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法今年中考作文题有两种类型:一是半命题作文,二是话题作文,二选一。
半命题作文要写作成功,首先补题是关键。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
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过程,而且还会先入为主,给读者留下良好印象。
因而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补写一个恰当、鲜明、新颖的标题是写出好的半命题作文的前提条件。
现在, 介绍半命题作文补好题目的几种技法。
1、去俗取新辟蹊径。
作文贵在出新,关健是题材出新。
如果人云亦云,取“陈芝麻、烂谷子”来写,就犹如吃别人的残羹剩菜,没有味道,只有避俗取新,另辟蹊径,才能夺魁。
如来中考作文题:《请听我倾诉》。
大部分考生写的无非是“爸爸、妈妈、班主任、同桌请听我倾诉”之类的,尽是一些普通的题材。
可有的考生在立意补题方面很有新意。
如《孔子,请听我倾诉》,他去俗取新辟蹊径,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作为倾诉的对象,感谢孔子他那充满哲理意味的的话语挽救几近悬崖边的自己。
题目醒,立意新,这样的作文自然会引起阅卷者的极大兴趣。
还有的考生补了这样的题目:《温总理,请听我倾诉》,以当前国务院出台的“两免一补”为题材,对比了“两免一补”前后农家娃上学的境况反差,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温总理的感谢之情!立意新,标题大,自然也能获得高分。
再如,有这么一个作文题《把带给》,一位学生补题为《把我的良言带给你》,就突破把微笑、鲜花带给某某之类的常规材料,锁定“良言”这一内容,令人耳目一新。
2、反弹琵琶唱新调。
反弹琵琶是一种典型的求异思维,俗称“唱反调”,它突破常规思维,创立一种跟原意相反的新意。
如《我渴望》,很多学生的思维都是从渴望美好的事物开始思考来补题,如《我渴望上学》、《我渴望理解》等等。
但有的学生就补题为《我渴望苦难》,把经历苦难作为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和人生的一笔财富,来表达自己不畏苦难,积极向上的精神。
此作文正是违反了人们的常规要求和正常思维模式补题的,十分吸引人。
对于学生来说,一下跳出了常规思维,仿佛到了另一个天地,会有许多想说的话,一、桥桥,是大家所熟悉的事物,在山涧有独木桥,在公路上有石拱桥,在城市有天桥和立交桥,在人与人之间有心桥。
各地的桥梁各有不同的特色,每一座桥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它是人们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它是人们生活画面上的一道景观。
日常生活当中,既有有形的桥,也有无形的桥,比如,当你需要摆脱困境,跨过厄运时,你所期望的是眼前有一座能让你峰回路转、顿入光明之境的“桥”,这也许是理想之桥、命运之桥、智慧之桥、财富之桥、友谊之桥、人生之桥、亲情之桥……这是开放性的话题作文。
从“桥”的含义看,一指桥梁。
架在河面上,把两岸接通的建筑物;一指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可见,“桥”有物化的、有虚化的。
物化的桥,从建筑材料分,有土桥、木桥、石桥、铁索桥、钢筋水泥桥等;从桥的形态看,有平桥、拱桥、浮桥、吊桥、立交桥等;从桥的功用看,有行人桥、公路桥、铁路桥、海桥、观赏桥等。
从名气看,有“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的赵州桥、“卢沟晓月”的卢沟桥、“十八勇士飞渡”的大渡桥、许仙和白娘子相遇的断桥、让人魂牵梦系的蓝桥等。
虚化的桥,有婚介的鹊桥,有考生的独木桥,有因特网的信息桥。
有人与人的心灵桥,连接海外游子与祖国的思乡桥,海峡两岸的血脉桥等。
在生活中,有人建桥护桥。
有人拆桥毁桥。
针对这一话题,可以说明桥的结构、建造、历史、发展、种类等,也可以写有关桥的事件、故事、寓言;可以议论拆桥的搭桥的人或事;还可以抒发有关桥发展的迅速、质量高超、方便。
或桥毁人亡方面的感慨,等等。
立意不限,在自己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老师就是我们的桥。
他们承载着我们,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所以可以歌颂他们。
人与人之间常常产生误解,所以需要感情沟通、信息交流的桥。
说到桥,也许你读过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刘宗明的《北京立交桥》、水上勉的《母亲架设的桥》,看过电影《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
这是科学家的形象比喻。
当你通过独木桥,漫步石板桥,穿行立交桥,观察斜拉桥,欣赏“小桥流水人家”时,你有哪些感想?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首先我们对命题作一个简要分析。
桥,是指横跨水面连接两岸的建筑物,也指建在道路上空以利交通的桥形建筑物。
词典上的这种理解是一种有形的桥,由桥可以想到和桥相类似的事物,从这个角度写出的“桥”是无形的桥。
从“桥”的这两个角度,还可以想到有关“桥”的很多方面,作文只要扣住了“桥”这个话题就行了。
自然可以从有形的桥写到无形的桥。
只是这样分析也许还不能迅速打开思路,我们不妨对话题进行连续设问:桥有什么特点和作用?除了具体的桥以外,还有哪些事物和“桥”有相似的特点?世上的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我们如何发现每一事物都与桥有联系呢?我选择的立意角度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如果选择几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各个角度之间的内容如何衔接?其次,我们还可以这样操作:①以“桥”为中心词,在前面加上修饰语言,例如“鹊桥”“心桥”““理解之桥”“友谊之桥”“智慧之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或综合几个角度来写。
②以“桥”为中心,避开与他人相同的见解,写一句很有意义的话,然后以此为中心作文。
③调集头脑中有关“桥”的资料,分别从桥的起源、历史变迁、结构形式、种类特点等角度,向读者作介绍,或通过桥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发展来突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力量。
④以“桥”为线索,写一件与“桥”有关的故事,倾诉着令人难忘的情思。
⑤以“桥”做比喻,由有形的桥到无形的桥,寓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看法。
如果你再想具体一点,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桥”这个话题作全方位思考,你也可以采取以下办法:1。
向读者介绍桥。
①介绍桥的作用和特点,从古到今,由结构到造型,调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介绍形形色色的桥,说不定能写出一篇小论文呢。
②可以选择一两座有代表性的桥集中介绍,如:武汉长江大桥、上海黄浦大桥等等。
③介绍你熟悉的家乡的一座有特色的桥。
从这个角度写的文章,用的是说明文体裁,要求语言准确,可以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等办法。
如果你想好了,还可以用拟人的方法。
例如:××××桥自述等。
以讲解员的身份解说某座桥也不错。
内容可以介绍有关桥的知识,可以反映科学智慧。
2。
记叙桥的故事。
①用桥做线索,把你记叙的事情串连起来。
②通过某一个见证人的观察,描写桥在不同时代的演变发展来突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例如过去是一座什么样的桥,现在是什么样的桥。
③写与某一座桥有关的人和事。
在这个故事中桥是具体的,例如在桥头,老朋友久别重逢;在故乡,小桥边儿时的友情至今难忘;在异国,由桥引起对家乡的思念等等。
由此产生的人间恩爱情仇,情感感人至深。
3。
写一座无形桥。
这种写法不是写具体的桥,而是写一种比喻意义上的桥,寄寓各种情感。
①两个发生误会的好朋友通过沟通和好了。
②两件事通过努力联系上了。
例如两件生意通过某种努力谈成了。
③两个人结婚了。
④文艺或体育将人们联结在一起。
⑤对外开放、国内与国外有了联系、党领导人民走向了富裕之路、台湾和大陆有了往来、⑥老师和同学经常交流谈心。
4。
用桥做象征物。
表面写的是彼岸、河流、桥梁,实际上写的是人要到达理想目标,必须通过奋斗拼搏这座桥梁。
把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蔽起来,让读者去回味,从而得到启示。
这样一想,写“桥”这篇作文不是思路洞开,不尽才思滚滚来吗?由以上我们探讨的这个例子可以举一反三,无论写什么命题形式的作文,打开思路的方式有相同之处。
总之,话题作文也好,命题作文也好,要迅速打开思路,总结起来,无非是这样的做法:从正面到反面,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从具体到抽象,从客观到比喻,从一点到一面,从自己到他人,从这一表达方式到那一表现手段。
初想一大片,再想一条线,然后取一点。
所谓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偏向思维、辩证思维等等都是帮助我们迅速打开思路需要的思维能力,具体到一篇作文的思考过程之中,像我们上面举例分析那样去做,你的考场作文就可以稳操胜券了。
写作参考资料1。
有关桥的成语典故俗语谚语:过河拆桥、过桥抽板、修桥补路、小桥流水、桥归桥,路归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长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结一个仇人拆一座桥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2。
有关桥的诗词联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宋"陆游《五云桥》)欲泛仙槎向何处;偶传红叶到人间。
(杭州半山桥联)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
(西湖断桥联)3。
名人笔下的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我曾经有这样一个痴念:数一数苏州城的小桥,究竟有多少?但是谈何容易,怎能数得清?你瞧:小巷深处,大街尽头,处处会看到一座小桥,弯着腰,背朝天,蹲卧着,静静地把人们、车辆从此岸驮到彼岸。
它们到底有多少?我曾问过一位老苏州。
他却用手往天空一指说,“苏城天上有多少星,苏城的地上诮多少桥。
”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也足见小桥之多,足见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的重要了。
(范培松《小桥赋》)清清的熟溪水把环山如壶的壶口镇一分为二,而木桥又把这两半古城联成一体。
远望木桥,如同一条水上长廊。
盖着青瓦的桥顶,把木桥的轮廓从瓦蓝的天空中勾勒出来。
中段突兀地高出一个亭子般的屋顶,檐牙高啄,翼然欲飞。
整座桥古朴而不呆板,匀称而不单调。
(陈昕《啊,木桥……》)语言亮点集锦●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
桥上的人把桥当作了路,踩着蹈着。
人总是这样的,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有权阻止任何东西;桥下流着的水把桥当成了弱者,“哗哗”地琉着,这是一种嘲笑,笑桥无法阻止它那汹涌的波涛。
你是否会有同样的感觉,如果有就错了。
每个人过桥的时候,总会弯下腰像奴才一样,我没见过哪个人挺着腰板走过这桥。
水更是可怜的,明明已从桥的胯下钻过,却还以为自己是如何强大,这也许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吧!强者,总像桥那样默默无闻,桥可谓是“大智若愚”的典型。
●桥的学名叫万年桥,我称她友情之桥。
它曾陪伴我们走过幼稚,走过童真,走向靓丽的花季。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
啊!亲情之桥——友情之桥,纯洁的色彩,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