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定义
(临床试验)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 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 系的反应。在一种新药或药品新用途的临床 试验中,其治疗剂量尚未确定时,所有有害 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 应,也应视为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影响因素 —— 其他因素
用药方法
用药方法和途径不同,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 药效亦不相同,如氯霉素口服比肠胃道以外用药 的再生障碍型贫血的发生率高;硫酸镁静脉用药 可能发生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 而口服的不良反应则较少
ADR的影响因素 ——其他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 任何两种药物在合并应用时,都可能作 用于同样的效应器官,在机体吸收、代谢、 排泄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或竞争血浆蛋 白的结合。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1999年9月1日
ADR的影响因素
药物因素 机体因素
其他因素
ADR的影响因素 —— 药物因素
用药方法
用药方法和途径不同,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 药效亦不相同,如氯霉素口服比肠胃道以外用药 的再生障碍型贫血的发生率高;硫酸镁静脉用药 可能发生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 而口服的不良反应则较少。
药品不良事件定义 不良事件
(临床试验)
( Adverse Event ) 病人或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 一种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医学事件, 但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药品不良事件定义
(临床试验)
严重不良事件 (Serious Adverse Event) 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需住院治疗、延长住院 时间、伤残、影响工作能力、危及生命或死亡、 导致先天畸形等事件。
ADR的种类
副作用 毒性作用 后遗效应 变态反应 继发反应 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
ADR的种类
副作用
指治疗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 不适反应。如激素治疗时引起的水那滞留、 β - 受体阻滞剂诱发的支气管哮喘等。
ADR的种类
毒性作用
由于病人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 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 在治疗量下 出现的毒性反应,其危害程度与副作用不 同,且危害程度较大。老人、儿童或肝肾 功能受损的病人易发生毒性作用。
ADR的影响因素 —— 机体因素
种族
人类种族对药物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异,主 要表现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形 式;不同种族个体体内各种酶结构和比例不同, 表现出对药理作用、药效、耐受剂量以及不良反 应的不同。
ADR的影响因素 —— 机体因素
性别
不同性别,其生理、生化指标和病理 变化有所不同,如药物致恶心呕吐女性高 于男性,药物性皮炎男性高于女性。据报 道:ADR发生率女性为14.2%,而男性只 占7.3%。
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基本概念
ADR 的定义 ADR 的影响因素 ADR 的种类 ADR 分型 ADR 的严重程度 因果关系评价准则 ADR 的判断标准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上市后药品)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 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ADR的影响因素 —— 机体因素
病理状况
病理状态影响机体各种功能,如神经系统传 导减慢、介质水平失调、器官功能紊乱、受体数 减少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结合、分布、转化、排泄等都发生改变,影响药 效并易导致不良反应出现。
ADR的影响因素 —— 机体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使药物在机体内发生药效学和量与 质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缺陷的遗传缺陷 有:乙酰化多态型、乙醇和乙醛脱氢酶多态型、 假性胆碱酯酶多态型、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 转移酶缺陷型等;影响药物动力学缺陷的遗传缺 陷有:双香豆素耐受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 陷、家族性植物神经功能异常、高铁血红蛋白还 原酶缺陷等。
ADR的种类
ADR的种类
后遗效应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 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如服用作用时 间长的镇静药后,次日出现的困倦、头昏、 乏力等症状。
ADR的种类
变态反应
机体被药物致敏后,当药物再次进入机 体时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即为变态反应,该 反应常常造成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紊乱。变 态反应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速发型反 应中Ⅰ型为过敏反应、Ⅱ型为细胞溶解反应、 Ⅲ型为免疫复合反应,迟发型称为Ⅳ型变态 反应。
ADR的影响因素——机体因素
年龄
儿童的机体各方面都处于不断发育时期,但由 于其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某些酶系统尚未 成熟,对药物特别敏感,用药不当,易引起不良反 应的发生。老年人体内的神经、内分泌、器官、代 谢等功能都逐渐减弱,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药物 在体内易发生药效学改变,对正常剂量出现不耐受 而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出现
ADR的影响因素 —— 药物因素
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变 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变可导致体内血药 浓度过高或过低,不仅可导致不良反应的 发生,而且还可影响药效。
ADR的影响因素 —— 药物因素
其他
药物的剂型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药浓度, 即生物利用度不同;药物的剂量过大则可引起 中毒,如不注意掌握,均可导致不良反应。
可疑不良反应(Suspected Adverse Reaction SAR) 主要是指怀疑而未确定的不良反应。
新的不良反应(New Adverse Reaction NAR) 主要是指药品使用说明书或有关文献资料上未收载的不良 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办法(试行)》 1999年11月25日
ADR的影响因素 —— 药物因素
药理作用 由于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活性等 因素,在使用后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出现, 如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毛细 血管变性出血。
ADR的影响因素 —— 药物因素
药物杂质 药物在生产、制剂、储存及使用过程中 的增溶剂、崩解剂、抗氧剂、防腐剂、赋形 剂等均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如青霉素的降 解物青霉噻唑酸、青霉烯酸等均可导致过敏 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