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专业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规范建立员工专业技术档案,明确员工专业技术档案的管理要求,真实全面地记载员工综合素质、工作表现、业务水平及成长历程,为医院员工资质和教育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2.范围:全院员工。
3.定义:员工专业技术档案是全面反映员工资质、岗位职责、教育成长、业务水平、工作实绩等情况的综合档案,是聘用员工、指派授权等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凭证。
4.权责
4.1人力资源部:统一全院员工专业技术档案的标准格式和管理要求;指导各科室员工专业技术档案建立和日常管理;及时备份原始核心档案。
4.2科室主管:本科室员工专业技术档案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或指定档案专员负责本科室员工专业技术档案的建立、更新、保管、使用;员工调科时,与对方科室主管或档案专员做好档案交接;员工离院时,与人力资源部做好档案交接。
4.3业务主管部门:协助、督促所辖业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档案建立与更新。
4.4员工:负责按上级要求及时、主动地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归档资料。
5.制度内容
5.1员工专业技术档案的内容
5.1.1基本资料
5.1.1.1员工信息首页。
5.1.1.2员工十不准行为告知书。
5.1.2相关证书。
5.1.2.1学历(毕业)证书及查验结果。
5.1.2.2专业证照(上岗资格证、职称资格证)。
5.1.2.3执业证书及查验结果。
5.1.3岗位职责。
5.1.3.1岗位说明书。
5.1.3.2医师临床授权资料。
5.1.4考核评价。
5.1.4.1试用期考核。
5.1.4.2年度考核等。
5.1.5教育培训
5.1.5.1岗前培训。
5.1.5.1.1新入院院级岗前培训记录。
5.1.5.1.2新入院部门级.科级岗前培训记录。
5.1.5.1.3在职转/复岗岗前培训记录。
5.1.5.2在职培训
5.1.5.2.1全院综合(通识)课程培训记录。
5.1.5.2.2院内(部门级)继教记录。
5.1.5.2.3科室培训记录。
5.1.5.2.4院外培训记录。
5.1.5.2.5培训合格证(如心肺复苏培训)。
5.1.6其他事项(如教师上岗资格证、教学职称资格证)。
5.2员工专业技术档案的建立:员工入职后,资质经过医院审核即可以建档,所在科室负责首次建档和存放,人力资源部负责备份原始核心档案。
5.3员工专业技术档案的更新
5.3.1科室主管或档案专员及时追加员工专业技术档案,保持最新。
5.3.2人力资源部及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新生档案材料的必要审核、转交与备份。
5.3.3员工应按要求积极提供最新的应归档材料。
5.3.4员工专业技术档案至少每3年组织一次集中回顾与更新。
5.4员工专业技术档案查阅权限
5.4.1员工:可以在科室主管或档案专员陪同下查阅自己的档案。
5.4.2科室主管或档案专员:可以查阅本科室人员的档案。
5.4.3业务主管部门:可以在科室主管或档案专员陪同下查阅管辖业务人员的档案。
5.4.4人力资源部:可以在科室主管或档案专员陪同下查阅员工档案。
5.5员工专业技术档案存储要求
5.5.1设置专柜保管员工专业技术档案,密封上锁管理。
5.5.2存储档案应采取防蛀、防鼠、防火、防盗、防晒、防潮等措施,确保档案完整安全。
5.5.3员工未经上级主管授权,不得随意复制档案材料。
5.5.4档案材料不得私自涂改、添注、勾画,抽取。
5.5.5档案经手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涉密或隐私信息不得泄露。
5.6科室档案管理专员
5.6.1各科室主管负责或指定1名档案转员负责员工专业技术档案的日常管理。
5.6.2档案管理专员的要求:一般为科室固定员工,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
5.6.3档案管理专员的任期:原则以三年为一周期,如需中途更换由科室向人力资源部申报与备案。
5.6.4档案管理专员应认真履行职责,按流程和规范管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