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有丝分裂染 色体变化
2、卵细胞的形成 部位:卵巢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特点:不均等分裂
卵原 细胞
复制
初级 减数第一 卵母 次分裂 细胞
第二
第一 减数第二次分裂 极体
极体 (小)
第二 退化 极体
第二
次级 减数第二次分裂 极体
卵母
(小)
细胞 (大)
卵细胞 (大)
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细胞质分裂 子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性原细胞) 生殖细胞(配子)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
精子
卵原细胞
卵细胞
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间期 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减数第二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部位: 睾丸(精巢)的曲细精管中
精原细胞
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
(1)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 间期:
⑵该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 10 条染色体。
⑶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 第二极体 和卵细胞 。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2)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末期
精 细 胞
精 细 胞

变形


精 子
细胞核
细胞质
精原 细胞
联会
四分体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精子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变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有丝分裂各时期比较:
3、某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染色体 16条,则该生物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D( )
A、32 B、16 C、8 D、4
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不相同的是 C( ) A、有纺锤体形成 B、有DNA复制 C、有同源染色体分离 D、有着丝点分裂为二
5、DNA复制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 B )
A、 四分体时期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C、 第二次分裂 D、初级精母细胞中
6、对一个四分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共有两个着丝点 B、共有四个DNA分子 C、共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 D、共有四个染色体
7、下列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B )
A、精原细胞
B、精细胞
C、受精卵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8、右图是一个正处于分裂时期的动物细胞, 识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细胞是次级卵母 细胞正处 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时期。
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 会形成四分体
染色体杂乱 排布
中期
四分体排列 于赤道板
着丝粒排布 于赤道板
后期

四分体分裂,同源 染色体分离
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末期

无同源染色体 有染色单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比较项目 场所
复制次数 分裂次数 子细胞染色体数 子细胞类型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
交叉互换
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并且相 互交换一部分染色体。
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④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四分体分裂,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⑤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 —— 次级精母细胞
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 体细胞增殖的方式
果蝇体细胞 染色体数 2n=8
子细胞 2n=8
分裂特点:“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假设: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 产生两性生殖细胞.
推理:
从上一代到下一代,体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
减数分裂
一、概述: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F
减Ⅱ末期
G
减Ⅱ前期
H
减Ⅰ后期
I
减Ⅱ后期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C
A、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D、大小形状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2、人体受精卵中的线粒体 B( ) A、主要来自父方 B、主要来自母方 C、父母双方各占一半 D、无法确定
染色体复制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②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联会:染色体两两配对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 染色体大小、形状相同,
分别来自父母双方
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 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A与B 同源染色体 C与D 同源染色体
A与C、A与D、B与C、
B与D 非同源染色体
a与a’ a与b
b与b’ c与c’ d与d’ 姐妹染色单体 a与b’ a’与b a’与b’ 非姐妹染色体
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子,它们的遗传 物质是否相同?
一个精原细胞(假如有4条染色体)产生的 精子可能有几种类型?实际有几种?
细胞分裂图形判定
A
有丝分裂前期
B
减Ⅰ前期
C
减Ⅱ前期
D
有丝分裂中期
E
减Ⅰ中期
F
减Ⅱ中期
G
有丝分裂后期
H
减Ⅰ后期
I
减Ⅱ后期
A
减Ⅱ前期
B
有丝中期
C
有丝前期
D
有丝末期
E
减Ⅱ中期
减数分裂 只在生殖腺内
一次 两次 比母细胞减半 生殖细胞 有 有 有
有丝分裂 全身各处
一次 一次 与母细胞相同 体细胞 无
无 无
染色体及DNA的数目变化
4N(4a)
2N(2a) N(a)
间期
前 中后末 前中 后 末
减Ⅰ
减Ⅱ
比较:
减数分裂DNA 含量变化
减数分裂染 色体变化
有丝分裂DNA 含量变化
试一试:判定有关的细胞有丝分裂时期 1核膜、核仁的(逐渐)消失 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
3染色单体的形成 4染色单体的消失
5纺锤体的形成 6纺锤体的消失
7染色体转变为染色质状态 8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状态
9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10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11着丝粒的分裂
12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较佳时 期 13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的时期
是否变形 相同点
精子形成
卵细胞形成
均等
不均等
4个精子细胞 是
1个卵细胞 3个极体

复制1次,分裂2次
配子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

精(卵)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n对, 则能够形成的配子的种类为2n
另外,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间的交叉互换进一步增进了配子的种类。
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 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