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基础


几种不同合金流动性的比较
比较下面几种合金流动性能 *铸钢的流动性
*铸铁的流动性
实验证明铸铁的流动性好,铸钢的流动性差。
合金流动性对充型能力的影响
合金流动性的决定因数 合金的种类: 合金不同,流动性不同.
化学成分:同种合金中成分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结晶特点,流动也 不同。 结晶特性: 恒温下结晶,流动性较好;两相区内结晶,流动性较差.
铸铁的石墨化
碳以石墨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通常视石墨化过 程充分与否,会得到不同基体的铸铁组织。
铸铁的基体通常有: *铁素体灰口铸铁 *铁素体—珠光体灰口铸铁 *珠光体灰口铸铁
影响石墨化的因素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C是形成石墨的元素Si是促进形成石 墨的元素通常C%、 Si%越高,越容易石墨化。
影响石墨化的因素冷却速度
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尺寸精确、轮廓清晰 的成型件的能力
充型能力不足
浇不足
冷隔
夹砂
气孔
夹渣
充型能力的决定因数
合金的流动性 铸型性质 浇注条件 铸件结构等
合金的充型能力
测试合金充型 能力的方法:
如右图,将合 金液浇入铸型中, 冷凝后测出充满型 腔的式样长度。浇 出的试样越长,合 金的流动性越好, 合金充型能力越好.
影响收缩的因素
化学成分(c含量)
铸型条件 铸件结构
浇注温度
合金收缩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
缩孔的形成: 纯金属、共晶成分和凝固温度范围窄的 合金,浇注后在型
腔内是由表及里的逐层凝固。在凝固过程中,如得不到合金 液的补充, 在铸件最后凝固的地方就会产生缩孔.
缩松的形成原因:
铸件最后凝固的收缩未能得到补足,或者结晶温度范围宽的 合金呈糊状凝固,凝固区域 较宽,液、固两相共存,树枝晶发达, 枝晶骨架将合金液分割开的小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
裂纹
当热应力大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出现裂纹。
热应力的形成过程演示
热应力的消除方法
铸件的结构:铸件各部分能自由收缩
铸件的结构尽可能对称 铸件的壁厚尽可能均匀
工艺方面: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时效处理:人工时效;自然时效
铸件的变形原因
结论: 厚部、心部受拉应力, 出现内凹变形。 薄部、表面受压应力, 出现外凸变形。
球墨铸铁件的生产
向高温铁水中加入一 定量的球化剂和孕育剂, 直接得到球状石墨的铸造 合金。
球化剂:金属镁或稀土镁 孕育剂:含Si量为75%或95%的硅铁
球墨铸铁件主要特点:
球墨铸铁件 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石墨成球状,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已降到最低, 力学性能比灰铸铁有显著提高。
可通过热处理改善金属基体,进一步提高性能。 这一点与灰铸铁不同。
适用于制造承受震动和冲击、形 状复杂的薄壁小件。
铸钢
按化学成分:
铸造碳钢:以铸造中碳钢用的最多; 而铸造低碳钢和铸造高碳钢用的少。
铸造合金钢: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 如锰、铬、钼、钒等。ZGMn13为铸造耐磨钢; ZG1Cr18Ni9为铸造不锈钢。
不锈钢
按用途分类: 耐磨钢
……
铸钢件的铸造工艺
浇注条件对充型能力的影响
浇注 条件
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越高,液态金属的粘度越小, 过热度高,金属液内含热 量多,保持 液态的时间长,充型 能力强。
充型压力 浇注系统
液态金属在流动方向上所受的压力称为 充型压力。充型压力越大, 充型能力越 强。
浇注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则流动 阻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差。
铸型充填条件对充型能力的影响
铸件的变形的消除方法
防止变形的方法:与防止应力的方法基本相同。带有
残余应力的铸件,变形使残余应力减小而趋于稳定。
问题 铸造时所受的应力与变形情况。 分析有长、短不一的两根弹簧,将
其固定,使其达到同等长度,即其中一 弹簧被拉长,另一弹簧被压缩,此时所 受的应力状态?然后将其固定约束去掉, 试分析其变形趋势?
铸钢的熔点高,钢液易氧化,吸气,流动性 差,收缩大。因此,铸造困难,易产生浇不足、 气孔、缩松缩孔、夹渣和粘砂等缺陷。 * 要求型砂的耐火度高,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退让性。 * 应严格控制浇注温度,防止过高或过低。 * 铸钢件须热处理。
热加工工艺基础
热加工工艺
4金属连接成形 3金属塑性成形
2金属液态成形
1金属材料导论
2.1 金属液态成形基础概述
知识点:
常用金属材料













铸 钢 和 铸 铁
铜 及 铜 合 金
铝 及 铝 合 金
硬 质 合 金
粉 末 高 速 钢
金属液态成形基础概述
什么是金属的液态成形:
即将液态金属浇入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 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工艺方法,亦称铸造.

铸件的生产工艺
实际生产中,由于铸铁材料(包括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具有 优良的铸造性能,且资源丰富,冶炼方便,价格低廉,铸铁件占液态成形件 中相当大的份额。
铸铁通常是C%=2.5%~4.0%的铁碳合金。
碳在铁碳合金中的存在形式有:渗碳体和石墨 根据碳在铁碳合
金中的存在形式铸铁可以分为:
白口铸铁:
由于铸件内部晶粒粗大,组织不均 匀,且常伴 有缺陷,其力学性能 比同类材料的塑性成形低
液态合金的工艺性能
液态合金的工艺性能表征为液态合金的铸造性能
通常是指合金的流动性、收缩性 吸气性及偏析等性能.
合金铸造性能是选择铸造金属材料,确定铸件的 铸造工艺方案及进行铸件结构设计的依据.
合金的充型能力
充型能力的概念:
合金的收缩
合金的收缩的过程:
合金从液态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其体积或尺寸缩减的 现象。合金的收缩给液态成形工艺带来许多困难,会造成许 多铸造缺陷。(如:缩孔、缩松、裂纹、变形等)。
合金收缩的三个阶段
合金的收缩
液态合金冷却 合金收缩
液态收缩 凝固收缩
固态合金冷却 线形收缩
缩孔:恒温下结晶
缩松:两相区结晶 应力 变形 裂纹
复杂程度:
铸件结构越复杂, 流动阻力就越大,铸 型的充填就越困难。
液态金属的凝固与收缩
铸件的凝固过程:
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 其截面一般存在三个区 域,即液相区、凝固区、 固相区。对铸件质量影 响较大的主要是液相和 固相并存的凝固区的宽 窄。铸件的凝固方式就 是依据凝固区的宽窄来 划分的。
凝固方式有:
金属的液态成形的作用:
金属的液态成形是制造毛坯、零件的重要方法之一。按铸型材 料的不同,金属液态成形可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包括压力铸 造、金属型铸造等).其中砂型铸造是最基本的液态成形方法,所生 产的铸件要占铸件总量的80%以上.
砂型铸造过程
液态成型的优点
液态成型 优点
适于做复杂外形,特别是 复杂内腔的毛坯
缩孔A等温线法
B内截圆法
消除缩孔和缩松的方法
原理
定向凝固原则
是铸件让远离冒口的地方先凝 固,靠近冒口的地方次凝固, 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实现 以厚补薄,将缩孔转移到冒口 中去。
方法
合理布置内浇道及确定浇铸工艺。 合理应用冒口、冷铁和补贴等工艺措施。
解决缩孔的方法演示:冒口和冷铁
铸型蓄热系数: 即从金属中吸取热量 并储存的能力
铸型温度(不能过高)
铸型的发气和透气能力: 浇铸时产生气体能在金属液与铸 型间形成气膜,减小摩擦阻力, 有利于充型。但发气能力过强, 透气能力又差时,若浇铸速度太 快,则型腔中的气体压力增大, 充型能力减弱。
铸件结构对充型能力的影响
折算厚度:
折算厚度也叫当量厚度 或模数,是铸件体积与铸件 表面积之比。折算厚度越 大,热量散失越慢,充型 能力就越好。铸件壁厚相 同时,垂直壁比水平壁更 容易充填.(大平面铸件不 易成形).
定向凝固原则解决缩孔的方法演示
液态成形内应力、变形与裂纹
内应力
热应力 机械应力
铸件在凝固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铸件 的壁厚不均匀,导致不同部位不均衡的 收缩而引起的应力。
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因受到铸型、型 芯、浇冒口、砂箱等外力阻碍而产生 的应力。
变形
残余热应力的存在,使铸件处在一种非稳定 状态,将自发地通过铸件的变形来缓解其应 力,以回到稳定的平衡状态。
球墨铸铁较灰铸铁易产生缩孔、缩松、 皮下气孔、夹渣等缺陷。
石墨析出时,发生膨胀, 应适当提高铸型刚度。
控制原铁液的化学成分,与一般灰铸铁基本相同; 具有高C高Si,中Mn,低S、P特点。
较高的铁液温度,以防止球化处理、孕育处 理后铁液温度过低,产生浇不足等缺陷
球化处理、孕育处理。
球墨铸铁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石墨形态:片状
问题
1)灰口铸铁牌号为什么不用含碳量多少表 示,而用力学性能表示?
2)有一铸件当其强度不够时,可否通过增 大截面 解决?
灰口铸铁的孕育处理
提高和改善灰口铸铁 的性能的途径
改善基体组织
改变石墨形态、数量、 大小和分布
灰口铸铁的孕育处理是提高和改善灰口铸铁的性能的途径行之 有效的方法。常用的孕育剂是含Si量为75%的硅铁。
小结
合金工艺性能
充型能力 凝固方式
收缩性能 应力与变形
流动性 浇注条件 铸型条件
逐层凝固 糊状凝固 中间凝固 液态收缩 凝固收缩 固态收缩
铸件的生产工艺
知识点: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铸铁
铸钢
灰球可

铸墨锻

铁铸铸

铁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