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印模
• 2.选择合适托盘托盘的选择是否适合患 者的口腔牙列、牙槽突形状等。 • 3.取印模将调好的印模材料放人选好的 托盘内,医师用左手持口镜或以手指牵 拉患者一侧口角,右手将托盘轻轻旋转 式放入患者口内,采取后部先就位前部 后就位,托盘在牙列上就位时要以颤动 方式将托盘向组织方向推进,直至托盘 至口内最佳位置即托盘边缘距黏膜2毫米 左右,托盘柄要对准唇系带。 • 4.医生与患者的位置关系:取上颌印模 时医生可位于患者右前方或右后方;取 下颌印模时医生位于患者右前方。
2.塑料托盘:
作为一次性托盘较普遍使用。一次性托盘使用方便, 价格便宜,不需消毒程序,可防止交叉感染,主要缺点是 材质软,在复杂印模时,印模的精确性可能受到影响,托 盘外形不合适时,不易修改。有时有脱模现象发生。
3.金属-塑料联合托盘:
这种托盘是先制作一个金属网状托盘,在其表面喷 涂塑料而成,美观舒适,这种托盘外形尺寸稳定性好, 不易脱模。问题是价格较高,消毒较困难,当托盘外形 不合适时,不易进行托盘修改。
• 上颌:托盘后缘盖过上颌结节和颤动线 • 下颌:盖过最后一颗磨牙或磨牙后垫
理想的印模材料
• • • • 无毒、无刺激性、无特殊气味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有良好的化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 从材料的混合调拌到凝固的时间约为3~ 5分钟 • 凝固后易与模型分离 • 有适当的流动性、弹性、可塑性 • 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容易推广
• 9.清洁工作台面,清理患者口腔及面部 残留印模材料。
再见
口腔印模
———— 占明苏
印模托盘的种类与选择
按托盘的结构和使用目的分为 • 全牙列托盘 • 部分牙列托盘 • 无牙合托盘
印模托盘的种类
1.金属托盘:
• (1)铝合金成品托盘:临床上常用。托盘由铝合金压制 而成。形态稳定性较好,质轻价廉,因铝制材料较软, 当个别部位不合适时,术者可用工具调改外形。 • (2)不锈钢成品托盘:临床上较常用。钢材质硬,变形 性小,但如果外形不合适,调改困难,且由于表面光 滑,印模时易脱模。 • 金属托盘可以进行高温消毒,反复使用,寿命长,是 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托盘。
调和姿势
• 左手握橡皮碗 与地平面呈45°角 • 身体直立 两肩平齐 头略低注视碗口 • 右手持调拌刀 采取大把抓的手法
印模时间
将调和好的印模材在1分钟内置于托盘内并 放入口腔。总工作时间为1分25秒至2分30秒
印模制取的操作步骤
• 1.调椅位调整患者体位和头位,张口印模 时最好保持下颌牙弓合平面与地面平行, 患者头部高度与医师手操作高度相适应, 保证医师用手崮定托盘时也能保持舒适姿 势。调整患者头位,使患者自我感觉处于 最放松舒适位,因为制取上颌印模时特别 是用流动性较大的印模材,患者头部不应 过分后仰,否则印模材向软腭流动,易引 起恶心,造成患者紧张。
口腔印模材料的种类
• 根据印模塑形后有无弹性分为 (1)弹性印模材料 琼脂(可逆性) 藻酸盐(不可逆) 硅橡胶(不可逆) (2)非弹性印模材料 印模膏(可逆性) 印模蜡 油泥等(可逆性) 氧化锌等(不可逆性)
硅橡胶印模
一步印模技术
两步印模技术
藻酸盐印模
藻酸盐印模材(粉)、水调和比例
粉:水=10g:23ml 先放水,再放粉(理动两种方 法,医生一只手固定托盘位置,另一只 手牵拉患者唇颊部做肌功能整塑,取下 颌印模时还要嘱患者伸舌并做左右运动。 • 6.保持托盘稳定:肌功能整塑完成后, 要保持托盘稳定,直至材料完全凝固; 医生手不能离开托盘做剐的工作。 • 7.取出印模取出印模时应先取脱后部, 再沿牙长轴方向取下印模。 • 8.检查印模质量印模取出后应对照口内 对印模进行检查。检查印模是否完整、 清晰;修复覆盖区域是否取全,边缘伸 展是否适度;与修复体有关的基牙是否 清楚,边缘是否清楚等。如发现印模有 缺陷影响模型质量者,应重新取印模。
4.有孔型托盘和无孔型托盘
如何选择托盘
牙弓大小与形态
• 托盘大小、形态与牙弓大小、形态一致 • 托盘略大于牙弓 • 托盘内面与组织间约有3~4mm间隙
牙弓高低
• • • • 托盘边缘止于距粘膜皱襞2mm处 不能妨碍唇、舌、系带 不能妨碍口底软组织的 功能活动
• 印模必须包括与修复有关的所有组织的范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