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科护理学教案 实训-膀胱冲洗
外科护理学教案 实训-膀胱冲洗
3.实施
(1)携治疗车及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医嘱。
(2)将输液架置于床边合适处。
(3)检在输液器和冲洗液的使用期限及液体有无浑浊,将冲洗液袋与输液器连接,悬挂于输液架上,排空管内气体后关闭输液管。
(4)暴露患者导尿管,检查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
(5)将次性治疗巾 铺于导尿管引流接口处下方,戴手套,用棉签蘸0.5%碘伏,消毒导尿管出口,用过的棉签放于污物桶内。
(6)将三通管分别与输液器、集尿袋连接管和导尿管连接,关闭三通集尿袋连接管方向,打开输液管调节器,使冲洗液缓慢流人膀胱。根据医嘱调节冲洗速度,一般为每分钟60-100滴。
(7)待患者有尿意或冲洗液达300ml左右时,关闭三通输液管方向,使膀胱内液体经连接管流人集尿袋中。关闭三通集尿袋连接管方向,进行膀胱冲洗。如此反复,直至将全部冲洗液输人膀光。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及膀胱流出液的量及颜色,若患者出现不适或膀胱内出血,应立即停止,报告医师。
教案
第次课
授课课题
实训2、膀胱冲洗护理授课时数2课型实验实训
教学方法
示教、讲解、操作、点评
教学目的
1、掌握膀胱冲洗的常用冲洗液种类。
2、掌握密闭式评估冲洗操作方法。6.能提出病人主要护理诊断及相关合作问题
重点
密闭式评估冲洗操作方法
难点
膀胱冲洗的常用冲洗液种类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2)开放式冲洗法:利用膀胱冲洗器或大注射器与导尿管1连,将冲洗液注人膀胱,再由导尿管引流出膀胱内液体。
(3)潮式冲洗法:通过潮式膀胱冲洗装置,利用虹吸原理,使胱内液体间歇性地充盈和排空。
【实施方案】
1.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液体摄人情况、是否有发热、尿道口烧灼感、疼及下腹部坠痛等症状。
(2)检查导尿管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
(3)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合作程度。
2.护理计划
(1)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
(2)患者准备:取卧位。
(3)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一次性治疗巾、生理盐水1袋(1000-3000ml)、输液器、0.5%碘伏、手套、弯盘、三通管、集尿袋、棉签及污物桶。
(4)环境准备:环境整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提供保护患者隐私的环境。
1.常用的膀胱冲洗液 根据膀胱冲洗的目的而选择不同的冲洗液,临床上常用的膀胱冲洗液有:①生理盐水:可减轻及预防炎症;②复方铝溶液:可起到止血作用;③0.02%呋喃西林或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用于消炎,控制感染。
2.膀胱冲洗分类
(1)密闭式冲洗法:利用无菌密闭冲洗装置进行冲洗。冲洗药液在输液瓶内,悬挂高度距床缘1.0m左右,经三通管,将冲洗沼输注膀胱内,再通过引流管,将膀胱内液体引流出来。本节重点介绍此操作法。
(8)冲洗完毕后,取下冲洗装置。
(9)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告知患者多饮水。
(10)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冲洗液量及尿量。
4.护理评价
(1)操作方法正确,冲洗顺利。
(2)患者膀胱刺激症状减轻,自觉舒适。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外科护理学》
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实训2、膀胱冲洗护理
【知识链接】
膀胱冲洗是通过留置导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将冲洗液输注膀胱内,再经导管引流出体外,如此反复多次,将膀胱内浑浊尿液、血液或脓液等冲出,可缓解局部疼痛和刺激症状,保持尿道通畅,预防或减轻泌尿系统感染,局部用药冲洗还可起到止血、抗炎和减少结石形成的作用。常用于前列腺或膀胱手术后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