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薪资调查报告篇一:XX公司薪资调研报告XX公司薪资调研报告开展此项工作的背景:1. 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着员工之间相互攀比的问题,都觉得自己的工资低,同级岗位之间苦乐不均,部分员工心理不平衡;2. 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以公示的薪资管理办法,新进员工的工资确定人为因素较大,随意性强,不利于企业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
3. 管理人员考核跟不上,方案中考核基本无法执行,考核形同虚设。
4. 企业没有薪酬设计的原则可以遵循,没有可以承受的薪资成本底限控制。
调研目的:1. 提出符合企业现阶段管理的薪资总量控制点及薪资结构。
2. 使企业薪资水平既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又能够满足企业薪资成本底限的要求。
3. 形成企业内部薪资调节机制,达到刺激竞争的作用,避免内部的薪资不公平现象,所有的调整过程有既定的程序、有公开的标准、有可衡量的依据。
一、人员标准薪资层级分析 ? 高管层? 中层、主管及顾问中层管理人员? 普通管理层管理人员标准工资比例分析表:? 辅助部门:辅助部门人员? 一线生产人员:一线生产人员篇二:XX薪酬调查报告(终)XX年度薪酬调查报告人力资源部 XX年1月9日目录一、调薪频率及范围 ................................................ ................................................... ............................ 1 二、薪酬增长率 ................................................ ................................................... (1)1、全国平均增长率 ................................................ .......................................................................... 1 2、不同行业的增长率不同 ................................................ ................................................... ........... 2 3、不同地区的增长率不同 ................................................ ................................................... ........... 2 三、不同地区不同职级的薪资水平 ................................................ ................................................... . (2)1、一线城市 ................................................ ................................................... ................................... 2 2、二线城市 ................................................ ................................................... ................................... 3 四、不同行业的薪酬比较 ................................................ ................................................... .. (4)1、不同行业的薪酬系数 ................................................ ................................................... ............... 4 2、医疗器械行业 ................................................ ................................................... ........................... 5 五、毕业生起薪 ................................................ ................................................... (6)1、一线城市 ................................................ ................................................... ................................... 6 2、二线城市 ................................................ ................................................... ................................... 6 六、薪资结构 ................................................ ................................................... ........................................ 7 七、小结 ................................................ ................................................... (8)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目前国内各地适用的薪酬水平及薪酬结构,本报告对全国一二三线城市的薪酬体系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不同职级、不同行业乃至不同岗位之间薪酬水平及结构的差异,以期为认识公司目前的薪酬状况及对未来薪酬福利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调薪频率及范围根据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统计,大部分企业每年都有其固定的涨薪计划。
61.0%的企业选择每年调薪一次;15.6%的企业选择一年调薪两次及以上;17.9%不定期调薪;3.2%两年一次及以下。
只有2.3%的企业从未实施过薪酬调整。
虽然多数企业选择涨薪,但涨薪的范围和幅度不尽相同。
从上对比图中可以清晰看出,XX年仍有半数左右的企业计划对大部分人员或全员涨薪,但这一企业数量占比低于XX年10个百分点左右,说明部分企业在XX年减少了涨薪人员的范围。
二、薪酬增长率1、全国平均增长率每年企业会根据经济环境、自身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薪酬增长率,近年来全国平均薪酬增长率如下图:图3 近年薪酬增长率2、不同行业的增长率不同按行业分类进行研究后发现,XX年医药/医疗企业薪酬调整幅度整体较高,除此之外,房地产、金融、高科技、制造业的调薪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值。
但XX年,医药/医疗和房地产行业的薪酬增长不再乐观,虽然医药市场需求在国家政策和新医改的推进下逐步加大,但XX年国家出台药价控制管理的相关政策,医药市场面临规范和整治;而房地产行业受调控政策影响,XX年下半年调控效果开始显现,XX年预计薪酬增长率降低。
XX年预计人均薪酬增长率排名前三的行业是工程建设、金融、贸易。
3、不同地区的增长率不同图4 不同地区的人均薪酬增长率(中位数)XX年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薪酬增长率平均值位于首位,中西部地区经济起步晚,近年来发展迅速,带动了区域性的薪酬增长。
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华东、华南和华北的薪酬增长幅度均高于一线城市。
XX年度预计薪酬平均增长率排名靠前的为华东、华南及上海;广州、深圳和东北地区的薪酬预算增长率平均值与XX 年实际增长率相差不大,均在10%左右。
三、不同地区不同职级的薪资水平1、一线城市近十年,上海地区的薪酬水平一直领跑全国。
一方面,上海定位在国际金融中心,全国近2/3的外资银行和近400家金融机构进驻上海;另一方面著名内外资企业的总部和研发中心也落户上海,这使得人才竞争异常激烈,国内外高素质人才纷纷被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所吸引,带动整个城市的薪酬水平不断上升。
以上海地区薪酬水平为基数,根据众达朴信薪酬调研报告显示,同样定位在国际都市的首都北京薪酬系数为0.96,北京地区不断推出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IT、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薪酬水平与上海的差距在缩小;另外两个一线城市,深圳和广州的薪酬系数分别为0.94和0.9,产业结构亟需转型的珠三角地区对人才的渴求程度无疑是最高的。
表1 一线城市各职级年薪及涨幅注:年薪中数值是XX年年薪中位数上表中数据为中位数,表现了各职级薪酬的中间水平,通过对比表现出各层级之间薪酬水平的一般关系。
总的来看,以助理层(操作层)为基准,总监层薪酬指数为8.4,经理层薪酬指数为4.6,主管层薪酬指数为3,专员层薪酬指数为1.4。
其中,上海各层级之间的差值最大,广州最小。
不同的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且表现为层级越高差异越大的特点,有些行业之间的总监层薪酬相差高达5倍,其中,金融、互联网、房产等行业在管理层中薪酬优势较明显。
不同的企业性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欧美独资的企业薪酬最高,日韩资次之,但也高出中位值30%左右。
经理层作为企业内承上启下的关键层级,是企业人才储备的重点对象,涨薪幅度较高。
此外,“用工荒”带动了基层技术工人的薪酬快速上涨,涨幅超过15%。
年薪中位值接近60000元。
总的来看,层级越低涨薪幅度越大。
2、二线城市表2 二线城市(部分)各职级年薪及涨幅篇三:薪酬调查分析报告薪酬调查分析报告第一部分总体分析一、调查目的:通过对当地橡胶轮胎、纺织行业、机械加工、石油行业、化学产品、热电生产、食品加工、模具加工等行业的薪酬调查,了解这些企业薪酬、福利状况,为公司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福利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对象:东营地区部分规模以上企业三、调查时间段:XX年3月至XX年6月四、同行业薪酬调查情况汇总:1、同档次公司的薪酬状况:(1)东营市(除东营港外)同等档次公司基层员工薪酬调查情况:各行业平均试用工资、正式工资分位表如下:薪酬分析报告V11/9 修改日期:XX-6-16表格涉及9个行业52家企业133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