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河南省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河南省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三、民族复兴背景下的文化引领
(一)国家层面:民族复兴,文化引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如果说前30年讲政治,中30 年拼经济,接下来的30年将是提升文化 软实力。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要烙有中国文化、中国想象、中国创意、中国价值观的 软性产品包括文化产品,它们除了行销中国,还要行销全世界。洛阳凭借其文化优势,必然要 求抓住些机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添砖加瓦。
(三)郑汴洛一体,领舞中原 《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提出东西以“郑汴洛”为平台打造工业走 廊、南北以的“新郑许漯”轴线建设“洛平漯”、“新焦济”产业带。以郑州为 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为辅翼三城联动、互为犄角的城市格局已浮出水面。 以郑汴洛一体化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的重新崛起意味着民族与文化真正复兴。 (四)洛阳新区,蓄势待发 洛阳新区作为驱动中原城市群的双核动力之一,被定位为现代产业发展示范 区、河洛文化旅游精品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和对外开 放示范区等多种功能区于一体的综合型新城。 洛阳新区,蓄势待发,而旅游、设计、文化等知性产业元素渗入到新区工业 中,洛阳将进入一个以无污染、低能耗、高效益的知性工业时代。
(三)洛阳旅游竞争力比较 1、2007年八大古都旅游比较
城市
2007年,洛阳市旅游接待人数和
国内游客 (万人) 14300 2883 2231.08 3018 4489 4111.89 - -
旅游收入 (亿元) 1754 280.5 187.2 194.8 - 548.6 - -
入境游客 旅游收入 旅游人数 (万人) (万美元) (万人) 435.5 26.1 2 6.1995 100 116.12 208.6 12.7 3.01 458000 9977 9537 54000 80800 112000 3022.6 758.5 14735.5 2909.1 2231 3118 4605.12 4320.49 1183.59 849.97
城市
郑州市 洛阳市 安阳市 新乡市 濮阳市 漯河市 南阳市 信阳市 驻马店市
旅游人数 (万人)
旅游收入 (亿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市
开封市 平顶山市 鹤壁市 焦作市 许昌市 三门峡市 商丘市 周口市 济源市
旅游人数 旅游收入 (万人) (亿元)
2909.1 2231 850 650 473 245 776 754 504
旅游收入 (亿元) 2103 287.8 1 87 237 614.9 630.06 86.9 57.5
旅游收入位于国内八大古都的第6位, 其中北京为直辖市、其他也有几位是省 会城市。国内旅游业收入仅次于西安。
北京 郑州 洛阳 西安 南京 杭州 开封 安阳
2、2007年河南省主要城市旅游比较
洛阳市的旅游业的发展在位于全省 18市中位居第二,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中原崛起”背景下的洛阳城市发展审视
(一)工业重镇,文化古都
洛阳历来是中国的工业重镇,拥有包括中国洛拖集团、洛阳耐火材料厂、中信重机集团、 洛阳洛玻集团等著名的企业。同时,洛阳居中原自古有“天下之中”、“九州腹地”之称, 中国文化以中原为正,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是我国乃至世 界著名的文化古都。
Part 6 . 重拳出击——洛阳重点旅游项目规划 Part 7 . 城市风行——洛阳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 Part 8 . 舒通经络——洛阳市旅游目的地产业体系规划
Part 1 风云变幻
——洛阳旅游“二次创业”的宏观背景解读
一、区域经济发展背景解读 二、“中原崛起”背景下的洛阳城市发展审视 三、民族复兴背景下的文化引领
287.8 187 58 38 30 14 49 35 28
1184 536 233 1118 374 823 443 399 128
87 35 14 69 19 48 26 26 9
(四)“大洛阳”的作为——东张西望,南联北拓 洛阳新区是洛阳城市发展的未来,而新区的成功在于洛阳与周边的联系和互 动,共同构建“大洛阳”发展格局。便利的交通是洛阳能与周边抱团合作的先决因
汇报框架
规划总论 环境分析篇 战略定位篇 空间规划篇 产品营销篇 支持保障篇
汇报框架
Part 1 . 风云变幻——洛阳旅游“二次创业”的宏观背景解读 Part 2 . 望闻问切——洛阳旅游提升的制约症结及思路导向 Part 3 . 运筹帷幄——洛阳旅游目的地系统定位与战略设计 Part 4 . 指点江山——大新区建设契机下的空间格局优化 Part 5 . 条理分明——洛阳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素,放眼东看郑汴洛工业走廊是自己的舞台;回头西顾,关中城市群咫尺之间可以 借力;转向纵轴北有济源支点城市和晋南腹地太原城市圈、南有南阳武汉城市圈。 洛阳就在这四大城市圈的中点,假如洛阳的发展能多方结缘,借力发展那么最先隆
起的城市就非洛阳莫属。 (五)洛阳新区,凤凰涅槃 以洛阳新区为骨架的大洛阳建设将使洛阳完成本世纪的一次华丽转身: 由“古都”向“新城”的转变 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 由“传统”向“时尚”的转变 由“暮气”向“朝气”的转变
(二)洛阳城市竞争力比较
洛阳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丝绸之路”起始点之一,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建都 时间最长的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在2007年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对200 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 了评价与分析中,香港以综合竞争力第一排名榜首,深圳次之,上海位居第三。而在河南省 地区的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洛阳排在第二位。
四、洛阳旅游区域格局变换剖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背景解读
(一)国家战略,中部崛起 中部作为连接东西部和南北区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东西互动、南北合作,是 中国经济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枢纽,使我国经济布局均衡和协调发展的坚实支
撑点。在中国四大板块格局中,中部地区无疑将成为中国未来20年城市竞争最惊 心动魄的区域。 (二)中原崛起,领跑中部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六省竞相响应,推出各种战略举措以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领跑”中部。近几年来,河南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总体 上呈现出效益显著、结构优化、速度较快、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随着郑东新区 的建设,大郑州已经成型,而郑汴洛一体化发展,也构建了中原城市群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