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爱温暖每一个幼小的心灵

让爱温暖每一个幼小的心灵

《家访故事》征文
让爱温暖每一个幼小的心灵
温总理说过: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

广大教师理应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独特的音响。

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是的,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像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不可揣摩。

这样的时代需要的教师,就是能进入学生内心,与学生共同感受、共同欢乐、共同倾听,能与之实行心与心交流的人。

不但在学校,而且能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另一面。

家访就是为我们教师提供的一个这样的平台。

我深知,家访的路很长很长,但路的远方,一定有灿烂的阳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家长的沟通,让我们的教育是在交流无障碍的良好环境下实行。

今秋,为了我幼小的孩子,我主动申请来到东湾中心小学任教四、五、六年级的英语课,初次接触到这群天真可爱的小学生,让我真有些不适合,但是正因为他们小,让我更注重除了教学以外的工作——那就是家访。

一天下午收作业的时候,一向学习认真的四年级同学胡丛菊眼泪汪汪地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作业没完成……”。

我不相信地望
着她:“你竟然没完成作业,为什么呢?”“我……中午回家了。

”“你家住在哪儿?”“夏家寨村二组。

”“这么远回去干什么,作业都不做了?”她低下头,眼泪吧嗒吧嗒地滴在衣服上,不说话了。

我望着她秋日里单薄且有点脏脏的衣衫,有些凌乱的头发,心中一阵怜惜和疑惑……,我很想知道她究竟怎么了,就打算周六到她家去一趟。

不过,等早上出发时才发现,她家的电话已停机。

我顿时着急起来,最后决定边走边问路。

颇费了一番周折后,我终于找到了她家。

现在绝大部分家庭都盖起了楼房,可她们家还住着狭窄的土房。

敲开门一看,我暗暗吃了一惊!屋里能够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屋里仅有的一些家用东西也是破旧而又凌乱的。

一家人对我的突然到来有些不知所措,她父亲急忙扯扯床单让我坐床上。

我才发现屋里都没有像样的椅子和桌子,就只好坐在一个用三块木板钉成的小凳上。

一番交谈后,我了解到:她家一直都是本地比较贫穷的,她父亲年老体弱,近五十岁的人了,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技能出去挣钱,她还有一个住小学一年级的弟弟也需要照顾,所以她父亲就只能平时在附近靠苦力挣点生活费来养活两个可怜的孩子。

她母亲比她父亲小十来岁,因无法忍受家庭的困苦,这个狠心的母亲竟然离家出走了,据说又组成了新的家庭,两个孩子她也不管不问,只顾自己只要过的好就行了!唉,这是什么样的母亲才做的出来这样的事啊?!因胡丛菊家离学校远,班主任本来要求胡丛菊中午一顿饭在学校吃,免得来回跑,耽误学习,可就这个顿饭她家也没钱天天拿给她,更何况她还要回家做饭给她在外忙碌挣钱养家的父亲和幼小的弟弟吃!难怪每次一靠近这个小女孩就
闻到她身上有股油烟味,衣服和头发也总是脏兮兮的,手也是黑黑的。

一个四年级十来岁的小女孩,因为母亲的不负责任,家庭的贫困,就要过早地承担起做饭,洗衣,喂猪喂鸡,照顾弟弟和爸爸的家庭重担,该是多么可怜,多么不容易啊!我不禁从内心心疼这个可怜的小女孩!。

交谈中,她父亲显得很拘谨,不停的搓着手,我看到他的手上也因为长期做粗活和重活而变了形,皮肤也是粗糙不堪;她的弟弟毕竟年幼,虽然爸爸和姐姐都显得很不安,但是他却活泼好动,时不时还对我笑。

看着他那纯真的笑容,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说不来是什么滋味儿!我对胡丛菊的爸爸说道:“胡丛菊这么懂事,学习也不错,我们一定要好好培养她呀!也请你平时多问问她在校的情况,尽量让她吃饱穿暖。

”我又转向胡丛菊,动情地说:“胡丛菊,以后有什么事要告诉老师。

在大家眼里你一直很优秀,你要自信开朗起来,从现在起,你就要有一个奋斗目标,专心搞好学习,立志用知识改变命运,外面的世界很大,天地很广,将来的美好生活要靠自己创造,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她认真地点了点头。

时间不早了,我起身告辞,一家人送出来好远。

我分明感觉到背后那几双眼睛里饱含的期待。

一路上,我心里沉甸甸的,总想着该为她做点什么。

星期一,我迫不及待地把胡丛菊的情况反映给学校,校领导非常重视,建议劝胡丛菊在校吃午饭,为她发放贫困住宿生生活补助。

几经努力,胡丛菊的吃饭问题解决了。

老师们对她更加关心了,她在课堂上发言积极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又看到了她久违的笑容。

披星戴月,风雨兼程,我利用节假日先后又走访了几十名学生家庭,我才更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的情况:看似无忧无虑的柯金苗同学,其实生活在父母离异的组合家庭中,她心中装着忧郁;沉默寡言的包建勇同学父母原来一直在外打工,星期天只能去舅舅家;胆小懂事的胡金祥,从小跟着爷爷,父母决定今年不出远门了;聪明好学的姚帮国在广州长大,对这的环境还不太适合……若不是家访,我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这么细。

我总在努力思索:过去教育他们时,是否主观了,简单了,片面了?是否无意间伤害过他们脆弱、敏感的心?想到这些,我不禁有些后怕,更为现在感到庆幸,心中时时涌动着要赶快去亲近他们,关爱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激情!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长郑重地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我们的肩上承载着千钧重任。

家访活动也让家长、社会更多地了解了我校的管理制度,育人理念,了解了老师们的良苦用心,酸甜苦辣。

交流、沟通、理解、信任、支持,我校教育正逐步走上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优质高效的美好境界。

这是家庭的幸运,是学校的幸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之光。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

”只有爱孩子,他才能够教育孩子。

爱,是通过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

与家长的即时沟通,与家长之间的一次次短短的接触,一个个小小的故事,能够使我们更加了解孩子,使我们更加公平的看待孩子,使我们恰当地教育好孩子。

我深知,家访的路很长很长,但路的远方,一
定有灿烂的阳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