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赵州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中的一篇说明文。

它从美观和坚固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写赵州桥的桥名、地点、设计建造点、建造年代。

第二段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

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在介绍赵州桥的美观时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地栩栩如生,形象传神。

第四段写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可能平常见惯了普通的桥,对于石拱桥不是很熟悉,所以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学生有蛮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图片欣赏和文献资料,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赵州桥,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加民族自豪感。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在教师的提示下自觉实行预习。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第1课时的教学目标为:①认知目标:理解“县、济、匠”等10个生字。

会写“县、设”等14个字。

能准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词语。

②技能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会用“不但……而且……、既……又……等关联词写句子。

③情感目标: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深入了解桥文化。

【教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体会赵州桥的独特设计(2)“以读代讲”法新课改提倡: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这是协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本篇课文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个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3)“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世界闻名的桥?2、课件出示各国著名的桥的图片,极具现代建筑风格,与赵州桥的古朴形成鲜明对比。

问:觉得这些桥怎么样?(预设:大、宏伟、壮观……)3、师:这些桥这么大、这么宏伟,它们都是现代建筑设计的精华,但是老师今天要带你们理解的是距今为止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经历10次大水灾、8次战乱、多次地震,却依然存有的我国著名的什么桥?赵州桥,课件出示赵州桥的图片。

教师板书课题——赵州桥,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添字。

(2)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多读几遍,想一想该怎么读才好?2、字词教学(1)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带读1次,其余学生跟读2次,若读错,由其余学生纠正,再齐读;对生字实行组词。

赵县xiàn 具jù体全部bù陪péi伴图案àn 按àn钮石栏lán 阻拦lán设shè计(先出示)没有mé(让学生辨一辨两组字,并组词。

)dūn suí jì qì dǐ桥墩隋朝安济桥砌成抵着xiáo diāo jiān gù jiàng héng洨河雕刻坚固石匠横跨chán zhì huì缠绕智慧(依此出示,读一读)zhǎo cān前爪参加(多音字,让学生组词,并读一读。

)(2)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读,课件出示词语,其余学生跟读,若读错,由其余学生纠正,再齐读。

设计参加石匠雄伟砌成横跨创举遗产精美冲毁前爪智慧缠绕石栏图案雕刻回首遥望(读一读)减轻容易节省(说出反义词)节省坚固美观宝贵(说出近义词)3、检查朗读。

(出示句子,学生朗读,教师随机指导)(1)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2)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4、这么难的句子同学们都会读了,那么课文你们读得怎么样了呢?指名学生分别朗读一、二、三自然段,齐读第四自然段。

(概括说出每个段落赵州是一座怎样的桥)(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雄伟),又(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5、师: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

(三)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学生齐读,问:这个段文字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课件出示,说不全的可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世界闻名(问:“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换个词:举世闻名、远近闻名、中外闻名,学生写在书本上),名字(安济桥、赵州桥),设计者(讲到设计者的时候,课件出示李春简介,教师介绍),建造的年代(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所以赵州桥是怎样的桥?学生说:历史悠久。

)3、课件出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指名学生汇报。

(世界闻名、历史悠久)4、你能把赵州桥的这些信息读清楚吗?让人一听就明白。

指名读得好的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再齐读。

5、小结:同学们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概知道了赵州桥的概貌、位置、名称以及它的设计者,赵州桥之所以能千年长存,至今仍横跨在渡河上,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雄姿,是因为它在设计上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地方。

到底与众不同在哪里呢,下节课咱们再学习。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吗?对,生字词还有对赵州桥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

咱们再一起来读读。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雄伟),又(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2、第一自然段,我们看到了一座世界闻名、历史悠久的赵州桥。

那么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走近赵州桥。

二、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和坚固(课文第二自然段)1、第二自然段写赵州桥既雄伟,又坚固。

为什么说赵州桥雄伟、坚固呢?我们从第二段中找找答案。

听老师读第二自然段,同学们仔细听,边听边用“——”画出体现赵州桥雄伟的句子。

2、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画得也很仔细,那我们现在来交流你从哪里看出赵州桥的雄伟?看插图,逐句理解(一)体会雄伟(1)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①因为它的桥长大约有我们的10个教室那么长;②桥宽比我们的3个教室还要宽;(2)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①它的构造不同凡响或非同一般……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

(二)体会坚固,从结构设计特点来体会(简笔画)(1)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呢?(2)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我们站在桥下,看着三十七米宽的河面,看着五十多米长的桥,你会怎么想?”“现在的桥500米也有,长5000米的也有,为什么要说长50多米的赵州桥雄伟?”“没有搅拌机,钢筋,混凝土,当时的人们怎么做的?”)(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所以作者发出了一句赞叹: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4)1、这种设计指的是哪种设计?——大桥洞、小桥洞。

那什么是“创举“呢?有谁知道创举的意思?——从来没有过的举动。

2、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是个很好的办法,课文中的这个“创举”指的是什么呢?——四个小桥洞。

你真厉害,创举指的就是四个小桥洞)3、大小桥洞有什么作用?平时——,发大水时——【图片】4、这四个小桥洞的设计有什么优点呢?——生读句子:既……又……。

原来这四个小桥洞的作用这么奇妙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读5、为什么说能够减轻冲击力?——因大桥洞无桥墩,小桥洞可排洪。

为什么说可节省石料?(因大桥洞无墩,小桥洞空心)你们知道这四个小桥洞减少了多少石料吗?——相当于把一个半教室都填满沙子呢?6、真是一举两得,怪不得洪水冲不垮他,地震威胁不了他,你们说这座桥怎么样,非常得——生:坚固【板书:坚固】(前后调换一下顺序读一读,意思会不会变?——意思没有变,说明既……又……这两部分内容不分先后,先说哪一部分内容都能够。

这个对关联词语是并列关系。

你们也能用“既……又……”造个句子吗?7、是不是有四个桥洞的设计都是创举呢,让我们回到一千三百年前,看看桥的样子,出示课件,各种桥的设计。

(独木桥,木桥,板桥,浮桥,砖桥,)到隋朝,李春就设计出了大桥洞上四个小桥洞的赵州桥,你们发现没有,李春这种设计以前从来没有过,所以说是一个——创举)三、体会赵州桥的美观(课文第三自然段)(一)好,体会了雄伟、坚固的赵州桥,那它的美观又从何体现呢?咱们接着学习第三自然地。

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二)谁来读读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哪个部分写了赵州桥的坚固,谁来读一读?哪个部分又写了美观呢?那你们知道这句话好在哪儿吗?——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写赵州桥的坚固,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像这样既总结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过渡句,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过渡句,承上启下】●把赵州桥坚固美观的两个特点连在一起用了一个关联词“不但…….而且……”,【板书:不但而且】这组关联词,表示递进的关系,说明啊,赵州桥有坚固的特点,而且更难得的是还很美观。

那你们现在能用“不但……而且……”造个句子吗?(1)小明爱好广泛,不但会唱歌,而且会跳舞。

(2)王师傅不但会开车,而且会修车。

(3)菊花不但能供人观赏,而且能泡茶,泡茶味道还很好,菊花真有用啊!(4)妹妹长得不但可爱,而且心地善良。

(5)他不但学习成绩好,还很乐于助人。

●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图案各不相同,非常美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