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第五章 绚丽多彩的文物殿堂
中国传统文化第五章 绚丽多彩的文物殿堂
14
中国古代玉器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5)两宋时期 玉器设计追随普遍的社会心理,题材 多取日常习见的花卉、飞禽、走兽,表现 手法普遍采用镂雕,图案或繁密秀丽,或 清新雅致,都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 一。由于金石学兴起和厚古之风勃兴,出 现了仿古玉器。宋代玉匠为了使自己的作 品与古玉相似,发明了染色、残缺的方法 。宋代玉器以其出神入化的镂雕工艺、生 动传神的花鸟图案以及别开生面的仿古玉 器对后世玉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
铜镜上有龙纹、凤纹、鱼纹,这些纹样 在远古时代本来都是图腾,但在铜镜上已失 去图腾的意义。龙与凤出现在铜镜上,主要 用作吉祥的象征。至于鱼纹,到金代才流行 ,人们取其“多籽”“有鱼”的意义,希望 子孙昌盛,家业兴隆。 铜镜上有日、月、天、地一类纹样,与 古老的天地神祗观念有渊源关系,但主要意 义已是表现人们的自然知识。
5
玉的文化内涵
(2)商代 商代贵族对祭祀空前重视。他 们不仅铸造了大批纹饰精美、 庄严肃穆、气势磅礴的青铜礼 器,也琢制了大量绚丽多彩的 玉礼器。西周灭商以后,制定 了与宗法制相应的祭祀制度。 这一等级制度及其观念在玉礼 器的使用中突出地反映出来。
6
玉的文化内涵
(3)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的思想观 念发生激烈变化。玉礼器的功 用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玉礼器 开始在朝觐、盟誓、婚聘、敛 葬等方面产生作用,轻神重民 思想逐步扩大。玉器也更多地 被人们用来与君子的德性相比 拟。
中国古代玉器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3)汉代 汉代高浮雕和圆雕制品明显增多 ;镂空器物亦屡见不鲜。纹饰丰富多 彩,有谷纹、蒲纹、涡纹、云纹等几 何纹图案,也有龙纹、凤纹、饕餮纹 、螭虎纹等动物纹。最具汉玉风格的 玉仙人奔马和玉辟邪等圆雕作品,造 型新颖,雕琢出神入化,神韵毕现, 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极具特色。它 们不但继承了商周以来的圆雕作品传 统,而且吸收了楚文化浪漫主义风格 ,将汉玉雄浑豪放的风格表现得淋漓 尽致。
2
玉器的文化特征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Jade Articles
3
Jade articles produced in ancient China were used in sacrificial ceremonies, rituals, funerals, and adornments. With their solid and smooth quality, and lustrous colors, jade products have always been famous for their beauty and style.
在原始、朦胧的美引导下出现的玉器,历经七千 多年的曲折发展,从简单的装饰品发展为古代宗教祭 祀和礼仪用品,又发展为标志高尚道德品质的配饰, 最后上升为内容丰富的艺术欣赏作品,深刻地反映了 18 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
铜镜的文化价值 The Cultural Value of Bronze Mirrors
“玉”本来是自然之物,经由人的加工 制作,成为人使用的装饰品和礼器。因 此,玉器也就具有了社会印记,被纳入 了文化内容。
10
中国古代玉器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1)商代 商代玉器集前世雕琢技艺 于一体,阴、阳线刻、浅浮雕 等手法,都运用得自然娴熟, 配合巧妙,纹饰纤细而清晰, 形体规整匀称。尤其是商代后 期,玉器数量众多,纹饰繁复, 线条流畅,艺术水平很高。
29
各时期金银器的发展
宋、辽、金、元:唐代金银器从上层社 会的专用品变成市场上的商品,不但为皇帝 贵族、王公大臣享用,也进入富裕的平民家 庭和酒肆妓馆。风格也从唐代富丽繁华变得 素雅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辽代 的金银器富于民族色彩。元代的金银器相当 一部分出土于南方,反映出南方手工业的发 达和技术水平的高超。这一时期的金银器上 经常可见制作者的铭文和款识,还有些刻着 诗词文章。这样的器物为后人提供了确切的 文字材料,成为研究工作的标准器物。
15
中国古代玉器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6)元代 元代玉器吸收了宋、金 高超的镂雕技艺,浮雕技法 的运用也得心应手。图案纹 饰主要有花鸟、山水、螭虎 、海兽等。花鸟图案的玉器 以凌霄花嵌饰最有特色。渎 山大玉海玉雕,气势雄伟, 风格质朴,粗犷豪放,为元 代最具代表性的玉作品。
16
中国古代玉器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7
玉的文化内涵
(4)秦汉 秦汉之际,玉器中除了圭还有一 点礼仪性质,其他玉器都明显成 为仅具装饰意义的东西了。玉器 的礼制色彩逐渐消失。而汉代玉 器由于摆脱了礼制观念的束缚, 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汉玉雄浑 豪放,追求清逸脱俗的艺术美, 反映了汉代统一国家的雄风,这 时的玉器已向艺术品转化。
8
玉的文化内涵
20
“四神”、“十二生肖 ”图案在铜镜上出现于汉代 ,宋代以后逐渐绝迹。它反 映古人祈求神灵保护的心理 和把动物视为祥瑞的心理。 这类纹饰还含有古人的地理 知识、季节知识,反映了人 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
21
唐代以后,铜镜上的花 草树木纹从附属点缀地位跃 居主体位置。盛唐以后,涌 现出了以花草纹饰装饰的铜 镜。花鸟镜、瑞兽镜、鸾鸟 镜也配置了许多花草树枝, 使得动植物相辅相成,共同 展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宋 镜的花草树木纹端庄素雅, 画面清新,富有浓厚的田园 气息。
全面而艺术地反映现实生活和人们 的美好向往,这是中国铜镜最具特色的 文化内涵。
24
古人往往从铜镜引申出哲理。最早有关铜镜的记 载,几乎全是以镜为鉴,引申出以人为鉴等道理。唐 代帝王经常把铜镜赐给政绩卓著、作风清廉的官员, 表示奖励和鞭策,并表现中国人追求廉洁政治和高尚 人格的强烈愿望。 在古代,中国的铜镜通过贸易或赠送,从陆上“ 丝绸之路”或海上航船流传到海外。输出数量相当多 ,传播范围相当广泛。同时,中国铜镜在向外传播时 也在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身。铜镜在海外的广泛传 播,增进了中国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11
中国古代玉器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2)西周时期 西周玉器的艺术风格有简化趋势。 在延用商代双线勾勒法的同时,独创了 一种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工艺。 纹饰常以简洁刚劲的线刻来表现,阴线 或双勾阴线的夔纹、凤纹是其代表性图 案。东周玉器形式复杂多样,却有一个 显著的特征,就是追求事物的神似。这 时期的玉器绝大多数都有纹饰,凤鸟纹 及由夔纹演变来的蟠虺(pán huǐ )纹相 当流行。战国时期则流行云纹、谷纹。 玉制品已同金银钿工艺紧密结合。 12
中国古代玉器应用于祭祀、礼仪、 丧葬和装饰,以其质坚、润泽、石器时期 中国古代玉器最初是装饰品,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小型 玉饰被大型的玉器所取代。大 型玉器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它标志着社会等级观念和原始 宗教观念正在渗入玉制品。到 这时,即使小型玉饰也不再是 单纯的装饰品。中国玉文化礼 制时代开始到来。
25
金银器的文化内涵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Gold and Silver Articles
26
各时期金银器的发展
商周:商代金器是一 些小件金饰品,种类和数 量不多。周代,特别是春 秋战国时期,用黄金、白 银制作的饰品种类和数量 有明显的增加,而且出现 了我国最早的黄金器皿。
27
各时期金银器的发展
秦汉:秦汉时期,金银器 制作工艺水平有所提高,从传 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中分离出 来,成为独立的门类。锤揲 (yè)、掐丝、焊接、镶嵌等 金钿工艺已被熟练掌握,鎏金 工艺已十分发达。金银器的种 类,除器皿外,还有动物造型 和装饰品,金银印玺也有发现 。
28
各时期金银器的发展
隋唐:唐代金银器多次成批出土。这一时期的金银器种类 丰富,有杯、盒、盘、壶等器皿,有棺椁(guǒ)、佛塔等过去 没有的新器物,还有龙、凤、天马、天狮等珍禽瑞兽的造形。 花纹有牡丹、莲花、忍冬、石榴,还有乐妓、仕女、童子嬉戏、 骑马狩猎等人物形象。这时制作金银器已广泛采用浇铸、焊接、 切削、抛光、铆、镀、捶打、錾(zàn)刻、镂孔等工艺。
(7)明、清时期 明、清玉器集历代玉器之大成。明代玉器造型粗犷浑厚 ,多以普通人物、日常动植物为题材,镂雕技艺运用极为广 泛。纹饰多为花鸟、动物及吉祥图案、人物故事,清秀雅致 ,情趣浓厚,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明代仿古玉的制作 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清代玉器有大、多、精的特色。它将传统的阴刻、阴线 、浮雕、镂雕待技艺发挥得尽善尽美,线如直心,圆如满月 ,委角圆滑光润,镂雕玲珑剔透,细部加工一丝不苟,给人 一种和谐圆满的享受。清代的仿古玉器登峰造极。同时俏色 玉技艺也达到顶峰。光彩夺目的明清玉器为中国玉器划上了 一个圆满的句号。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道教发展起来,人们又将 玉看成是延年益寿的药物, 一度出现食玉之风。但这 并未影响玉器的装饰特征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9
Jade is a natural substance, but when it is processed and crafted by man into ornamental and ritual articles it becomes stamped with the mark of society and becomes a part of culture.
The greatest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Chinese bronze mirror culture is to reflect completely and artistically people's realistic lives and their yearning for a bright future.
22
人物图案在战国铜镜上有所反映 。战国时人们尚武,铜镜上有披盔带甲 的武士。汉代神仙人物故事流行,东王 公、西王母、天皇、五帝、句芒等仙人 故事频繁地出现在铜镜上。铜镜上的仙 人形象与狩猎、车骑、歌舞的场面穿插 在一起,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神仙世界 的强烈企慕,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人们对 现实世界的热情追求。唐代的打马毬镜 ,生动地表现了打马毬的激烈竞赛场面 。宋代蹴鞠镜上的踢球场面,近代织纴 镜上妇女织布的场面,都同样反映了当 时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