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 画家笔下的风景

第1课 画家笔下的风景

第一课画家笔下的风景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画家笔下的风景所表现的艺术魅力,学会分析风景画与自然风景的不同所在,懂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2、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及情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感受风景画的内涵与艺术形式之美,知道美丽的自然风景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识别画家笔下的风景画所表现出来的风景与自然风景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用语言或文字把中心的风景画描绘出来。

教具准备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导入新课1、欣赏风景图片。

2、欣赏画家作品。

二、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三、新课讲授1、欣赏课本上画家笔下的风景。

2、思考:(1)画家笔下的风景与自然风景有什么不同?比如说:…………。

(2)画家笔下的风景你认识哪些画种?它使用的材料与技法你能谈谈吗?(3)你喜欢那位画家的风景画?它给你的印象如何?3、学生交流、讨论提示:从色彩、线条、表现形式等角度去感受、体会作品。

4、教师小结。

(具体讲解中国画、线描画、油画的材料和画画的特点)四、评述与实践请同学谈谈打算用什么技法描绘自己心中的风景画。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提出建议,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总结。

六、课后延伸。

课后,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画画技法,把自己心中的风景画画出来。

思考(1)画家笔下的风景与自然风景有什么不同?比如说:…………。

(2)画家笔下的风景你认识哪些画种?它使用的材料与技法你能谈谈吗?3)你喜欢那位画家的风景画?它给你的印象如何?第五课《千姿百态的水》第一节[教学背景]第五课《千姿百态的水》隶属于湘版美术七年级下册“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这一领域在本册包含四五六个单元。

第四单元《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要求学生掌握单独纹样的基本设计方法,摸索形式构成规律,感受形式美感;第五单元《千姿百态的水》通过观察、感受、运用线条进行平面设计,表现水的不同形态,体会其表现力和秩序美感;第六单元《灯饰设计与制作》从生活实际出发,运用筒形的不同变化,使用合适纸材制作立体灯饰。

这三个单元让学生经历了摸索、体会、表现设计艺术的过程,它们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逐步推进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教材分析]本课选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水为主题,根据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使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本课以赏析表现水的艺术作品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作品的文化内涵,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关联及其艺术价值。

一方面让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中水的不同形态,从而发现造型规律,,另一方面通过体验和造型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水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多种形态,从探究活动中获得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并用平面设计的方式表现水的艺术形象,为学习下节课------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创作水的立体设计作品做铺设。

[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教学目标:能够细心观察与主动体验,学会归纳、概括自己的感受,尝试组织线条表现水的形态美。

本课的重点:是用合适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形态水。

难点是:学生能够感受水的形态美,[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老师讲授示范法”、“师生探讨法”、“学生体验尝试法”。

[教学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新课导入------音频导入法,感受体验。

(约6分钟)首先我播放一段滴水的声音(),让学生闭眼倾听。

听前教师提示要求:边听边联想与水声相应的画面,说出你的内心感受。

听完后让同学做简单表述,教师简评补充。

接着我再播放四段水声(滴、撒、流、淌),听前我要求学生边听边进行食指空中绘画-----为下面的学习做铺设。

最后我再播放从互联网下载的水的动态变化的影像片段(配乐)欣赏。

学生看完后师生共同探讨总结为:水既有静态的产生美妙的韵律的变化。

环节二:作品欣赏-----——拓展联系,承上启下;5分钟我分别播放三幅图片,学生对三幅图片的水波进行探讨总结。

通过宋朝马远《十二水图·黄河逆流》师生看到了波涛滚滚的黄河。

在“九龙壁”前师生领略到了富有节奏感的水纹规则排列并贯穿整个画面,烘托了龙的造型,又使画面统一协调。

“漩涡纹彩陶瓮’师生领略到流动的线将漩涡和波纹巧妙组合,动感的纹饰与器型十分协调。

老师最后总结:这些作品概括表现了不同环境下水波的特性和形状,提炼物象的本质特征,并做了程式化的表现,使画面和谐、美观。

环节三:尝试练习-------观察实践,完成过渡(6分钟);我首先展示浪花、溪流、大雨、漩涡图片。

学生分四组,每组任择一种水的形态,分别用自己认为合适的线条来表现,比比哪一组表达的方式最多最精彩。

小组完成后展示小组作品,学生简评,老师点评。

老师点评注意: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强调所画的内容不宜太多,用点线面组织成优美的画面表现一定的节奏和动感)。

本环节从探究活动中获得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并运用于造型表现,创造出生动的形象。

环节四:教师演示------示范总结,延伸能力;(7分钟)这是本课比较重要的环节。

首先我作《水的狂想曲》演示,并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我的创作要点。

然后学生讨论归纳创作要点。

学生总结:点线面的合理组织,曲直变化体现动势。

老师补充不足:要抓住水的主要特征,简化不必要的细节,使其典型化、抽象化,在点线面组织与变化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环节五:作品体验--------知识迁移,创新应用(15分钟)这是本课的重点。

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几幅关于水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水的状态,运用合适简略的线条来设计表现不同形态的水,创作一幅体现水的动感和美感的作品。

学生课堂制作,教师随堂指导。

这个活动力求让学生感受水在自然和外界条件下丰富形态美,并归纳其造型特点,学会运用线组织画面,体会线的表现力和秩序美。

环节六作业展评-----拓宽知识,启迪智慧。

(6分钟)制作完成后,优秀作品粘贴在展览区。

师生共同点评时注意:首先肯定其优点特别是独创性也要指出缺点弥补不足,并要求加以改进。

本环节设计意图:一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二鼓励学生的独创性,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展现;三学生间相互点评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为深入学习做铺设。

[板书设计]第五课《千姿百态的水》第一节通过一目了然且学生喜闻乐见的板书形式,既展示了本课的重点,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在环节二“作品欣赏”阶段,有一小部分的学生不能准确的用本节课的知识欣赏分析所给的图片,这说明部分学生不会抓住学习的重点,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没有把握住,因此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同学多加引导。

本课教学运用大量的音频和图片资料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进行联想,更为完整的感受形态美感,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此类课程,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完善和开发。

环节三“尝试练习”中进行小组合作,有小部分学生不去动手创作,问其原因,学生说不知道应该干什么,这说明在小组合作环节,小组之前的计划和分工没有做好,老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纠正和知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

通过这个问题在下步的教学中要重视小组合作的计划和分工。

本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傲成功的,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再接再厉,作为老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从各方面吸取教学资料和经验,施教于学生,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成为学生精彩的艺术舞台!第6课灯饰的设计与制作——纸元素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利用立体构成结合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进行纸质灯饰的设计与制作,并把课堂设计教学与生活实际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灯罩基本造型的练习、以及对灯罩进行美化装饰,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图形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美、体验美、创造美。

教学目的:1. 学生能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制作简单的圆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其变式。

2. 学生尝试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饰。

3. 学生能有兴趣地表述对于灯光的情感,体验,尝试分析灯饰的材质、造型及装饰对于灯光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手工制作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素质培养。

2. 制作方法步骤及外观造型设计。

3. 灯饰制作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性。

教学难点:1. 灯饰制作在表现内容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保证结构的正确性系统性。

2. 在造型设计上受哪些因素制约,在制约中又如何去拓展。

教师准备:各类灯光图片,资料教科书。

学生准备:资料收集、剪刀、小刀、尺子、双面胶、做灯饰的纸、材料。

课时: 2课时教学方法:欣赏法、互动法、探究法、演示法等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制作圆筒基本形及其变式。

2、学生愿意尝试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饰。

3、学生能有兴趣地表述自己对灯与光的综合知识及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 学生通过看书、讨论、探索做纸制灯饰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 学生如何合作制作一个漂亮的纸制灯饰。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面上的这个造型是什么吗?它是属于什么年代的作品吗?2.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件灯具的功能特点吗?教师补充归纳学生发言,引入灯饰设计的主题。

二、欣赏下面的图片感悟灯饰的美,及给我们学习灯饰起到什么帮助。

三、灯饰基本造型风格与特点猜一猜:请大家判断下面四种不同设计风格的灯饰作品,分别对应哪种样式风格?①简约型②仿古型③豪华型④浪漫型请问上面几种灯饰,哪种最适合你在书房里使用?请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强调不同的灯饰风格与不同的使用环境及使用心理需要之间的联系。

设问:请大家回顾,生活中常见的灯饰造型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归纳。

引入圆筒造型。

四、利用纸质圆筒造型进行灯饰设计与制作教师先给学生示范几个利用纸质圆筒进行折叠变化的灯饰。

进行合作学习的小组分组:今天的学习采用相邻同学双人合作的方式,同一小组内的同学要注意“分工合作,互相促进”。

试一试:尝试对手上的纸质圆筒进行折叠变化,看看谁的灯饰造型更有特点,更有趣味,更加适合灯饰使用的需要。

每个小组最后拿出一件你们一致认为最能代表本小组水平的作业。

教师在学生中间指导与帮助各组进行制作。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竞争,不断完善自己的作业。

教师选取部分小组的练习作业,根据练习要点进行讲评。

五、灯饰创意手法的学习灯饰创意的两条主要途径:一是从大自然或者生活中获取素材;一是从各种艺术形象中获取素材。

加工素材的要领:找出特点、概括变化、注重实用、忌讳繁杂。

对应教材上的三组作品,教师提示从提取素材到用素材进行灯饰创意的要领。

六、介绍设计与制作纸质灯饰的步骤及要点学生学习制作纸质灯饰的基本步骤及要点:A、准备材料:硬度、透光性适中的纸张,灯具材料,黏合材料,刻刀。

B、设计小样:设计创意、动手尝试、制作流程、动态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