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小学教育学

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小学教育学

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这是身心发展的( )。

【单选题】A.不平衡性B.差异性C.顺序性D.阶段性答案:D2、《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 )。

【多选题】A.发展基础教育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C.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促进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答案:ABC.3、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基本依据是( )。

【多选题】A.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B.学生特点C.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D.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E.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答案:ABCDE。

4、有位低年级教师,在教《谜语》这一课时,首先复习了一组过去学习过的词:“跃进”、“斗志昂扬”等,原因是新课文中有“笑迎”这一新词。

这位教师运用了教学的( )原则。

【单选题】A.理论联系实际B.启发性C.巩固性D.直观性答案:C5、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多选题】A.普及性B.免费性C.基础性D.强制性答案:ACD。

6、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有( )。

【单选题】A.职业道德素养B.教育专业素养C.学科专业素养D.品德专业素养答案:C.P637、学校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水平,也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方向。

( )【判断题】答案:对8、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

【单选题】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教学原则D.教学目的答案:C9、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

【多选题】A.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B.课外活动内容的灵活多样性C.课外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性D.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答案:ABCD.10、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既指教师教的方法,也指学生学的方法。

( )【判断题】答案:对11、下列有关素质教育的判断,正确的是( )。

【多选题】A.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主动、活动发展的教育B.素质教育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C.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D.素质教育是代替全面发展教育的教育E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答案:ABCE.12、下列关于课外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A.课外活动包括选修课B.自习课也属于课外活动之列C.课外活动仅指校内活动D.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之一答案:D。

13、试卷的难度越大越能提高区分度,拉开学生得分的差距。

( )【判断题】答案:错。

14、《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有关儿童的原则有( )。

【多选题】A.尊重儿童尊严原则B.尊重儿童意见原则C.儿童利益最佳原则D.儿童活动游戏原则E.无歧视原则答案:ABCE15、课程计划的编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多选题】A.考虑学校和地方的特色B.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C.保证实现教育目的和任务D.考虑到教师的意愿 E保证学科之间协调平衡答案:BCE.16、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的因素是( )。

【单选题】A.个人努力B.学校教育C.遗传素质D.社会环境答案:C17、教育目的普遍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但有时是部分的、非高度概括的。

( )【判断题】答案:错18、有一位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非常注意引导学生背一些古诗作为格言以自勉。

新生入学时,他要求学生背的第一首诗是《有志》:天下无难事,在乎人为之,不为易亦难,为之难亦易。

第二首是《早起》:朝日初上窗,起身勿彷徨,勤惰从此分,习惯遂为常。

这位班主任在工作中采用的是( )法。

【单选题】A.榜样法B.陶冶法C.说服法D.锻炼法答案:B19、教师教育不但要使教师学会教学,而且还要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使教师成为“教者”、“学者”、( )于一身的专业人员。

【单选题】A.服务者B.讨论者C.协作者D.研究者答案:D20、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

【多选题】A.德育B.劳育C.智育D.美育E.体育答案:ABCDE21、在师生关系上提出“儿童中心主义”西方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单选题】A.杜威B.布鲁纳C.斯宾塞D.裴斯泰洛奇答案:A22、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 )。

【单选题】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C.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D.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答案:C23、临近中考时我班学生黎平迷上了网络,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任课老师、家长想尽办法劝说却丝毫不起作用。

班主任张老师认为,他这样做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就先从侧面了解他的游戏内容,翻阅介绍游戏的书籍,随后找到黎平,与他只谈游戏、不谈学习。

黎平很吃惊,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自然开始了内心的倾诉:对升学不抱希望,自己内心其实很痛苦……找到了症结所在,张老师开始“对症下药”,以朋友的身份与他谈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引导他向班上的江华同学学习(江华曾经是后进生,最后通过努力变成了优秀生)。

多次交谈后,黎平终于悔悟,最终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对于后进生,适当的批评不可少,但更要讲究方式方法。

初三学生张旭性格孤僻内向、敏感。

他学习成绩较差,在升学的压力下游写自暴自弃,一时冲动与外校学生发生了打架事件。

按校规,要开大会批评,但这往往会给孩子蒙上心灵的阴影,进而破罐子破摔。

张老师考虑再三,不能让学生的一生就这么毁了,便多次找到校领导,建议改变批评方式,改为班内小范围的批评……张旭知道后,非常感谢张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痛改前非,最终考入了理想的学校。

【情景题】注:4个小题必须一次性完成作答(1).本案例中的张老师在教育黎平时,运用了的德育方法主要有( )。

【不定项选择题】A.锻炼法B.榜样法C.赏识法D.说服法答案:BD。

(2).张老师成功教育转化了黎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育问题学生时要( )。

【不定项选择题】A.以正面教育为主B.要找到问题根源C.要从侧面迂回地加以教育D.要摆正师生双方的关系,把双方看成是“我与你”的关系答案:ABCD。

(3).对于张老师教育后进生张旭的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不定项选择题】A.他坚持了疏导性原则B.体现了他的宽容之心C.体现了他的教育智慧D.他坚持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答案:ABCD。

(4).批评是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方法。

关于这种教育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不定项选择题】A.批评属于变相的体罚B.批评不属于体罚C.批评是一种否定性评价,因此它是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作出的D.批评是一种说服教育法答案:BC。

24、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 )。

【多选题】A.个别差异性B.被动性C.顺序性和阶段性D.均衡性E.互补性答案:ACE25、在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中,( )是基础。

【单选题】A.道德教育B.法制教育C.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答案:A26、根据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

【单选题】A.国家课程、学校课程和地方课程B.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C.必修课程、地方课程和活动课程D.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答案:A27、课程计划是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直接依据和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 )【判断题】答案:错。

应该是教学大纲。

28、中小学生的身份是( )。

【多选题】A.国家公民B.接受教育的公民C.接受教育的学习者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答案:ABD.P5629、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

直线式即一门学科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重复出现,逐步加大、加深。

( )【判断题】答案:错。

P8430、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形式称为( )。

【单选题】A.普及基础教育B.普及义务教育C.普及教育D.普及国民教育答案:B31、“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于( )。

【单选题】A.《大学》B.《孟子》C.《论语》D.《学记》答案:D。

P12。

32、教学目的是教学工作的依据和归属,教育目的具有( )功能。

【多选题】A.激励B.选择C.评价D.规范E.导向答案:ACE33、教学大纲即( )。

【单选题】A.课程计划B.学年编制C.学科课程标准D.教学计划答案:C,P80。

34、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的( )。

【单选题】A.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B.教师与学生C.教师与教材D.学生与教材答案:B35、教学大纲的主体部分是( )。

【单选题】A.目录B.本文C.习题D.说明部分答案:B,P80。

36、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以分为( )。

【多选题】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国家课程E.地方课程答案: ABC,P74。

37、以下教育学家中提倡让儿童自然发展的有( )。

【多选题】A. 夸美纽斯B.卢梭C. 洛克D. 赫尔巴特E. 裴斯泰洛齐答案:ABE38、“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这说明教育属性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

( )【判断题】答案:对39、小学阶段的课程应该体现( )。

【多选题】A.普及性B.基础性C.发展性D.全面性答案:ABC.P8540、“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久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出自《教育漫话》的观点是( )提出的。

【单选题】A.洛克B.卢梭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答案:A41、( )年,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与科学精神。

【单选题】A.1957B.1982C.1985D.1995答案:C。

P32。

42、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体现了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判断题】答案:错。

P134.43、.某老师运用演示法实施教学。

演示的对象是导管功能。

他事先把带叶的枝条插入红色溶液里,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晒几个小时。

上课时,将枝条一段一段剪下来,分到学生手里。

他一边讲,一边提问:学生一边剥、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

他们观察到枝条的皮没有变红,中间的髓也没有变红,而是木质部变红了。

学生看了书很快就明白其中的原因:木质部里有导管,能输送红色溶液。

有的同学还看到叶子也变红了。

这样,学生就搞清楚了导管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功能。

【情景题】注:4个小题必须一次性完成作答(1).本案例中老师在运用演示法教学时比较强调的是( )。

【不定项选择题】A.演示过程中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B.让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C.演示过程中的教师引导D.演示的方法答案:C。

(2).案例中的老师选择“枝条”这一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其最根本的目的是( )。

【不定项选择题】A.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文字概念B.让学生深刻理解事物的特性、规律和功能等C.巩固已学知识D.让学生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答案:D。

(3).演示法是一种直观教学的方法,教学中是运用直观演示,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不定项选择题】A.正确选择直观教育B.正确选择现代化教育手段C.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D.重视运用语言直观答案:ABC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