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培优训练(一)“时空定位”专练一、选择题(2017·福建质检)如图示意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
读图完成1~3题。
1.该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A.5月B.6月C.10月D.12月2.该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A.灌溉B.旅游C.防凌D.发电3.该水库夏季入库泥沙最多,是因为其上游地区()A.植被遭破坏B.来水量大C.土质疏松D.积雪消融解析:1.B 2.C 3.B第1题,图中所给的数据为各月蓄水的变化量,若变化量大于0,说明水库水量增加,若变化量小于0,说明水库水量减少。
据图可知,4月到6月,水库蓄水变化量均为负值,7月水库蓄水变化量变为正值,说明4~6月水库水量持续减少,在6月水库蓄水量最少。
第2题,由图可知,从12月到次年3月(北半球冬半年),刘家峡水库的水位持续上升。
这一时期,黄河上游自南向北流的河段(即刘家峡下游河段)会出现凌汛现象,水库在每年的11月份开闸放水,腾出库容,以蓄积12月~次年3月(凌汛发生时期)的上游来水,减轻下游凌汛灾害。
第3题,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流域内的山地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
春季气温回升,冰雪开始消融,夏季受东南风影响,地形雨多,河流径流量大,从上游侵蚀搬运的泥沙量大,造成入库泥沙多。
如图为某年某日东亚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预测图,这种天气形势在该季节比较常见。
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对各地天气现象的预测正确的是()A.兰州—雷雨交加B.南昌—阴雨连绵C.哈尔滨—寒潮过境D.西安—寒风迎大雪5.由图中信息可推知,该季节()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C.北半球西风势力为一年中最强D.夏威夷高压达一年中最强盛状态6.下列地区中,此季节与我国大陆主导风向及成因均相同的是()A.印度半岛B.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C.日本群岛D.索马里半岛东部沿海解析:4.D 5.C 6.C第4题,由图中陆地上出现大型高压中心可判断,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而雷雨交加多出现在夏季,与图示季节不符;冷锋过境后,南昌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哈尔滨附近等压线稀疏,说明风力较弱,不会出现寒潮过境;西安即将经历冷锋过境,故将会出现大风、降温、降雪等天气。
第5题,由上题可知,此季节是北半球冬季。
此季节北半球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势力为一年中最强;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北半球夏季夏威夷高压达一年中最强盛状态。
第6题,冬季我国盛行风为西北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此季节,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与我国成因相同,但是风向为东北风;南半球为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的风向是由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北风,该风向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而成的;日本群岛的主导风向及风的成因与我国大陆相同;索马里半岛东部沿海位于东北信风带,风向为东北风。
(2017·乌鲁木齐诊断)常见植物有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常绿植物并非不落叶,只是当它的新叶长出时,老叶开始凋落,故四季常青。
如图示意我国某地两种树种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
据此完成7~8题。
7.甲树种广泛分布区所属地区可能为()A.东南丘陵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8.造成乙树种春季凋落量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A.风力较大B.气温回升C.日照强烈D.降水稀少解析:7.C8.B第7题,由图可知,甲树种落叶主要集中在秋季,符合华北平原温带落叶阔叶林特征,C项正确。
第8题,乙树种全年都有落叶现象,应该属于亚热带常绿林,春季凋落量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与气温回升快、植物快速生长、老叶开始凋落有关,故B项正确;与风力较大、日照强烈、降水稀少关系相对较小,故A、C、D三项错误。
如图为某半岛沿41°N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丙三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完成9~11题。
9.该半岛南临()A.英吉利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C.苏伊士运河D.土耳其海峡10.依次表示甲、乙、丙三地月平均气温曲线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11.丙地的地带性植被为()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温带草原解析:9.B10.A11.A第9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半岛为伊比利亚半岛,该半岛南临直布罗陀海峡。
第10题,由图可知,乙地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部沿海,受海洋影响较大,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季受西风影响,气温较高,因此曲线②为乙地月平均气温曲线;甲地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且地势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因此曲线①为甲地月平均气温曲线;丙地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背风坡(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气温较高,故曲线③为丙地月平均气温曲线。
第11题,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可知,丙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二、非选择题12.(2018届高三·福建四地六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博斯腾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
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湖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材料二如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分析博斯腾湖东、西部沿岸芦苇分布差异的原因。
(2)说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分析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4)说明湖区西北部大面积农业区建设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第(1)题,博斯腾湖东、西部沿岸芦苇分布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湖区西岸地势较平坦,土壤较肥沃,湖水盐度较低。
第(2)题,从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可以看出,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冬季。
原因与冬季时冬季风风力强、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小、太阳辐射量小有关。
第(3)题,湖陆风的形成主要受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陆地升温时间早、升温快,湖面升温慢,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第(4)题,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面积农业区建设会导致湖泊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水富营养化以及土壤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湖区西岸与东岸相比: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平坦;泥沙沉积,土壤较肥沃;有河流注入,湖水盐度较低。
(2)冬季。
原因: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反射率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小。
(任答两点即可)(3)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正午太阳高度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4)农业区中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小,湖泊面积萎缩;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区中灌溉用水注入湖中,污染湖水,导致湖水富营养化;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任答两点即可)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位于西非东南部,南临大西洋几内亚湾,农业资源丰富。
初期,该国棉花、花生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1970年以来,石油出口成为该国主要经济支柱,主要出口到欧洲、东亚等国家。
但该国炼油工业不发达。
材料一如图为西非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如图为尼日利亚物产分布图。
材料三近年来尼日利亚棉花产量持续下降,该国棉花发展协会呼吁本国农民尽快重新种植棉花,增加国内棉花产量,本国纺织品单产成本是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布匹)价格的2倍左右。
但该国禁止部分纺织品进口。
(1)比较尼日利亚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原因。
(2)分析尼日利亚禁止部分纺织品进口的原因。
(3)甲地所在沿海地区是该国炼油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分析该国炼油企业集中布局在此地的原因。
(4)该国石油资源丰富,但优质成品油仍需大量进口。
试为该国炼油业走出困境出谋划策。
解析:第(1)题,尼日利亚地处非洲西部几内亚湾沿岸,6~8 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来自南半球大西洋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偏形成西南季风,赤道低压北移控制该地区,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受其影响降水多,形成雨季;几内亚湾暖流也增加降水。
12月至次年2月太阳直射点南移,该地受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形成旱季。
第(2)题,禁止进口的原因:保护本国市场,因该国经济、技术落后,纺织品竞争能力差;缓解就业压力,该国面积不大,人口多。
分析时主要围绕这两方面展开。
第(3)题,分析炼油企业密集的原因,主要从原料供应、污染类型及程度、交通、市场等角度进行。
第(4)题,该国炼油能力差,导致优质成品油需大量进口,其改进措施应从基础设施建设与增加资金及技术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夏季是雨季,降水多,冬季是旱季,降水少。
原因:6~8月受来自南半球(大西洋)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产生降水;地形抬升降水多;几内亚湾有暖流经过,增湿;12月至次年2月受东北信风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2)该国棉纺织技术落后,进口纺织品会对本国的棉纺织业造成冲击;棉纺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该国人口众多,进口纺织品会对本国就业形式造成冲击。
(3)接近原料地,该地石油资源丰富;炼油企业污染大气和水源;该地区位于河流下游;远离人口密集区(为热带雨林区,人口相对较少);沿海交通便利,接近国际市场。
(4)加强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炼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