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ppt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登高 放风筝 插茱萸
登高 放风筝 插茱萸
每个节日 都有特定的吃、喝、玩乐。
节日 元宵节 清明节
吃 汤圆 寒食
喝
玩
灯花会
杏花酒
扫墓
端午节
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途中找不到一点吃 的,随从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 给重耳吃,使他保住了性命。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 重重封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 子推同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羞愧莫及, 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盛,找寻两 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有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灭后,人们 才发现背着老母的介子推已在一棵柳树下死了。树上发现 了一封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 明。”为了纪念介子推,这一天被定为清明节。
端午节的传说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 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一些官员反对,他们不断在楚王的面 前诋毁屈原,楚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后来,楚王不听屈原 的劝告,被秦国攻下了首都。屈原听到国破家亡的消息, 万念俱灰,投入汩罗江自尽了。老百姓们听说屈原投江自 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还拿来了粽 子投入江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喂 饱鱼虾,使屈原的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的农历五月 初五,人们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冬至节的传说
冬至是农历24节气之一。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 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 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 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 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 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捏冻耳朵” 的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 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端午节 七夕节
赏 民 俗 风 情
观 传 统 节 日中秋节来自重阳节每个节日 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元宵节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猎人误伤了一只神鸟。天帝知道后 十分震怒,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 的人畜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把这个消息告 诉了人们。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 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 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 死了。”后来,天帝果然被蒙骗了过去。为了纪念这次成 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 纪念这个日子。
重阳节的传说
东汉时期,有个瘟魔经常出现祸害百姓。有个叫恒景 的小伙子四处访仙学艺,决心除掉瘟魔。恒景在一位仙长 的教导下,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高山 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 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 魔脸色突变,恒景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 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就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了。
请说出以下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具体 日期以及各自的习俗:
七夕节 每年农历7月初7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小比赛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中秋节
清明节 每年阳历4月5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端午节 农历5月初5
民俗——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你知道中国还有 哪些传统节日吗?
春 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粽子
月饼 重阳糕
饮雄黄酒
赛龙舟
赏月
菊茯酒
登山 赏菊
冬至节
饺子
做冬至
冬 至 节
中秋节的传说
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 嫦娥将药藏了起来,却被一个叫蓬蒙的小人看到了。后羿 外出狩猎,蓬蒙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当机立断,一 口吞下了不死药,身子立刻飘离地面飞上了月亮。后羿知 道后,悲痛欲绝,但他惊奇地发现,天上的月亮格外皎洁 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于是就摆上香案, 祭奠嫦娥。百姓们听说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 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 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