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常见给药技术 第一节药疗常识一、药物的保管(一) 药品应分类保管,按有效期的先后使用。
(二) 剧毒、麻醉药加锁专人保管,并交接班。
(三) 药瓶上应贴有明确的标签(名称、剂量、浓度)★标签边色:内服药7蓝色;外用药7红色;剧毒麻醉药- (四) 过期、变质应停用。
(五) 按药物的性质储存。
易挥发----加盖(碘制品、乙醇、含氯类等)易氧化潮解----装瓶密封避光(维生素 C 、B ,氨茶碱、糖衣片等) 忌热的药品----冷藏(生物制品2—10°)剧毒、易燃易爆及麻醉品----避热、单独存放。
第一节药疗常识二、药疗原则★(掌握) (一)根据医嘱准确给药1医嘱必须明确、清楚、完整。
(对医生的要求)2护士在执行医嘱中,不得擅自更改医嘱,有疑问或发现医嘱错误,应立即询问明确后再用药。
求) 3护士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
在紧急情况,如抢救病人或手术时,才接受口头医嘱,并重复一遍,双方核对无 误后再执行。
记录执行时间,医生在最短时间内补写医嘱。
(二)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时间、计量、用法。
(三) 正确实施给药了解药物的性能及配伍禁忌。
备药时严格掌握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液体药用量杯;不足 1ml 用滴给药前做好解释,交待有关用药知识及自护措施。
给药方法正确、技术熟练。
注意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
临床试验用药: 应了解其作用与副作用,还必须征得病人同意。
发现给药错误,及时上报处理。
? 三、★医院常用的外文缩写及中文译意? 拉丁文■>黑色。
(对护士的要(对医生护士共同的要求)管,15滴为1毫升)。
(四)(五(六) ? qd 每日一次 8时? bid 每日两次 8时、 4时? tid 每日三次 8时、 12时、 4时 ? qid 每日四次 8时、 12时、 4时、8时? qod 隔日一次 即日起? biw 每周两次 即日起? qn 每晚一次8时中文译意常用给药时间安排qm 每晨一次6时qh 每小时一次即时起q2h 每2小时一次即时起q3h 每3小时一次即时起q4h 每4小时一次即时起q6h 每6小时一次8、2、8、2(9、3、9、3)三、★医院常用的外文缩写及中文译意拉丁文缩写中文译意? am 上午8或9时? pm 下午4时? 12n 中午12点? 12mn 午夜12点? ac 饭前? pc 饭后? hs 睡前睡前半小时? st 立即? prn 需要时(长期)? SOS 必要时(临时)? Dc 停止? Gtt 滴,滴剂节常用约疗万法? 一、口服给药法? (一)特点:方便、安全。
吸收率低, 生效慢。
? (二)住院病人的服药方法:第1、一般病人由治疗护士配药,核对后按时给病人服下。
2、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喂服。
3、鼻饲病人须将药研碎,经胃管注入,用温开水冲净胃管。
4、给患儿喂药,应将患儿抱起,从嘴角徐徐喂入;如不合患儿吞咽。
作,则用小匙轻压舌头一侧,直至? (三)★服药的注意事项(P250)1、口服给药40-60。
的温开水送服,忌茶。
2、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酸剂、铁剂和使牙齿染色的药物,用小吸管吸服并漱口。
3、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可嚼碎。
4、舌下含片应放于舌下和两颊黏膜与牙齿之间待溶化;5、健胃药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饭后服,催眠药睡前服,驱虫药空腹或半空腹服;6、抗生素及磺胺药应准时服用,后者服后应多饮水;7、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立即饮水,过止咳糖浆。
8、服强心甙类药,应先测脉率或心率及节律,如低于15分钟后再饮水。
若同时服用多种药,最后服60次/1min或节律异常,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
二、常用注射给药法注射法:指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达到全身疗效的方法。
(一)注射原则(掌握)1、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注射前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注射部位常规消毒。
保持注射部位及物品的无菌性。
药液现配现用,避免污染。
2、 严格遵守执行查对制度:三查七对制度 检查药物质量 确无配伍禁忌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人1针、一人1带,一人1垫; 回收用物先侵泡再处理; 一次用物按规定毁形后处理。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注射器的大小视药量多少而定; 注射器应完整、不裂缝不漏气; 一次性用品应密封在有效期内。
♦针头大小视用法及药液粘稠度而定;♦针头应锐利,无钩无弯曲,能与注射器紧密衔接。
5、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避免损伤大血管、神经; 避免在发炎、硬结、疤痕、皮肤病处讲针。
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注射药液现配现用:避免药物效价降低; 减少污染机会; 避免增加过敏反应。
★注射前应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并防止浪费药液。
★进针后,注药前应检查回血: 血管内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注药: 血管处注射不能见回血,否则从新穿刺。
.★掌握不同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8、 9、10、★ 减轻病人的疼痛:使病人身体放松:坐位时身体坐直,放松;侧卧时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注射时做到两快一慢”。
即进针快、出针快,推药慢。
注射两种以上药物时,应先注射刺激较小的药液,后注射刺激较强的药。
(二)注射方法:1 >★皮内注射(ID )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1)目的:用于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麻的起始步骤。
(2)用物准备:(自阅)(3)注射定位皮试一一前臂掌侧下段1/3处接种一一上臂三角肌的外侧(或下缘)局麻------- 伤口处操作程序及要点:准备用物7解释核对,酒精消毒皮肤、排气紧绷皮肤,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度角刺入皮内斜面进完,固定针栓,推药0.1ml。
(见白色小丘由小变大提示成功)拔针(勿按压局部)若为皮试20min观察结果、记录,整理归还用物。
选择部位2、★皮下注射法(H )将小量药物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2)(3) 目的:主要用于预防接种、胰岛素、肾上腺素、阿托品等注射。
用物准备(见书)注射定位:(1)(2)(3)上臂三角肌下缘操作程序及要点:备好用物7解释核对,准备部位常规消毒皮肤,排气紧绷皮肤,针尖斜面与皮肤呈固定针栓,回抽活塞无血推药拔针用棉签压迫针眼片刻整理用物。
肌肉注射法(IM、im)目的: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采用。
用物准备:★部位选择要求:肌肉丰厚远离大神经、大血管避免硬结、感染、疤痕、皮肤病的部位。
注射定位:★臀大肌注射定位:大腿前侧腹壁两侧30—40度角进入皮下(不超过45 °)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再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联线法:髂前上棘至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臀中、小肌注射定位:(以病人自己手指宽度为准。
)三角形法:将示、中指尖分别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注射部位在两指形成的内角。
三横指法: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大腿中段外侧。
(髋关节下7〜10cm至膝上10cm宽5〜7cm)★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
(小剂量)(5)操作程序及要点:与皮下注射法程序基本一致。
区别:定位不同,进针时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垂直进入肌内。
皮下及肌肉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及注射原则。
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不能皮下注射同时注射两种药物,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2岁以下儿童宜选臀中小肌注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防止硬结发生消瘦及小儿应减少刺入深度;过瘦者注射时应捏起皮肤进针。
折针时,稳定病人情绪,保持体位,固定局部组织,尽快取出,必要时手术取出。
局部硬结,应深部按摩,热敷、理疗。
4、静脉注射法(IV、iv)将无菌药液经静脉注入体内的方法。
(1)目的:使药液直接进入血循环,迅速生效。
(2)静脉选择要求:★ 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避开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静脉。
__________________常用静脉有:四肢浅静脉小儿头皮静脉;股静脉。
(3)选择穿刺部位(熟悉)使用直穿针时,宜选择肘部血管抽血或急救病人时,宜首选肘部血管。
药物浓度过高、刺激较大时,多在腕部以上较大血管注射。
长期注射时,应从远端到近端选择血管(手背7肘部(静脉滴注时,能选上肢不选下肢,能选键侧不选患侧。
(4)操作步骤及要点:①★四肢静脉穿刺操作程序:备齐用物7核对解释7选部位7垫脉枕7扎带握拳7选血管7消毒皮肤7排尽空气7穿刺静脉见血成功7注药:松带、拳7推药7拔针压针眼7清理用物。
〃采血:抽取标本7松带、拳7拔针压针眼7清理用物。
要点:压脉带在穿刺上方5〜10cm处扎断静脉回流。
选择血管应做到一看、二摸、三定位进针法: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刺入皮肤,斜面进完放平针梗,刺入血管,见回血提示成功出针后应压迫2处针眼。
一次性用物必须毁形处理。
②小儿头皮静脉注射静脉特点:分支多.互相沟通、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
★头皮动、静脉鉴别:见下表操作程序:备齐用物7解释核对7选血管7助手固定头部及肢体7消毒皮肤7固定血管两端7排尽空气7向心方向穿刺7见血成功7换注射器推药7完毕拔针7整理用物。
要点:选择小号头皮针注射;选择血管时注意鉴别动、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先用生理盐水注射器穿刺成功后,再推注药液。
③股静脉穿刺:★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在股神经和股动脉的内侧。
目的:采集血标本;也用于急救时加压输液、止血、★穿刺定位:腹股沟中内1 / 3交界处,股动脉内侧0.5cm处。
操作程序:备齐用物7解释核对7准备体位7穿刺定位7消毒局部皮肤及术者左手示中指7固定动脉(搏动最明显处)7右手将针以45〜90°从定位处刺入7抽出暗红色回血7固定针头,抽血或注药完毕出针,按压止血5min,整理用物。
★要点: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
消毒局部皮肤及术者手指。
在股动脉内侧0.5处彳井针。
回血是暗红色,否则应出针重新穿刺。
出针后用纱布加压止血。
静脉3〜5min ;动脉5 min以上。
(5)静脉注射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及注射原则。
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另备生理盐水注射器穿刺,确认成功后,再换药物注射器注射。
★注射中发现局部疼痛或肿胀隆起,抽无回血,提示针头出血管,应重新注射。
注药速度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决定。
(6)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自阅)2、 余 0.1ml + 0.9ml 溶媒7 4000u/ml (混匀后推掉 0.9ml )3、 余0.1ml + 0.9ml 溶媒7 400u/ml (符合目标浓度,待用) (四) 皮试:按皮内注射法注入 0.1ml (40u ) , 20'观察结果。
(五) 结果判断:皮试结果阴性(一)可注射,阳性(+)不能注射。
敏试中出现局部或全身中的任意一项症状,都为阳性,不能注射。
(六)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自阅1、 过敏反应的表现① 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反应多发生在敏试过程中或注药后喉头水肿所致:胸闷、气紧、呼吸困难; 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烦躁、脉弱、血压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昏眼花、神志不清、抽搐、二便失禁。