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时空定位表
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两个战场、四大会战、相持阶段、中共七大、收回治外法权、抗战的胜利
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七届二中全会
经济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装西餐西式住宅传入
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兴起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石器时代-1840)
阶段
原始社会
夏、商、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宋、元
明、清前期
时间
前2070-前771年(前21-前8世纪)
前770-前221年(前8-前3世纪)
前221-220年(前3世纪后期-3世纪前期)
581-907年(6世纪后期-10世纪初)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知州、通判、转运使、御史台、行省制、宣政院
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密折制、改土归流、理藩院、清处理边疆原则
经济
耒耜、刀耕、火种、彩陶、养蚕
井田制、青铜(夏商周)、官府垄断手工业
重农抑商、铁犁牛耕、柔化处理技术、都江堰、郑国渠
灵渠、修驰道、统一度量衡车轨、丝国、水排、王景治黄河、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新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整风运动
选修
戊戌变法
孙中山
毛泽东
中国现代史知识框架(1949-现在)
阶段
建国初
过渡时期
十年探索时期
文化大革命
徘徊期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时间
1949-1952
1953-1956
1956-1965
1966-1976
1976-1978
1978-1992
阶段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战后至今)
时间
新石器时代-公元元年
14-18世纪前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
1914-1945
二战后初期-50年代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
政治
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的影响城邦制度和公民、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公民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
楷书、王羲之、《齐民要术》、宗教画
诗歌诗人及代表作、火药用于军事、《金刚经》、胡旋舞
宋词、元曲、文人画、元杂剧、程朱理学、指南针用于航海、活字印刷、火药改进、三大发明西传
明清小说、八股取士、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京剧的发展、西学东渐
选修
孔子、商鞅变法
秦始皇
孝文帝改革
唐太宗
王安石变法
康熙
中国近代史知识框架(1840-194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1832议会改革
1787年美国宪法、三大工人运动、第一国际、1870年德意志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巴黎公社、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第二国际、布尔什维克党建立
十月革命
冷战:杜鲁门主义、情报局、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华约、德分裂、热战:朝鲜战争、侵越战争
不结盟运动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960年-1368年(10世纪后期-14世纪后期)
1644-1840年(17世纪中期-19世纪40年代)
政治
禅让制、公天下
世袭制(夏)、宗法制(商)、分封制(西周)、礼制、西周政治特点
分封制崩溃、礼崩乐坏
皇帝制、中外朝、三公九卿、刺史制、郡县制、推恩令中央集权、察举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省六部、科举制
十五大、依法治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加入世贸
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1949-1952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布拉吉和列宁装
一化三改造、过渡总路线、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论十大关系》、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年经济困难、重工业交通建设成就
周恩来邓小平整顿经济,纠正左倾错误
改革(农村、城市)、开放(点、线、面)、十二大、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三大
分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5.4-1949
阶段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完全半殖半封
中华民国及北洋军阀
国民大革命
十年对峙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时间
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
1924-1927
1927、-1937
1937.7-1945.8
1946-1949.4.23
政治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帝国主义瓜分狂潮
《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以华治华
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二大
国民党一大、三大政策、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
门户开放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山装、剪辫、京张铁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
日本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抗日根据地度过经济困难
民族资本、主义萎缩
思想文化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派、君主立宪、近代报刊兴起、上海首映电影、电话传入(1882)、科举制废除
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92-现在
政治、外交
1949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初建、一边倒政策
第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区域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共八大、八大二次会议、左倾错误的泛滥、八字方针
民主法制严重破坏、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人大六届四中全会、开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经济
五大区域文明、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西、葡、荷、英的早期殖民、三角贸易
工业革命、“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火车、汽船
均田制、灌钢法、翻车、草市、草市尉
筒车、唐三彩、市坊分开,时间限制、夜市出现(邸店和柜坊的出现)、南北经济平衡
市打破时空界限、交子的出现、棉花的推广、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商帮、会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闭关
文化
商代甲骨文
《诗经》、《离骚》、儒学创立和发展、百家争鸣、司南
小篆、隶书、浑仪、焚书坑儒、白马寺、造纸术、董仲舒、汉赋
十四大、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想、文化
婚姻自由
双百方针、中国电视业诞生
两弹研制成功、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袁隆平杂交水稻、
真理标准、讨论
1983教育的三个面向
1995科教兴国、载人航天工程、互联网
选修
毛泽东
邓小平
世界史知识框架(新石器时代-现在)
分段
古代史
近代史(1640-1917)
现代史(1917-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