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4个毛病,羽毛球进步快大家为何爱打羽毛球?羽毛球前国手、世界女子冠军龚睿那在接受《生命时报》专访时说:“羽毛球的魅力在于,首先,运动量比较大,一打就是一身汗,在增强体能方面效果好;其次,因为隔着网,没有身体接触,比较安全;再次,打羽毛球有乐趣,能增进友谊;最关键的一点是,羽毛球上手快,坚持练习一年半载,就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所以特别容易‘上瘾’。
”不过,一开始进步得挺快,打到一定程度似乎就进入了“平台期”,是很多羽毛球爱好者的共同问题。
退役后的龚睿那工作之余也跟朋友们打球,其中不乏业余爱好者。
龚睿那说,球友们要想获得更大的进步,应该注意改掉如下4个常见的毛病:第一,不重视步法训练。
打羽毛球最郁闷的就是够不到球,其原因就是步法不到位。
如果不能在舒服的位置接球,也无法打出足以控制对方的球。
因此,脚下功夫一定要到家。
对方如果吊球,你应该采取垫步、交叉步迅速进行调整,最后跨出一大步去击球。
很多球友跑步前进或后退去接球,是错误的。
这样做,即使打到球回球质量也不高;另外,冲过去之后重心不稳,容易因“刹不住车”而受伤。
第二,用力方法不对。
羽毛球拍的弹性极强,轻轻一击,球就能飞出很远。
正确的用力方法是,接球前全身放松,触球的一瞬间,大臂带动小臂,最后是手指、手腕用力将球击出。
很多球友接球前全身紧张,击球时猛抡手臂,一方面特别消耗体力,另一方面很容易导致肩部拉伤。
第三,打球前不进行充分的热身。
打羽毛球需要运用全身多个关节,包括颈、肩、肘、腕、腰、髋、膝、踝、手指等,所以打球前必须把各个关节活动开。
另外,要跑一跑,让肌肉热起来。
龚睿那说,专业的羽毛球运动员打球前热身不达到出汗的程度,是不允许上场的。
第四,打球后不注意放松整理。
很多球友一打完球就坐下喝水、换衣服,然后收拾东西走人,这是不对的。
龚睿那说,打完球马上坐下对心脏不好,另外打球的时候肌肉剧烈收缩,有时处于缺氧状态,如果不进行整理运动,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其结果是,打完球好几天还是腰酸腿疼,会影响锻炼的积极性。
正确的做法是,从场上下来以后绕着场地走几圈,做做深呼吸,再做几组肌肉拉伸练习。
做个时尚羽球达人龚睿那,国家羽毛球队前主力队员,荣获2001年世锦赛女单冠军,现任湖南省益阳市体育局副局长。
球拍不是越轻越好很多球友一开始打羽毛球,本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原则,买了动辄上千元的球拍。
其实这是没必要的。
羽毛球专家戴劲说,初学者没必要在装备上一步到位,在没有确立风格和打法的情况下,先买个重量适中、价格实惠的拍子就可以了。
戴劲告诉记者,初学者由于技术不到家,断拍子的情况很常见,所以一上来就买很贵的拍子没有必要,“不如把钱省下来,用在买球和租场地上面。
”另外,他指出,羽毛球拍不是越轻越好,应视风格、打法而定。
“力量型选手往往选择较重的球拍,以便于发力;控球和防守型选手则适合分量轻的球拍,因为他们使的往往是巧劲;兼顾前两者,注重技巧和变化的选手,应选择重量适中的球拍。
”羽毛球好的球能帮你提高在羽毛球健身方面,球绝对算得上是一笔不菲的投入。
戴劲说,好球和次球的区别在于:飞行弧线和飞行状态不同,并且,质量好的球更耐打。
“你买一个好球能打很长时间,买质量次的球打几下就坏了,最后花的钱可能差不多。
”戴劲建议,如果你的目的就是玩,不在乎球技的提高,买便宜的球就可以;如果你想在球技上有所追求,建议买好一点的。
“好的球一搓是可以转的,质量次的就达不到。
”拍线男士选粗,女士选细打羽毛球一旦讲究起来,拍线也要有所选择。
戴劲告诉记者,目前拍线质量有两种趋势,一是更结实,二是更有弹性,二者有时不能兼得。
对于常打球的人或者男士来说,建议选择较粗的线,这种线比较结实、耐打,但可能稍微损失控球感;对于女士来说,由于发生断线的几率小,建议选择较细、弹性大的线,一来重量轻,二来击球省力。
打社交球减不了肥晓峰工作以后成天坐办公室,平时应酬还多,腰围见长,肚子一天天挺起来。
看到单位很多人下班后去打羽毛球,他也加入进去。
打了几个月,发现肚子上的肉没减少,体重还增加了一点。
他很奇怪,“难道打羽毛球减不了肥吗?”北京体育大学小球教研室羽毛球讲师戴劲告诉记者,羽毛球速度快,人的活动范围大,需要起跳和转身,其运动量在小球里仅次于网球。
打乒乓球一般只需跨一两步,羽毛球则需要两三步,跨两步的运动量比跨一步的两倍还要大。
所以,羽毛球对体能的消耗很大,打一会就可能大汗淋漓。
除了激烈的比赛状态和杀球瞬间,羽毛球基本上是有氧运动,坚持下来完全可以达到减肥目的。
不过,有几种情况会使得羽毛球的“减肥”效果不明显:一是羽毛球会明显长肌肉。
以右手持拍者为例,一般右臂会比左臂粗;由于左腿要经常蹬,右腿经常跨和支撑,会造成左小腿和右大腿比对侧粗。
肌肉比肥肉要重,因此打了一段时间羽毛球,体重不减反增是很常见的。
二是很多球友打的是“社交球”。
打球的时间短,打一会就歇着,打完球食欲大增,然后和朋友们一起大吃大喝,结果补充的能量大于消耗,反而会增肥。
三是打球过于激烈,造成无氧状态,也达不到减肥的目的。
戴劲建议,打羽毛球要持之以恒,如果没有其他运动项目,一周打两三次、每次1—2小时为宜,打球不要过于激烈,只要坚持就能达到减脂的目的。
另外,打完球不要暴饮暴食,这样才能保住胜利果实。
打羽毛球要防四种伤运动常像一把双刃剑,做得好会让人身心皆受益,做得不好反而招致伤病。
羽毛球也是一样。
羽毛球专家戴劲告诉记者,打羽毛球主要留神四种伤害:1.肩部拉伤。
不少球友打完球以后肩膀很疼,有的甚至连胳膊都抬不起来,这就是肩拉伤了。
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打球用力方法不对,即击球时肩部没有放松,抡圆了胳膊打;二是动作没错,但肌肉力量不足,大力扣杀时也会导致拉伤。
对策是,学习正确的挥拍动作,常做屈肘平举的静止练习,加强臂力。
2.网球肘。
打球后肘关节疼痛,那准是打球造成的“网球肘”,是反手动作不顺畅、别着劲打的结果。
其对策是,加强挥拍动作练习,培养正确的动作习惯。
3.膝关节劳损。
羽毛球是个很“用膝”的运动。
作为经常吃劲的关节,如果膝盖周围的肌肉力量不足,就会慢慢造成劳损。
对策是,常练习靠墙半蹲,加强腿部肌肉力量。
4.眼睛被球打到。
羽毛球速度很快,眼睛被球打到的意外时有发生。
所以,打球时切记两点:在网前一定要举拍;双打中,同伴在后面击球时千万别回头。
年纪大了,多打和平球(健身提示)公司组织羽毛球比赛,58岁的张总也报名参加。
但刚刚上场10分钟,张总的肩膀就疼起来,动弹不得。
原来,比赛中激烈的跳跃和扣杀,拉伤了他的肌肉。
对此,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副教授苟波指出,上岁数的人不宜参加过于激烈的球类运动。
事实上,生活中像张总这样喜欢球类运动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数。
那么,他们该如何参与呢?苟波表示,球类运动有两种运动方式,一种是打对抗性的比赛,一种是打“和平球”、“友谊球”。
“这两种打法运动方式不同,效果也各异。
”苟波说,对抗性打法多为无氧运动,动作幅度大,难度也大,需要一定的专业技巧,有时会突然跳跃、剧烈用力,有时则要弯腰、用巧力。
由于比赛存在输赢心态,参与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扭伤、骨折、心脏不适等问题,因此不适合中老年人。
“和平球”、“友谊球”打法不需要对抗,手臂挥动、手腕摆动的频率、幅度变化不大,头颈还能上下左右活动,同时,臂、腕、踝、膝、髋关节以及腰、腹等部位也都能得到锻炼,是很好的有氧运动。
打“和平球”时,双方基本不计较输赢,而在乎球打过去如何使对方好接,因此能平和心态,增进友谊。
对上了年纪又喜欢球类运动的人来说,这种打法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苟波提醒,中老年人参加强度较高的球类运动时,运动强度和时间要掌握好,每打15—20分钟应休息一下,喝点水;此外,最好和家人、朋友结伴运动;一旦出现憋气、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羽毛球运动的常见损伤1、软组织损伤,在羽毛球运动中比较常见,如肌肉拉伤、肌腱扭伤、断裂伤等。
2、关节与韧带损伤,有急性和慢性的关节与韧带损伤。
其中以慢性关节、韧带损伤较为多见,如:膝、踝损伤,肱骨外上髁炎等。
3、骨骼损伤主要是肩关节、肘关节脱位,但羽毛球中较少出现。
下面是羽毛球运动与人体相关部位的运动损伤与护具防护原理介绍:一、肩膀原因:羽毛球运动员在扣杀时,动作不协调或肌肉僵硬,容易产生肩部肌肉拉伤。
症状:肌腱炎(Tendinitis)护具防护原理:护具协助肌肉的支撑作用,分散快速动作所产生的张力。
二、手肘原因:高速攻防的羽球,曾在瞬间因挥拍击球的高速动作对肘部肌肉产生巨大撕扯力量。
姿势不正确、肌力无法负荷都可以造成手肘肌肉拉伤。
症状:外上髁肌腱、内上髁肌腱炎、侧副韧带扭伤。
护具防护原理:护具的辅助力量,可降低肌肉因瞬间快速收缩产生过大拉力导致肌腱发炎的现象。
三、手腕原因:许多羽球运动员挥拍击球时因过度依赖手腕技巧,造成手腕扭伤。
症状:手腕扭伤(Wrist sprain)护具防护原理:护具的束缚可降低腕部的大动作并提供手腕稳定效果。
四、腰背部原因:救球时,快速扭转躯干,会使僵硬的背肌拉伤。
护具防护原理:护具则可以协助腰部稳定及避免腰部过度拉伸而造成肌肉拉伤。
五、大腿原因:大腿肌肉因快速的收缩与活动,容易产生拉伤、痉挛。
护具防护原理:护具协助肌肉作用,避免肌肉紧张、造成拉伤。
六、膝部原因:羽球相当独特的快速走位动作,为膝给结构带来高度的负荷,一旦稳定不足,韧带及半月软骨就会出现磨损现象。
症状:前十字拉伤(ACL tear)、内侧韧带拉伤(MCL tear)护具防护原理:护具可加强膝部稳定度,协助肌肉作用,减少活动角度过大造成持续伤害。
七、小腿原因:快速的运动张力,使小腿肌肉长期处在高张姿态,容易产生僵硬、拉伤、疼痛等症状。
症状:网球腿(Tennis Leg)护具防护原理:护具加压束缚小腿肌肉,避免小腿疲劳、僵硬、拉伤。
八、脚踝原因:快速的侧移、转位、急停、击球、让脚踝须承受最大的能量而容易受伤。
症状:阿基里斯肌腱炎 Achilles Tendinitis、踝扭伤 Ankle sprain护具防护原理:护具强化足部稳定,缓衡移动时部位所须承受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