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谁会背孟郊的《游子吟》?谁知道这首诗是讲什么的?
是啊,父母对子女恩重如山,做子女的无论如何也是报答不了的,正像诗中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和母亲有关的课文,那就是第2课——《母亲的账单》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相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7),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不出声不动唇有速度能思考。
课文内容:小彼得和妈妈之间的关于两个账单的故事。
2、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一起来讨论。
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结构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篇课文是写小彼得和妈妈之间的两个账单的故事,那我们就把这可分成两个部分,怎么分?
第一部分(1-5):写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
第二部分(6.7):写妈妈给小彼得开了一份账单
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总结上文,小彼得如愿以偿得到60芬尼的报酬。
启下:开启下文,引出下边所发生的事情。
(齐读)
(二)深入理解
1、本文写的是两份账单,“账单”是什么?(例家乐福小票)小彼得怎么这么小就会列账单呀?
原来小彼得是商人的儿子,经常接触账单,所以他想出了给妈妈开账单的主意
2、我们看一看对照一下这两份账单:(齐读)
(1)做的事情上看:
小彼得给妈妈账单?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妈妈给小彼得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
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
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
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十年中每次小彼得生病,妈妈总是那样辛劳…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
(2)索取报酬来看:
小彼得给妈妈账单?20芬尼、10芬尼不等。
妈妈给小彼得账单?都是0芬尼。
这么多的事例,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这表明了什么?
表明母爱的无私与崇高,母爱是无价的。
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3)看账单的心里:
a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会想?
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批评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b小彼得“读着读着”会想?
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妈妈总是准时送上香浓的牛奶,妈妈做的饭菜是那么香甜可口。
妈妈的怀抱永远是自己温暖的港湾。
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诞节,妈妈……
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
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错……想起了很多很多……
齐读第7自然段,他为什么羞愧万分?他的一连串动作说明了什么?他知道自己错了,他所做的和母亲所做的没办法比较,他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无价、伟大。
(4)你怎么看这两个人:小彼得:天真可爱
母亲:无私伟大
(三)延伸拓展
1、课文为什么用《母亲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
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
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3、课后:照样子写词语:ABAC
有声有色有始有终有说有笑有利有弊有凭有据有血有肉有偏有向
不三不四不仁不义不死不活没头没脑没完没了
4、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谈谈生活中自己与母亲之间的事情,说说母亲为自己所付出的关爱。
五、指导书写生字
1、自学生字、组词;请学生读字词。
2、观察字的结构,书空,应注意的笔画。
瞧的笔画藏的笔顺邮的读音
3、练习写字,写字书。
六、作业
1、代小彼得给他妈妈写一封信。
2、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