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古诗文中的成语总汇

初中古诗文中的成语总汇

初中古诗文中的成语总汇
七年级上册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童趣》)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童趣》)
怡然自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童趣》)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
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十则》)
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十则》)
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
死而后已:(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十则》)
老骥伏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
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

(《塞翁失马》)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

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七年级下册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rFoL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夸父逐日》)
八年级上册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天下为公: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
夜不出户:夜里睡觉不用关门。

形容社会治安良好。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八年级下册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

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

(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百废具兴: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

同“百废俱兴”。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

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范仲淹《岳阳楼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

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醉翁亭记》)
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

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

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醉翁亭记》)
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

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九年级上册
鸿鹄之志: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

比喻远大志向。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

形容全副武装。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

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如鱼得水:好象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得到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出师表》)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旺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

(《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

(《孟子二章》)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

(《愚公移山》)
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竭:尽。

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

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门庭若市:庭:院子。

若:好象。

市:集市。

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多,热闹非常。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