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chapter11.组织的基本结构要素:6*组织要有一个由一定的经过挑选的相互依赖、彼此合作的人员组成的集体,其成员必须按一定的角色和分工进行组合,且具有一定时间的持续性。
目标章程权力体系技术沟通物质技术装备2.试析组织管理的职能结构:11*如图所示:决策是管理额内核,它涉及管理的各个方面职能的发挥;其中组织、领导、计划和控制作为基本的管理职能,体现在组织的各个方面的业务活动之间;在此基础上,管理的沟通职能、协调职能、代表职能、指挥职能、激励、监督、评价、和创造以及其他职能(文化职能)得以综合发挥。
3.简述管理的性质和管理职业素质:12*管理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前者体现在管理对自然界的作用和管理科学的创造性上,后者体现在管理的社会分工和社会作用上。
自然属性:自然条件性、客观规律性、自然创造性、科学性、信息特性;社会属性体现在: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社会作用。
(5+5)chapter24.西方早期管理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当时的代表性思想主要有哪些:34.34*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科学生产力迅速发展产生经济效应,从根本上改变着工业生产模式和生产形式。
面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传统的管理方法正经受来字各个方面的挑战,为了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诸多管理问题。
,人们从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形成了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经纪人理论”、罗伯特欧文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查尔斯巴贝奇的利润分配管理思想(发展: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5.&分析面向未来管理学发展(如面向企业创新):53*?近三十年来,与其他领域一样,管理学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革之中,面向未来的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已成为当前管理创新的主流。
其中最突出的,有以新的组织文化为背景的人本管理思想的形成、学习型组织与第五代管理理论、组织再造与管理信息化等。
+书本chapter36.简述管理的社会责任的演化过程:91*包括企业在内的一切社会责任模范经历了范伟扩大和强度增加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简单的归为四个发展阶段:所有者与管理层、组织内所有成员、组织与具体环境中的各种成分、更为广阔的社会(产品、信誉和客户关系)及其他人(完整的社会责任)。
*第一阶段:管理者只是对组织的所有者和管理层次负责,通过寻求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管理方式,实现组织目标。
第二阶段:管理者将所承担的责任扩大到所有组织成员,为组织成员创造和改善工作条件,扩大他们的权利,确保应有的各种利益。
第三阶段:管理者扩展了责任目标,包括企业产品的公平价格、可靠的质量、合格的安全性能、良好的对外业务活动信誉和客户关系等。
第四阶段:管理者开始履行其完整的社会责任。
从社会整体运行的角度看,一切企、事业组织部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管理必须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其原则是有利于社会、他人和大众,以符合社会利益为第一的准则,与此同时对组织及成员负责。
7.&试析管理监督的社会体系结构(从哪几个方面):94*管理的社会监督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行为监督、组织活动的后果监督、管理的社会责任监督、管理的涩会责任的监督、管理活动中的权益保护监督、管理业务监督、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的保障);我国的社会监督体系是在政府的控制下的社会监督体制,它包括政府,行业,公共监督三大主体,以此为基础,构成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行业监督、公众监督。
8.多国与跨国模式的区分:97*多国公司(MNC)是指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从事经营活动,,但以本国为基地对国外经营进行集中管理的公司。
跨国公司(TNC)是指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建从事重要经营,并在从事经营的所在国分散制定决策的公司,这种组织模式并不以复制本国的成功经验来管理设在国外的经营公司,而是根据所在国的环境和文化,结合公司情况进行经营。
?&chapter49.试析组织结构理论及其发展:117*组织结构理论以组织结构为对象,研究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组织结构要素、组织模式选择以及组织结构与环境的关系,面向组织结构设计与机构建设的实践需要,解决组织设计、再造、变革与创新中的实际问题。
组织结构理论随着组织管理的发展而发展,其理论应用在于从组织设计与建设出发,利用传统理论和现代组织结构理论,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类组织结构设计与方案实施问题。
其理论发展内容大致有:传统组织结构理论;结构权变理论;制度化组织结构理论;组织生态理论。
10.组织结构的常规模型有哪些:121*在现代条件下,组织的结构模式大致分为机械式组织模式和有机式组织类两类,包括职能结构、分布型结构、简单结构、矩阵结构、网络结构以及其他结构类型。
11.解释权力配置:132*在组织运行中,管理权力的配置是以岗位责任的履行和管理任务的完成为前提的,即以岗位责任为中心进行权力配置.从管理职责对权力需要角度看,一方面需要从事岗位责任活动的个人具有志伟所需的人格权力、知识权力、,另一方面(也就是最基本的组织保障方面),也需要组织管理中的制度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
12.简述组织运行中的制度建设内容:145*组织制度、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经济制度、人事制度、责任制度、分配制度、作业制度、其他方面的制度和规范(教育制度、福利制度)13.组织运行模式设计有哪些;&怎样运行:137*在组织运行模式中,传统的模式主要有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运作、以绩效为中心的运作和以关系为中心的运作三种模式。
现代组织发展,特别是企业发展中,组织运作模式有准时生产、制造资源计划、最优化生产、柔性制造、流程生产组织、精益生产、集成化生产及敏捷制造。
*思考14.什么事组织岗位:128*岗位可以称为职位,它是根据组织目标和任务的基本要求按一定的组织结构所设置的具有相应的责任与权力的工作职位。
工作任务、责任和权力是岗位设置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因此我们说岗位是责权的统一体。
chapter515.什么事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再造:156.192*业务流程指企业运行中一系列规范化的、有序结合的活动,它包括研发、供应、生产、销售、经营等基本业务环节。
在企业流程中,人、物结合和以人为中心的作用是基本的,它反映了企业的系统化作业过程。
*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根本性变革和重组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于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得到显著的改善,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以客户、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经营环境。
*?简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步骤。
197阶段1:构思设想(S1)。
这一阶段主要为企业的流程再造作立项准备。
阶段2:项目启动(S2)。
这一阶段包括建立流程再造小组;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预算;通过设立标准、外部顾客的需求分析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确定业务流程再造的绩效目标。
阶段3:分析诊断(S3)。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对现有流程及其子流程的建模,描述各个流程的属性;通过确定流程的需求和顾客价值的实现,分析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确定非增值的活动。
阶段4:程序设计(S4)。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流程的设计,提出新流程的各种可行方案。
16.简述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各种模式的适用范围:169*企业供应链涵盖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期流程模式由企业经营活动决定,按企业业务范围和经营方式、条件不同,可以大致区分为基于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基于客户需寻求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基于企业联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和基于全球网络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chapter617.组织激励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25.228*从内在机制看,组织激励的基本理论原则主要有需求激励原则、利益激励原则、公平激励原则和强化激励原则。
*就激励的实施体系而言,组织激励可以包括工作激励、绩效激励和思想激励三方面。
chapter718什么是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区别:250*程序化决策是一种常规性的决策,它所解决的是组织中经常重复出现的常规管理问题的例行安排和处理。
对这些问题的裁决和处理,一般有章可循,只要通过固定的决策程序便可以解决。
非程序化决策是一种非常规性的、针对无章可循的特定问题的管理决策,其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范化的程序,它解决的是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完全不清楚的、结构不分明的且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19.什么是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255.257*理性决策是指完全客观的和符合理性逻辑的决策。
一个完全的理性决策,具有客观上的明确目标,决策的制定始终导向选择使目标最大化的方案。
理性决策的前提是,问题是清楚的、无歧义的,决策信息是完备的,决策者的逻辑思维是完全客观的。
有限理性决策的要点是,把问题的本质抽象为简单的模型,而不是直接处理全部复杂性的决策问题,然后在组织的信息处理限制和约束下,力求在简单的模型参数下采取理性决策方式,获取理想的决策方案和效果。
chapter820.试述目标管理的实施原则、成旭;如何改进目标管理:280+281.283*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人本原则;它的具体做法:一、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目标,二、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三、对目标完成程度的评价。
*MBO(目标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从多方进行改进,包括:将目标管理扩展到目标保证、以目标管理为主线,综合吸收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经济责任奖惩制的各种管理理论和方法、将组织怒表管理纳入社会目标管理的轨道、强化组织的目标协调与认可。
21.区分目标管理和计划:283.278*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有效的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
计划是目标活动的产物,是对未来的目标设计与行动安排。
它包括定义组织目标、考核目标的实现。
进行实现目标的战略、战术以及过程安排等。
22.?试析计划组织方法和编制方法的应用:297.301 308书*计划组织:突出的有阶段计划方法、&滚动计划方法、分解计划方法和综合计划方法的应用;计划编制: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线性规划法和非线性规划法。
chapter923.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集中分层控制的组织方式:320*集中控制是在组织中建立一个控制中心,对组织的所有部门、机构、人员发出控制指令,操纵组织的所有活动,监控所有的业务流程,从而实现总体的控制目标;分散控制是按组织的自然结构额管理层次与机构设置情况,建立于结构体系相对应的多个分散性的控制中心,分别对各自的部门和工作进行控制,而组织的最高管理机构只负责宏观上的管理指导和最终的工作裁决。
集中分层控制以组织的层次结构为基础,实现最高层得宏观集中和各层的微观分散,即进行集中于分散相结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