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力气象学第1章描写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动力气象学第1章描写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

第一章描写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复习思考题1.支配大气运动状态和热力状态的基本物理定律有哪些?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有几个方程组成?哪些是预报方程?哪些是诊断方程?答:基本物理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气体实验定律;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有六个方程组成(三个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状态方程);若是湿空气还要加一个水汽方程。

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是预报方程,状态方程是诊断方程。

2.研究大气运动变化规律为什么选用旋转坐标系?旋转参考系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有什么不同?答: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而言,旋转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加入了视示力(科里奥利力、惯性离心力)。

3.地球旋转对大气运动有哪些动力作用?答:产生惯性离心力,相对于地球有运动的大气还受科里奥利力作用。

4.科里奥利力是怎样产生的?他与速度的关系如何?南北半球有何区别?它在赤道、极地的方向如何?答:由于地球旋转及空气微团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产生;科里奥利力垂直于V,在北半球指向运动的右侧,在赤道处沿半径向外,在极地其垂直于地轴向外。

5.惯性离心力是怎样产生的?如果没有地球旋转,此力存在不存在?答:处在旋转坐标系中产生的;若没有地球旋转,此力不存在。

6.曲率项力怎样产生的?如果没有地球自转,此力存在不存在?答:由于地球的球面性引起的;若没有地球旋转,此力不存在。

7.惯性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有哪些异同点?答:都是在旋转参考系中的视示力,惯性离心力恒存在,而大气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才会产生科里奥利力。

8.为什么把地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合并为重力?答:地球引力*g 仅与空气微团的位置有关,而惯性离心力R 2Ω也只与空气微团的位置有关,从逻辑上很自然将这两力合并在一起。

地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矢量和称作重力。

9.为什么地球不可能是一个绝对球体?答:惯性离心力可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

一个分立部分抵消了地球引力,一个分立与地表面相切指向赤道。

后一个分立促使物体向赤道方向运动。

在这个分立的长久作用下,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球球壳的形状,使地球在赤道处隆起,地球成为扁平的椭球体。

10.重力的方向如何?与等高面是否垂直?海平面上的重力如何?答:重力g的方向垂直于等重力位势面,且由高重力位势指向低重力位势;与等高面不垂直海平面为等重力位势面,重力与海平面垂直。

11.如何认识不考虑重力在水平面上的分量?答:因地心引力与重力的夹角非常小(不到0.1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很小,以致我们就认为重力指向地心。

12.物理上什么样的力是位势力(或保守力)?位势力有哪些主要的性质?答:保守力:在物理系统里,假若一个粒子,从起始点移动到终结点,由于受到作用力,所做的功,不因为路径的不同而改变。

则称此力为保守力。

假若一个物理系统里,所有的作用力都是保守力,则称此系统为保守系统。

由于保守力所做的功与运动物体所经过的路径无关,因此,如果物体沿闭合路径绕行一周,则保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恒为0。

因为保守力的功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在只有保守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情况下可以定义势能(位能)。

13.重力位势与重力位能这两个概念有何差异?引进重力位势这个概念有何好处?答:重力位势:重力位势Φ表示移动单位质量空气微团从海平面(Z=0)到Z 高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重力位能:重力位能可简称为位能。

重力场中距海平面z 高度上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具有的位能为gz=Φ引进重力位势后,g等重力位势面(等Φ面)相垂直,方向为高值等重力位势面指向低等重力位势面,其大小由等重力位势面的疏密程度来确定。

所以,重力位势的空间分布完全刻画除了重力场的特征。

14.位势高度的量纲是什么?因位势米与几何米在数值上差不多,能否写成11gpm m ≈?答:位势高度的量纲是22L T-;位势高度的本质是重力位势,而不是高度。

15.何谓薄层近似?去薄层近似简化球坐标系中运动方程组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在球坐标的运动方程中,当r 处于系数地位时用a 代替,当r 处于微商地位时用z r δδ=代替是相当精确的,这一近似被郭晓岚称为薄层近似。

使用时要不违背绝对角动量守恒原理。

不违背机械能守恒原理。

16.在什么情况下,基本方程中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答:在中低纬度局部地区的大气运动中,运动方程中的所有曲率项都可以略去。

17.什么是局地直角坐标系?该坐标系是如何考虑地球旋转的?去掉方程中2cos fϕ=Ω 是否合理?局地直角坐标系与球坐标系有何联系与区别?答:坐标系的原点取在所指定地点的海平面上,X 轴原点指向东,Y 轴指向正北,而Z 轴向天顶,由一点移到另一点时,这样坐标系的坐标轴将发生变化。

把球面视为平面,而且认为水平面绕铅直轴以角速度/2sin f ϕ=Ω旋转;合理,略取后仍然符合科里奥利力和曲率项力都不做功的原则。

局地直角坐标系实际上是球坐标系的简化形式,它保持了球坐标系的标架,但忽略了球面曲率的影响。

18.在局地直角坐标系中是如何处理2sin f ϕ=Ω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答:在中小尺度系统中取0f f =,其中002sin f ϕ=Ω;在大尺度系统中取0f f y β=+,即β平面近似。

19.常用的热力学能学方程有哪些形式?答:(1)用气温、比容表述Q dt d p dt dT c v=+α(2)用气压、气温表述Qdt dp dt dT c p =-α(3)用气压、密度表述Q Tc dtd dt p d v 1ln ln =-ργ,γ为Poisson 指数(4)用位温表述Q Tc dtd p 1ln =θ20.如何理解大气中短时期的热力过程可视为绝热过程?答:在空气运动的短期变化过程中,可以认为空气微团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绝热过程。

21.试阐述速度散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有没有关系?答:速度散度33V ∇代表物质体积元的体积在运动中的相对膨胀率。

因3301()lim d V dtδτδτδτ→∇= ,故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没有关系。

22.“/0d dt ρ=是不可压缩流体的充分与必要条件”,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不正确,是必要非充分的。

23.大气运动方程组和一般流体力学方程组主要差别有哪些?24.什么是均质大气?均质大气高度h 的意义是什么?答:假设空气密度ρ不随高度变化,即是均质大气模式;在均质大气处,实际大气的气压和密度分别近似等于地面气压和密度的1e。

习题1.说明温度平流变化的物理意义,证明2nT T V T V V s n∂∂-∇=-=-∂∂ 其中/T s ∂∂表示温度平流沿水平速度方向变化率,/T n -∂∂是温度梯度的大小,n V 是水平速度在水平温度梯度方向上的分量。

解:用自然坐标系,20()T T T V T Vt t n Vs n s =∂∂∂-∇=-+=-∂∂∂ 用直角坐标系将V分解图1.120()()s n nT T T V T V t V n t n V s n n =∂∂∂-∇=-++=-∂∂∂ 2.如果大气中中存在另外的一个运动系统(如飞机、轮船、气压系统等),设在运动系统中观测到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T t δδ,运动系统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C,试证明有下列关系式成立,即3()dT TV C T dt tδδ=+-∇ 解:在固定坐标系中:以速度V运动的质点的个别变化可展开为:3d T TV T d t t δδ=+∇ 在运动坐标系中(设其移动的速度为C ),空气质点必以)(C V-的速度相对于运功坐标系运动。

所以,空气质点的个别变化在运动坐标系中可展开为:3()dT TV C T d t tδδ=+-∇ 3.设O x y z ''''-是一惯性坐标系,O xyz '-是固定在地球上随地球一起旋转的旋转坐标系,f 是一标量场,惯性坐标系中(,,,)f f x y z t '''=,全导数3()a a a d f f V f dt t∂=+∇∂ (/)a f t ∂∂是惯性坐标系中固定点上f 随时间的变化率,a V是绝对速度,3f -∇ 是惯性坐标系中梯度;旋转坐标系中(,,,)f f x y z t =,全导数3()r d f fV f d t t∂=+∇∂ (/)r f t ∂∂是旋转坐标系中固定点上f 随时间的变化率,3V相对速度,试用数学方法证明a r d f d fdt dt=即一标量场的全导数与参考系无关。

图1.2提示:(如图1.2)(1)z y x ,,分别是t z y x ,,,'''的函数,),,,(t z y x f 是t z y x ,,,'''的复合函数,即),,,(t z y x f ),,,(t z y x x x '''=,),,,(t z y x y y '''=,),,,(t z y x z z '''=利用复合函数微分法则,可求得a t f )/(∂∂与r t f )/(∂∂之间的关系;(2)令k z j y i x r++=,k z j y i x r ''+''+''= ,则r t r )/(∂∂ 为旋转坐标系中固定点观测到惯性坐标系中矢径的变率,即牵连速度c c t r V )/(∂∂=相反有ac t r V )/(∂∂-=(3)梯度不依赖坐标系ff 33~∇=∇4.计算45N跟随地球一起旋转的空气微团的牵连速度。

解:由速度公式a V V r =+Ω⨯ 可知,牵连速度为:rΩ⨯大小为sin r r ϕΩ⨯=Ω;方向为向东。

5.设流场是定常的、均匀的、沿纬圈的带状环流,试求微团的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

解:(1)绝对速度设空气微团沿纬圈的相对速度V U i =,式中U 为常量。

又地转角速度可分解成cos sin j kϕϕΩ=Ω+Ω而位置向量r rk=则牵连速度cos e V r r i ϕ=Ω⨯=Ω故绝对速度(cos )a e V V V U r iϕ=+=+Ω(2)绝对加速度空气微团的绝对加速度22a a d V d VV R d t d t=+Ω⨯-Ω因0,,v u u U ===则由球坐标系dVdt分量表达式可知22tan dV UU j k dtr rϕ=- 而22222222cos 2sin sin cos cos sin cos V U j k U k ifUk fUj k R j R k r j r kϕϕϕϕϕϕϕΩ⨯=Ω⨯+Ω⨯-+-Ω=Ω-Ω=Ω-Ω于是22222tan (cos sin )(cos )a a d V U U fU r j fU r kdt r rϕϕϕϕ=++Ω-++Ω注:对于绝对加速度的大小和合成方向可作如下分析因绝对加速度a a d V dt在i 和j方向上的分量能够写作22sin (2cos )cos U U r r ϕϕϕ+Ω+Ω和22cos (2cos )cos U U r r ϕϕϕ-+Ω+Ω很容易得到绝对加速度的大小22(2cos )cos a a d V U U r dt r ϕϕ=+Ω+Ω 因绝对加速度的一个分量与j方向一致,一个分量与k 方向相反,故若令合成的绝对加速度向量与j向量的夹角为α(见图1.3),则有cos tan cot tan()sin 2ϕπαϕϕϕ===-图1.3故说明绝对加速度的方向与n -方向一致,即指向地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