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1-10的数数、大小长短的比较、1-5的认识与书写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熟练的掌握1-10的数数,会比较大小长短,认识并能书写1-5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数一数: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分别找出图片中的有关1到10的物体学生观察图片,找物体,数数师:说数字歌,找数字。
(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
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
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
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高。
)师:让学生练习,手口一致的数数学生看着图片,数数比一比:<比多少>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数一数,图片中苹果有多少,梨有多少。
比一比,是苹果多,还是梨多。
学生比较,回答师:数一数自己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多少与同桌比一比,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学生数铅笔、比较<比长短>师:老师手中有两根绳子,比一比,哪根长,哪根短学生比较师:展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图片中哪根铅笔长,哪根铅笔短。
学生比较<比高矮>师:展示图片,比较长颈鹿和小白兔的个子,谁高谁矮学生比较做游戏,同桌之间比较个高个矮,听老师指令,个高的坐下来,(反复)<比远近>师:展示图片,帮小明找到最近的回家的路。
学生找路师:找到距离我最远的同学,最近的同学。
1~5的认识:出示卡片,1~5,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
5像秤钩,来卖菜。
带着学生写一遍,学生练习。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10的数数,学会了比较多少,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
(分别再举例子复习)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课时:第2课时教学内容: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的意义教学难点:分清“>”“<”的方向教学过程: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参观森林运动会,看看动物们矫健的身姿,好不好。
生:好。
展示图片师:现在,咱们看的是拔河比赛项目,看,哪一对要赢了生:大熊猫一队的。
师:大家一块儿看看,这两队队员有什么不同生:熊猫队的队员多,大象队的队员少,不公平。
师:熊猫队几名成员大象队几名成员大家比一比,3和2谁大谁小3大,2小,也就是3大于2,2小于3,我们写作:3>2,2<3.一块认识认识“>”“<”,看图,帮“>”“<”找回家认识大于号小于号了吗老师这有一段口诀,一块记一记好吧,“大于号,小于号,带着兄弟来报道,大口在前是大于号,尖尖在前是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嘴巴朝着大数笑。
”< 学生记一记>< 练习>师:现在,这边的拔河比赛开始了,这一次比赛公平吗生:公平。
师:为什么生:每一对都是两名。
师:对,很好,左边一队两名,右边一队也是两名,2等于2,我们可以写作2=2。
“=”等于号<练习>小结:我们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例如:5>3 ,2<6,4=4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课时:第3课时教学内容:1~5的分解与组成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教学重难点: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1~5的组成教学过程:<2的分解和组成>师:小朋友们,喜欢笑脸吗看看老师手中有好多笑脸,咱们一块用笑脸玩个游戏好不好生:好师:首先,老师先拿出2个来,我找一个小朋友把这两个笑脸分别放到两个碟子上。
学生放笑脸师:瞧,这位小朋友把笑脸分开了,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有一个笑脸,也就是说,2分成了1和1,(幻灯片演示)师:我再找一个同学将这两个碟子里的笑脸放到一块儿。
学生放笑脸师:他把红色碟子里的一个笑脸和蓝色碟子的一个笑脸放在一块,就变成了2个笑脸,也就是说,1和1组成了2(幻灯片演示)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3的分解和组成>做游戏,老师手里拿着三个笑脸(两手都有),展示一只手,另一只手里多少笑脸让小朋友们去猜。
从中体会3的分解。
老师再将自己两手中的笑脸都放在黑板上,同上引导小朋友们去理解3的组成。
(幻灯片演示)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4的分解与组成>师:2和3会分解了,小朋友们会不会分解4呢在按照前面的方法将4个笑脸放到2个碟子里面。
(连续找三个小朋友)学生尝试的放,老师对每一种方法进行解释。
幻灯片展示。
再让三个小朋友将分好的笑脸分别放在一起,幻灯片展示学生动手练一练<5的分解与组成>师:接下来,我们要将老师手中的五个笑脸分发到两个盘子里面,那个小朋友自告奋勇,主动来发一发。
学生发(四种方法)老师如上强调5的分解与组成。
小结:数与数之间都是有逻辑关系的。
1~5可以分解,也可以由其他数组成。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课时:第4课时教学内容: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2.让学生掌握5的加减法3.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5以内的加减.教学过程:<复习数的组成>幻灯片演示<创设情境>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羊村里去玩,好不好,看,草坪上有1只羊(喜羊羊)在玩耍,咦,美羊羊来找喜羊羊玩了,小朋友们,现在看看草坪上共有几只羊你怎么算的学生回答师:1只羊加上1只羊是两只羊,我们可以写作,1+1=2,1和1组成2,所以,1+1=2。
现在草坪里有了两只羊,懒羊羊也找来和他们玩了,现在有几只羊学生回答师:2只羊加上一只羊共有三只羊,我们可以写作:2+1=3,2和1组成3,所以,2+1=3过了一会儿,沸羊羊也参与他们其中了,现在,有几只羊了呢学生回答老师解释,同上玩着玩着,村长过来要叫懒羊羊回去吃饭,现在加上村长,共有多少只羊学生回答,老师解释,同上村长,把懒羊羊叫走了,还剩下多少只羊<练习>用笑脸练习:1+2 2+2 3+21+3 2+35-3 4-3 4-23-2 2-1小结:我们今天学了1~5之间的加减法,要想很快的算出1~5的加减法,必须,理解1~5的组成。
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课时:第5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0的含义2、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3、掌握序数词,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4、注意倾听各活动中的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重点:理解10以内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难点:序数的理解。
准备:1、教具:10张动物卡片,数字卡片1-10。
2、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教学过程:< “0”的认识>1、幻灯片演示,猴子吃桃子,把篮子里的桃子吃光光的,篮子里没桃子了,引出“0”用现实中的例子,举例说明,“0”的含义<序数>2、集体活动:(1)拍手:(2)认识序数出示动物卡片排成一横排,引导幼儿观察动物以及动物排列的位置,并按顺序说出每只动物的位置。
A小动物王国要召开运动会,瞧!小动物排好队进场了,看看图上有什么小动物有几只小动物带领幼儿从1数到10。
B第1个是什么小动物呢第2个是什么小动物呢第3、4----请个别幼儿说说,指一指。
C这个动物排在第几位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个动物的位置呢启发幼儿上来在每只动物下面放一个数字来表示动物的位置。
(1):什么动物不见了3、操作活动:(1)第一、二、三组:添画空格、圈小动物(2):第四、五、六组:观察两组物体,想一想怎样使它们一样多。
4、活动评价: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综合练习>幼小衔接班数学教案课时:第6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图形、物体,学会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师: 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A、动手操作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B、汇报反馈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让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C、小结概念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指名生回答,师根据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A、感知长方体师:(举起球)看看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
师带领依次放回圆柱和正方体。
师:看看桌子上现在有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在小组里和小朋友说一说。
(2分钟) B、汇报反馈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感觉到的(5分钟)师根据的回答来规范语言名称。
并板书:长方体:平面C、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感觉。
D、集体反馈各种物体的特征师: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你认识的什么物体有什么感觉?师根据汇报的板书出各种物体的特征。
每汇报完一种,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找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验证了他的感觉后再板书。
?E、比较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圆柱和球能滚,那他们滚的是不是一样的呢?指名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能说清楚就要鼓励。
3、抽象思维,形成表象师:这几种物体,如果去掉了它们美丽的外衣,你还认识它们吗?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一样的吗?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