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现象的记忆
记住物质间反应现象,不仅可为迅速解答化学题提供重要依据,而且,通过现象的记忆,还可使学生牢固掌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谓一举两得。
但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反映到实验现象零乱、无头绪、易混淆、记忆困难。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强化实验现象的记忆,下面的做法同学们不妨一试。
一. 做好各类实验,在观察中记忆
化学实验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因为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手,使化学变化重演出来并获得成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乐趣,而对化学现象的解释,探究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又有利于引起和培养学生认识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以及概括性的认识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各类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做好各类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或将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并提供条件,指导做好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究。
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增加动手机会,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会化学仪器的晶莹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化学装置的规范美,在此基础上,牢固记住实验现象。
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用联想的方法记忆
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弄清反应物、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性质,对实验现象加以记忆。
这种方法既可以记忆化学方程式,又可记忆实验现象,可一举两得。
如记忆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这个反应的实验现象时,化学方程式: Cu OH CO CuO H O CO 223
222()∆
++↑
然后联想:Cu OH CO 223()——绿色固体、CuO ——黑色固体、CO 2——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样,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将实验现象叙述为: (1)固体物质由绿色变成黑色; (2)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3)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又如:将——支充满CO 2的试管倒插在一个盛满石灰水的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记忆时,先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Ca OH CaCO H O 2232+=↓+(),然后联想:CaCO 3一
白色沉淀,由于CO
参加了反应,使得试管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中的石灰水将
2
被压进试管一部分,所以就可将此题现象叙述为:
(1)试管内液面上升;
(2)进入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 抓住实验现象的特点,用归纳的方法记忆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一般归为六类:
(一)反应过程中的燃烧现象
燃烧现象的一般规律是:
1.剧烈燃烧,放热;
2. 发出“光”、“焰”、“烟”、“雾”等;
3.生成物的色、态。
记忆时抓住共性:燃烧、放热;然后按照燃烧中光、焰、烟、雾的不同及生成物的色、态的不同去记个性。
表1
(二)固体反应中有气体生成的
1. 电解水:电源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气体的1
2
,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气体的2倍,生成的无色气体可燃。
22222H O
H O 通电
↑+↑
2. 氯酸钾制氧气:白色固体受热生成无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2332
2KClO MnO KCl O ∆
+↑
3. 高锰酸钾制氧气:紫黑色固体受热生成无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4
2422KMnO K MnO MnO O ∆
++↑
(三)溶液反应中有沉淀生成的 1. 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HCl AgNO AgCl HNO +=↓+33
NaCl AgNO AgCl NaNO +=↓+33
H SO Ba OH BaSO H O 242422+=↓+()
Na SO BaCl BaSO Na SO 242424+=↓+ 2. 生成可溶于部分酸的白色沉淀
CaCl Na CO CaCO NaCl 22332+=↓+
Ca OH Na CO CaCO NaOH ()22332+=↓+
CO Ca OH CaCO H O
MgCl Ba OH Mg OH BaCl Na CO BaCl BaCO NaCl
2232222223232+=↓++=↓++=↓+()()()
3. 生成蓝色沉淀
24224NaOH CuSO Cu OH Na SO +=↓+() 4. 生成红褐色沉淀
3333NaOH FeCl Fe OH NaCl +=↓+() (四)溶液反应中固体消失(溶解)的 1. 固体消失,不伴随溶液颜色变化
(1)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放出热量,溶液无色: CaO H O Ca OH +=22()
(2)白(银白)色固体逐渐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溶液无色
BaCO HCl BaCl H O CO Zn H SO ZnSO H CaCO HCl CaCl H O CO 32222442322222+=++↑
+=+↑
+=++↑
2. 固体消失,伴随溶液颜色变化
(1)银白色固体逐渐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Fe HCl FeCl H +=+↑222
Fe H SO FeSO H +=+↑2442
(2)红褐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Fe O HCl FeCl H O
Fe O H SO Fe SO H O Fe OH HCl FeCl H O
233223242432332633333+=++=++=+()()
(3)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CuO HCl CuCl H O CuO H SO CuSO H O
+=++=+2222442
(4)蓝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Cu OH H SO CuSO H O ()224422+=+ (五)反应中固体颜色有变化的 1. 只有固体颜色变化的 (1)红色物质变色 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银白色 222HgO
Hg O ∆
+↑
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
222
Cu O CuO +∆
(2)蓝色物质变色
蓝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试管壁上有水 Cu OH CuO H O ()2
2∆
+
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试管壁有水珠生成 CuSO H O CuSO H O 424255·∆
+
(3)绿色物质变色
绿色固体变成黑色,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u OH CO CuO H O CO 223
222()∆
++↑
(4)白(银白)色物质变色 白色固体逐渐变成蓝色
CuSO H O CuSO H O 424255+=· (5)黑色物质变色
黑色固体变成亮红色固体,试管壁有水生成 CuO H Cu H O ++2
2∆
黑色固体变成亮红色固体,生成无色使石灰水变浑气体
2222CuO C
Cu CO CuO CO
Cu CO ++↑++↑
高温∆
2. 既有固体物质变色,又伴随溶液变色的
(1)红色固体表面覆盖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呈蓝色 Cu Hg NO Hg Cu NO +=+()()3232
(2)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着一层亮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Fe CuSO Cu FeSO +=+44 (六)其它现象
1. 加热滴有石蕊试液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H CO CO H O 23
22∆
+
2. 向酸性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