 (3)由于日本政府的扶植, 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4)利用政府的力量,多以军事手段拓展海外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