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治疗瘫痪

针灸治疗瘫痪


面神经解剖结构
面神经—(混合神经) 1、运动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 2、感觉神经纤维 (1)一般感觉纤维:支配鼓膜、内耳、外耳及外耳 道皮肤的感觉 (2)味觉纤维:支配味觉 (鼓索神经) 3 副交感神经纤维 a 支配泪腺 b 支配唾液腺
支配泪腺
Hunt征
支配听觉
支配舌前2/3味觉
支配唾液腺
支配面部表情肌 支配面部、耳后 皮肤
面瘫的针灸治疗—--来自RCT的分析


4、处方特点: 以经脉辨证指导取穴为主,以八纲辨证为 辅(以祛风散邪为主) 重视局部取穴,优先考虑特定穴的应用
一、定义
小儿脑性瘫痪(infantile crerbral paralysis) 简称小儿脑瘫,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 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与 视觉障碍及学习困难等,是多种原因引起脑损伤而致 的后遗症。 本病属中医儿科的“五软”、“五迟”、“胎弱”、 “胎怯”等范畴。
脑瘫的针灸治疗—来自RCT的分析
头针的取穴方法: 焦氏头针:以运动区、足运感区为基本取 穴,再根据兼症加减。 靳三针:以脑三针、颞三针、智三针、四 神针为主。 标准化取穴方案:依照国际标准化取穴14 条治疗线选择,临床报道依病情不同选取 有所不同。

脑瘫的病因病机—来自RCT的分析



基本观点为: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 后天调养失当,气血亏虚所致。 部分观点认为脑瘫的发生与生产时异常, 脑脉损伤,窍道不通或损伤脾肾有关。 针灸的治则多以调补肝肾、益精填髓、疏 通经络为主。
脑瘫的针灸治疗—来自RCT的分析



1、强调早期介入:针灸作为治疗脑瘫的辅助方法 (主流方法为康复训练),应早期介入。 2、治疗方法:报道以头针为主,多提倡综合疗法 共同干预如配合体针、穴位注射等。 3、选穴:重视夹脊穴的应用。 4、重视随症取穴:除运动障碍外,应加强精神发 育迟滞、视力听力障碍、体格发育落后、癫痫、 行为异常等脑损伤症状的治疗,进行整体调节
面瘫的针灸治疗—--来自RCT的分析





2、选用的针灸方法: 推荐联合疗法:以电针、针刺联合艾灸的试验证据充分。 3、取穴规律: 最常选用的经脉: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最常选用的腧穴:地仓、颊车、合谷、阳白、迎 香、翳风、奇穴、四白、下关、攒竹 辨证取穴最多为:列缺、风池 常用特定穴:原穴、五输穴、下合穴
针灸治疗痿证类神经疾病介绍
面瘫(面神经麻痹) 小儿迟软(脑性瘫痪)
面瘫(面神经麻痹)


面瘫在中医学属“口眼 歪斜”范畴,是由于人 体气血不足,面部受到 风寒侵袭,使经络阻滞, 经脉失养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 面瘫为面神经非化脓性 炎症水肿,髓鞘或轴突 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 在乳突和面神经管内的 部分尤为显著。
面瘫的针灸治疗—--来自RCT的分析



1、介入时机:急性期介入;早期介入的方法 有报道认为10d 内使用电针治疗(治疗组)与10d 后使用电针(对照组)对比,治疗组对于急性期 病情发展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对完全 性面瘫的疗效及达到痊愈所需时间亦优于对照组 (P<0.01, P<0.05)。 有试验通过针刺健侧对应穴位来治疗面神经炎可 以达到缩短疗程的目的。 有试验表明面瘫急性期通过循经井穴放血疗法治 疗有助于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 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